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用“互联网+大思政” 数字赋能“软件”新人

2022-11-26 18:30:10 齐文娟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近年来以大思政课为载载体结合学生学情特点努力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思政课教学传统优势深度融合的数字思政育人新模式,构建“1+1+1+3”思政大课堂协同育人体系。

一、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构建“大思政课”育人格局:

(一)建设一线数字化思政课程

运用多元网络艺术形式精准开发数字思政资源丰富一线课堂教学,录制3门慕课,20个实践基地思政课视频,百余篇《红色家书》音频作品、拍摄百余部《红色走读》微视频、百余部思政《微电影》等数字思政课程资源,实现网络思政教育的个性化、多样化、智能化、信息化,让大学生在网络体验中产生思想共鸣。

(二)打造一个思政育人共同体

丰富“大思政课”育人载体,学院成立思政工作体系小组,学院书记院长带头讲思政课,思政教师、专业教师、辅导员等通过项目化任务建设,结成一个育人共同体,通过多学科共同“磨课”、协同授课的新尝试,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和需求,设计多种专题模块,开展针对性、分众式教学。促进这门课与各学科深度有机融合,不断加大高质量思想性、理论性资源供给,同时注重外培内导,提高思政育人共同体教学实效。

(三)构建“3”个思政大课堂

建立“一核多元”的组织实施机制实现思政大课堂间的场域联动,以思政部为核心,思政一线课程为基础,协调各部门共同编制大众化案例及知行手册,共同设计与思政教材专题内容相匹配的依托先锋人物建立的笃学课堂、依托学生宣讲团开设翻转课堂、依托社会资源打造沉浸式社会课堂参考活动,学生将在各个思政课堂的活动感悟都写进知行手册,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依托先锋人物建立笃学课堂

思政部发挥校外力量的独特优势建设笃学课堂,定时邀请道德模范、青年榜样及一些重大事件的亲历者等给学生上思政课,例如邀请抗战老兵讲过去的峥嵘岁月等,引导青年在广阔天地中建功立业。

依托学生宣讲团开设翻转课堂

本成果以班级为中心、以社团为依托、以网络为载体构建朋辈教育模式,坚持点面结合,构筑了既近在身边又超越时空的朋辈教育阵地,依照“翻转课堂”等新的教育理念,鼓励学生成立宣讲团在寒暑假期间到自己的家乡寻找当地红色资源,拍摄“红色走读”微视频,学生回校后通过主题班会、网络云课堂等“翻转课堂”的形式宣讲自己团队的作品,用真情感染朋辈、用真理感召朋辈。

依托社会资源打造沉浸式社会课堂

本成果拓展思政课教学时空,让思政课堂走入各类纪念馆、实验场的社会大课堂,例如思政部社会实践小分队学生走进冀东抗日根据地潘家峪村,感受八路军深入敌后作战的艰辛;走进阜平驼湾村,见证脱贫攻坚翻天覆地的变化等,在社会大天地中建构个人成长发展的意义世界和价值坐标。

(四)融合一个思政云平台

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充分运用直播、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打好思政课教学方式“组合拳”。例如“行走的思政云课堂”开展互动式、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将枯燥的理论融入鲜活故事中,“网上共读红色家书”把静态的教材转化为生动的音视频,“青马思考者讲红色故事”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内容讲生动、讲形象、讲精彩,于无声处润心启智,从感性共鸣走向理性认同。同时通过线上场馆、元宇宙、虚拟体验等,让思政课教学实现移动化、场景化、可视化,使纪念馆、博物馆和革命旧居旧址,以及新时代改革开放实践基地、示范区等成为鲜活课堂和生动教材,共同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贯通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推进学、思、践、悟一体化,形成案例分析、实地讲解和师生互动点评的立体式教学。

二、因势利导,多元“协同式”思政教学改革显成效:

(一)突出数字化建设,延展“思政大课堂”育人的受众广度

本成果通过数字赋能,提升理论整合力。建设了3门精品在线课,其中“概论课”为省级精品。“概论”MOOC被省内外1605所大中专院校使用,选课总人数26619人,服务教师培训110人,服务企业培训13人;课程SPOC被省内外39所高职学校使用,选课总人数31757人。“德法”MOOC被省内外1064所大中专院校使用,注册学员19880人,服务农民培训135人;课程SPOC被省内外24所高职院校使用,其中包括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等多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教学模式引领效果显著。团队成员在全国马院(副)院长研讨会上、在北大马院学术交流会议上介绍教改成果,得到广泛好评。

教改典型工作案例分别获河北省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创新案例一、二等奖,网络思政案例一等奖7人次,二等奖6人次,在省内引起较大反响。教改成果受到新华网、中国青年网、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二)讲好软件特色思政,体现“思政大课堂”育人的情感温度

利用思政名师工作室平台与各教学单位按照“一群一案例库”的计划,合力共同做好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参与指导数字媒体专业学生拍摄多部微电影,获得奖励市级以上奖励50余人次,其中《青春逐梦-做新时代知行合一的新青年》参与第六届全国“我心目中的思政课”微电影比赛。参与指导计算机专业学生参加全国“互联网+”红旅赛道比赛,河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获省级奖项40余人次。其中《寻找消失子弹背后的红色故事》获一等奖。参与指导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参加乡村振兴直播助农活动20多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奋斗热情。

(三)注重知行合一,提升“思政大课堂”育人的实践力度

拓展与思政社会课堂有机结合的社会实践平台,近2千名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教学活动。建立包括留法勤工俭学纪念馆、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等10个红色教育基地,15个中小学帮扶基地,并且形成“红色走读”、“青春助农”等一系列思政社会课堂品牌,累计组建乡村振兴等方面30支实践团队,600余名师生赴各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引导新时代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体悟自身责任和义务。中国青年网、河北日报等多家媒体关注报道。

(四)汇聚校内外合力,拓宽“思政大课堂”育人的思想厚度

一方面,思政部根据教学专题需要将具有独特工作经历和生活阅历的先锋人物聘请为校外指导老师请上思政大课堂,回应社会大问题,数年来累计邀请时代楷模、青年榜样等30多人次,回应社会大问题,有效增强了思政课教学的感染力和说服力。一方面积极发挥服务社会功能,组织支部党员、青马学生宣讲团“送学下基层”,服务地方党员教育培训,为社区、中小学开展宣讲活动20余次,3名党员成为河北省“我到基层讲党课”志愿者,5名党员加入“保定市基层党建宣讲团”,10名党员进入保定市中小学讲授“国旗下的思政课”,数百名青马学生宣讲团成员参与其中。并在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展示活动中,两组作品分别获省一等奖、二等奖。多措并举使思政大课堂真正大起来、视野真正宽起来、内容真正活起来。

责任编辑:高海波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善用“互联网+大思政” 数字赋能“软件”新人 ——构建“1+1+1+3”思政大课堂协同育人体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