|热血沃贞丰,革命源薪火 - 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党委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青春旅文三下乡|热血沃贞丰,革命源薪火

2023-08-25 12:17:16 张奕萱等

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一代一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7月17日,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乡村振兴青年博士突击队、创新薪火行者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贞丰县开展“党旗引领青春路,携手书写时代梦”调研实践活动,以足迹追寻红色记忆。

图片3.png


战略行动播红种,白岩关口铸红魂

上午,队员们走进贞丰县红军长征陈列馆(文昌宫),追忆红色年华,溯源峥嵘岁月。“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讲解员刘守美为队员们生动讲解了红军在贞丰县展开的抢渡北盘江和兵出铁索桥两大战略行动的过程与战略意义。展馆内的文献资料与实物史料也全面生动地呈现出红军在贞丰县留下的历史足迹。讲解员在讲到张爱萍率领作战的平街战斗时,提到了一个红军通过电话戏弄敌军的小故事。成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既感慨于红军的明智作战战略,也被红军在面对敌军时坚韧乐观精神所感染。军民鱼水一家亲,“红军钟”背后的故事展现了红军与贞丰当地百姓间的温情,深深感动了在场每位队员。

随后,大家集体前往白岩关红军战斗遗址,一行人徒步来到白岩关红军战斗遗址,深入了解红军干部团八十余年前在此打击敌军的历史事迹,切身感受作战时险恶的自然环境与复杂地势,体会艰苦的作战条件与来之不易的胜利。白岩关战斗关口处的城墙及城门仍然保存着当年初建时的模样,看着如今的战斗遗址周围草木葱茏,岁月安好,队员们不禁联想到当年紧张的作战氛围,对如今的幸福生活加倍珍惜。

虽然时间已过去了八十余年,但岁月的风雨并没有淡去红军长征在贞丰留下的光辉足迹,而是将其转化为红色基因深深地根植在贞丰人民心中。

青山何处埋忠骨,史册页页带功勋

下午,成员们走进贞丰县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寄托对英雄先烈的哀思。自辛亥革命以来,无数贞丰儿女前仆后继,奔赴战场,投身革命与建设,先后有130余名烈士牺牲或长眠贞丰大地。贞丰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义务讲解员秦晓娟带领队员们来到阶梯之上的故事墙,上面以生动有趣的绘画形式记录了红军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爱,通过“香炉里的银元”和“甘蔗上的银元”等小故事表现了红军不拿百姓一针一线的优秀品质。革命先烈、英模人物的榜样力量,是优良传统的人格化身,是红色基因的鲜活体现。队员们纷纷记录下这些细节,感受着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中的淳朴情谊。“一定要守住阵地!”秦晓娟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吴成良烈士的生平与英勇牺牲的过程。队员们一边聆听讲解员的解说,一边思忖着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烈士事迹,思绪纷纷回到了那段艰苦卓绝的峥嵘岁月。绕过矗立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纪念碑,队员们仔细阅读烈士墓碑上的文字,怀着万分崇敬的心情缅怀着革命先烈。部分队员自发在无名烈士的墓前献花鞠躬。岂曰无碑,山河为碑。

图片2.png



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

离开烈士陵园,实践队队员走入贞丰县档案馆。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通情”才能“达理”,从而在读书溯源中,把红色基因的根基扎深扎牢。

通过座谈交流,档案馆相关负责人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档案馆基本情况、贞丰红色文化梳理情况、长征文化公园建设情况以及当地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红色文化融入教育的情况等,大家基于专业所学及个人思考积极提问,负责人给予解答。据悉,贞丰县成立了专班对当地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进行挖掘梳理,形成了一定红色档案,并在馆内建立红色资源陈列馆,便于大家系统全面了解贞丰红色文化。

会后,实践队成员来到红色资源陈列馆实地参观阅读馆藏的红色读本如《红军长征在黔西南》《红军长征与黔西南》《红军长征在贞丰》《中国共产党贞丰县历史》(第一卷)等并与档案馆负责人进行细节交流大家对贞丰县蕴藏的丰富红色资源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为接下来实地调研打牢了基础。展馆内一本本红色档案记录了发生在贞丰红色故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伟大长征精神。

历史的硝烟悄然散去,但红军长征在贞丰书写了不朽的革命篇章,依然焕发着时代的光芒。当地人民通过勤劳的双手,让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成为沃土,先后赢得了“中国金县“中国糯食之乡”“中国花椒之乡”等美誉。身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继承并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初心与使命,学好专业知识,为我省“四新”“四化”建设出一份力,发一份光!


责任编辑:苟敏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7月17日,贵州大学旅游与文化产业学院乡村振兴青年博士突击队、创新薪火行者实践队走进革命老区贞丰县开展社会实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