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学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赴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学习 -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党员红色采风】星火·心火·薪火 | 教育学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赴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学习

2021-01-18 21:07:31

【编者按】

教育学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是华东师范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也是校“示范党支部”培育支部。为进一步提升组织力、凝聚力、影响力,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支部实施“朋辈引领计划”,在充分尊重学生意愿和需求的情况下,通过10个党小组开展一系列学习和实践活动,加强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系,促进彼此交流、分享、督促与合作,在学思践悟、知行合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政治觉悟、思想水平,涵育青年力量和家国情怀。今年三四月份,10个党小组分别前往上海市10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以下是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想,希望同您分享,与您一起进步。

我这把火,

燃于东方,兴于旧世,

誓要将中国的天点亮。

暗流涌动,星火燃起

1905年的再寻常不过的一天,我几经辗转奄奄一息,微弱的火苗是我唯一的护体,内芯的灼热也无法温暖深度蛰伏的家国。万分欣喜,我在崇一学堂的宿舍墙上,寻到了一星点的养分——“我是一个中国人,应该为中国做出一些贡献来。”这是陶行知挥笔写下的壮语,在闭塞、落后的时代中振聋发聩。

我不止寻到过一处,全国各地,多个城市的角落,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话,虽为老古板嗤笑,依然努力发声,成为了哺育我的珍贵襁褓。

辛亥革命的爆发使我有了蓬勃而起的机会,我这点渺小的星火,竟与一群革命家的心火相映。陶行知撰写《金陵光出版之宣言》一文,希望“使中华放大光明于世界”,这何尝不是我的愿望?

但点燃麻木之人的心火尤为艰难,他留学异国,汲取西方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可捉襟见肘的人们专注于温饱之事,且多对西方文化较为排斥,要挣脱教条的束缚,引领人们从僵化思维中走出来,并非他一人之力可达成。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却未带半根草去,他“让这些思想扎根中华大地,结出属于中国的思想硕果。在教育家这个身份的背后,他还是一位不折不扣的爱国者。(学前教育学系2016级本科生孙婉琰感言),教育之路任重道远,爱国之路亦然。

1919年5月4日,天安门前白纸黑字红字整齐而醒目,“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抵制日货”“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是青年自救的呼声,我成为了一位位正义之士手中的火把,从北京烧到了上海。

彼时,孙中山正在上海的寓所办公,面对着激愤的青年,和蔼而威严,他接待了学生代表,听他们诉说,声援和支持了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在此,他也会见了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中国共产党代表李大钊同志等志同道合的人士。“先生创业之途何等艰辛困苦;救国理念何等开创、民主;个人生活又是何等端正、简朴,我深深地被先生为国为民、心系天下的胸怀和责任动容。”(学前教育学系2015级本科生胡樉感言)

在孙中山先生为救亡图存忧思时,这座城市——上海的另一间屋子里,中共一大秘密召开着,1921年7月23日,毛泽东、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等人围坐,希望将中国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做结合,然而我这把火差一点就遭到法国巡捕搜查队的熄灭,会议被迫休会,一行人转移多地,最终在一艘游船上,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一切都非常质朴,但就是在这种环境下,热血青年们冒着生命危险制定了关系到民族存亡的党的第一份纲领和决议,真正应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句话。”(学前教育学系2015级本科生樊思源感言)风云开始变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开启了新的征程,我这点星火有了抵抗一切风雨的生命力,火势从共产党人的心口蔓延开去。

疾风暴雨,心火不灭

即使党内团结一心,党外的纷争仍使我飘扬难定,要让国人都燃起心火,首先就需要消除内乱,建设国内的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本部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1922年7月16日,中共二大讨论出的中国当时阶段的革命任务。

然而这样反帝反封建的纲领并不为所有人接受,这是中国革命史上破天荒的举措,社会的主要矛盾在此前不甚清晰,年轻的政党以理论武装自己,是否能够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还需受到历史的考验。

可当我逆着风势点亮会议桌,《少年运动问题》《妇女运动》《共产党的组织章程》等9个决议案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映入眼帘,心火已经被印刻在历史中,只要有人翻开它们,就能看到希望的火,就能听到“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响亮口号。“在这我们重新感受到这份光荣与沧桑,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对党的敬佩之情,更是无法言语。”(学前教育学系2016级本科生胡琳琳感言)

1924年2月中旬,毛泽东再次来到上海,将他燃起的火继续发展,寓居于有着100多年历史的老式石库门甲秀里。

在此之前,他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中第一次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也出席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他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见证者。“那些旧物和政治方面的书信材料,瞬间仿佛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时代,看到了‘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毛泽东!”(学前教育学系2017级本科生陆婧怡感言)

甲秀里的居民大多靠工薪维持生活,往往入不敷出,毛泽东救济了不少贫困邻居,成为那一片的妙谈。我从革命之火,渐渐化作了为民之火,我在毛泽东与其妻儿的相处中明白,大火燎原不是为了燃尽野草,而是为了新生的芽有更好的土壤去生长,比起炙痛敌人的手,温暖人民的心更重要。

心火是在明明暗暗中坚韧燃烧的,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追随他的人们分外悲痛,以为希望会就此微弱下去,但他把“和平、奋斗、救中国”的嘱托交给了宋庆龄和他的同志,包括他使用过的大元帅指挥刀、指挥汉阳保卫战时使用的战时总司令之印、珍贵书籍等等,他将心血、骨气、理想都留了下来,我反而在这种传递中,愈发热烈。

宋庆龄同违反孙中山革命原则的势力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她坚持继续同共产党紧密合作,当南昌起义发生,她在另一座城市也要与周恩来等25人组成革命委员会,继续革命道路。她不仅清楚地明白“安身”的紧迫,更指出了“立命”的需求,“她的思想深邃、目光远大,在黑暗的年代、在无数的孩子挣扎在饥饿线与死亡线的严酷现实下,指出了发展儿童戏剧对于丰富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的作用。”(艺术教育部2015级本科生范彦感言)

然而争议就此而起,见孙中山逝世,一些蠢蠢欲动的分子就将矛头指向了宋庆龄,甚至想要剥夺她自由言论的权利,不让她做革命的引领者。在1929年6月1日的奉安大典后,宋庆龄挺着与其丈夫一样的脊梁,宣告道:“使我不说话的唯一办法,只有枪毙我,或者监禁我。”我拥有了所向披靡的勇气,无人可以浇熄我。

这些人妄图捂住革命者的嘴巴,还想要夺过文艺圈的纸笔,不可说的话也不可成书,任何能够传播优秀文化、革命思想的方式都受到了破坏。鲁迅作《死地》《记念刘和珍君》等抨击段祺瑞政府屠杀学生的罪行,却遭追捕,不得不于山本医院避难。

但这不会影响他的使命感,鲁迅大量搜集了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为之翻译,同时提倡革命美术,倡导现代木刻运动,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和记录止不住的心火。

1929年年底,鲁迅与冯雪峰多次磋商,组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旨在粉碎国民党反动文艺妄图绞杀无产阶级文艺的阴谋,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上下求索,不断地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他的精神强调‘立人’,‘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要培养人格独立、意识觉醒、精神健康的新人。”(特殊教育学系2016级本科生蒋玮祎感言)

他画出了国人的魂灵,努力唤醒众人的民族之魂,有肇事之火要把他的文字、他的木刻燃成灰烬,然而我这把精神之火永存

民族复兴,薪火相传

国民党军队的背信弃义让我受到了震荡,解放区被进攻,国共两党开始了战争。1946年5月,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前往南京,与国民党进行了谈判。6月,代表团决定在沪设立办事处,但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挂“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牌子,直接表明了不接受谈判结果的态度。

于是“周公馆,Residence of General——ChouEnlai”的门牌被挂上,周恩来在此接待着各界人士和国际友人,阐述革命形势和宣传共产党和平、民主、统一的主张,赢得了不少国内外进步势力的支持。

“在有限的时间里,他为党、为人民做了很多事。这里是国共斗争的最前线,在国民党特务的重围中,他与董必武和他们的战友们将生死置于度外。在白色恐怖中,董必武召开党支部大会,用革命的气节做好了流血牺牲的准备。”(特殊教育学系2017级本科生顾佳雯感言)他们用心火燃烧着自己的生命,把革命的能量最大限度地传播出去。

1947年,上海国民党政府为了宣传反共,决定5月1日在跑马厅召开10万人的纪念五一劳动节大会,要求各厂工人参加,妄图拉拢人心,迷惑群众。刘长胜及时组织了共产党员的力量,成功地把国民党的反共大会变成了群众自发的要求解冻生活费指数的示威游行。

刘长胜作为上海地下情报工作的组织者,里应外合,灵活变通,有着极佳的革命智慧,他发动党员调查了国民党统治区各方面的情况,将情报密送解放区,还组织起了十万人的人民保安队,将心火步步扩大,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破坏计划。其中包括了不少上海的学生,“在《上海学联迎接上海解放告学生书》中就谈到了解放上海的意义以及学生们应该做的事,让我看到了当时学生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科学知识赋予的坚定(特殊教育学系2016级本科生宋孝玲感言)

一点一点独自燃烧的心火,就在团结的组织中融为一体,革命者在迭代,最初的火苗被后来者接过,“薪”或许会尽,而“薪火”愈旺。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艰难的解放之路有了新的局面,远在他国的中国人民为之振奋,以钱学森为代表的优秀人才希望回国效力。

然而实现这般贡献力量的理想并非一帆风顺,美国正对共产党人实行全面追查,吊销了钱学森参加机密研究的证书。1950年,他已登上港口,却被美国官员拦下,直接将其关进监狱,他国开始重视起这条不断生长的东方之龙,担心我这把火会影响他们的发展。

失去了家、失去了自由,甚至被没收了存着珍贵材料的行李,钱学森无所依靠,也没有放弃回国的愿望,而中国政府也没有放弃他,公开发表了声明谴责美国政府这种监禁的行为。即便隔着遥远的距离,薪火与薪火因为有同样的归属,依然能够蓬勃燃烧。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终于回到了故乡,他所有失去的东西,都在落脚于中国的那一刻回来了。“这位科学家跨越多领域,在物理学、社会学、文学、教育学甚至是农业学等都有着不凡的作品,其勤思乐学、创造无限可能的扎实且丰富的人生于我是一种冲击;他的心里藏着国家,他的肩上扛着整个民族,他用整个人生为中国人民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而奋斗着,这纯粹是一种境界,虽仰观而心向往之;钱老的科学精神、人格品质充满了魅力,在他身上我能看到一切美好和所有奋斗的方向。”(学前教育学系2016级本科生黎成感言)

时至今日,我遇见了一批手捧着星火、心里燃着心火的青年,他们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的学生,在新中国即将成立70周年之际,他们带着我重温了一遍火苗生长的历史,我见证着他们从一位又一位先辈手中接过火把,他们饱含着希望的眼神穿透了时空,他们的青春能量是我所相信且祝福的中国的未来。

这就是我未完待续的一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党员红色采风】星火·心火·薪火 | 教育学部本科生联合党支部赴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学习。就能看到希望的火。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