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县党组织创始人——冯品毅

2020-09-04 17:59:39 邯郸档案网 邯郸档案网

冯品毅(1900—1930年),大名县崔岳村乡(今万堤镇)南冯庄村人。他在豫北冀南一带,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是这一带党组织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冯品毅自幼天资聪敏,勤奋好学。1918年考入北京高师英文系,参加了1919年5月4日天安门集会游行和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的爱国壮举。此后,他不仅刻苦读书,还积极参加革命活动。通过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刊物,逐渐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思想。

1920年,冯品毅在李大钊指导下翻译了英国工党理论家柯尔的著作《劳动世界》,连载于1922年的《晨报》副刊。1922年下半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3年初,冯品毅来到开封,以河南省开封省立第一师范英语教师的身份,积极在青年中开展革命活动。1923年2月25日,第一师范社会主义青年团支部成立,冯品毅任书记,这是开封第一个基层团组织。团支部建立后,冯品毅积极投入到激烈的革命斗争之中。

1923年,一个由党领导的要求日本归还旅顺、大连租借地和废除“二十一条”的反日爱国斗争在开封城乡展开。在冯品毅的领导下,开封成立了对日外交后援会,作为斗争的指挥机关。1924年11月,美国基督教浸礼会在开封设立济汴学校。美籍校长施爱礼公开辱骂中国学生“不如其饲养之猪”,并擅自取消汉语课,引起爱国师生的强烈愤慨,爱国师生遂罢课抵制。冯品毅对济汴学校风潮十分关注,在用熟练的英语同教会人员说理斗争的同时,联络河南教育界知名人士联合发表正义主张,开展大规模反帝爱国运动。不久,开封其他教会学校也都加入了斗争行列,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教会势力,推动了河南反帝爱国运动的迅猛开展。

1925年6月25日,“五卅惨案”发生后,开封举行有10余万人参加的沪汉惨案全国致哀日活动大会,冯品毅任副总指挥,领导了这次声势浩大的全市罢工、罢课、罢市的声援活动。

国共合作时期,冯品毅以跨党身份担任国民党开封市执委委员兼省党部领导工作。1926年1月,参加了在广州召开的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为巩固和发展国共两党在河南的合作,做出了有益的贡献。

1926年3月,开封政治形势恶化,冯品毅暑假返回故乡,1926年8月被聘为大名“七师”英语教师。冯品毅一边教课,一边从事革命活动,宣传马克思主义学说,宣传北伐和宣传打倒帝国主义的重大意义,宣传中国将来必定实现共产主义的革命道理,在全校影响很大。经过冯品毅3个多月的宣传教育,大名七师变成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阵地,为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大名七师的创建,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1926年底.冯品毅化名马恕在上海苏联领事馆担任翻译,不久他做为蔡廷锴部党代表开赴江西。他在离开大名前,成立了党、团两个特支,后来大名七师党团组织不仅在校内发展壮大,还先后向直南20余县发展创建党的组织,壮大党的力量,使大名七师成了直南一个革命策源地。

冯品毅在南昌起义失败后回到河南信阳,后返大名。1928年到北京一所中学任教。1930年携带妻子和子女返京途中,被敌人盯梢,火车开动时,敌人向他开枪,摔下火车被轧死。终年30岁。

责任编辑:支委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大名县党组织创始人——冯品毅。冯品毅来到开封。积极在青年中开展革命活动。大名七师变成了学习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阵地。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