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研究生导学团队获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2021-12-24 15:11:51 率志君

厚基础、强工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践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

——哈尔滨工程大学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研究生导学团队简介

哈尔滨工程大学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研究生导学团队由刘志刚教授领衔,主要从事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方面的研究。该团队现有教师20人,硕博导师18名,博士生80名,硕士生67名。

团队主要学术领域为船舶动力装置振动噪声控制,是我国船舶动力行业减振降噪专业的“国家队”,着眼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国家船舶动力行业技术进步和研发能力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源源不断的人才输送。2014年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党支部2019年入选全国样板党支部,2016年被学校评为“十二五科技工作先进集体”和“十二五”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

团队成员包括CJ学者1名,“WR计划”领军人才1名,“青拔”2名,入选青年托举工程1人,获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1项,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1项;近年来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多项,国国防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

1.jpg

1.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扎根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团队以理想信念教育为前提、以提高队伍素质为关键,以激发教师工作原动力为切入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及师德师风教育。通过党建理论及重要讲话学习,哈军工精神案例挖掘,廉政教育及保密工作系统部署,不断提升教师紧紧围绕“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要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思考问题的主动性自觉性,增强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以海军装备和船舶动力领域中船用低速机创新工程、两机专项、减振降噪等国家重大科研专项为载体,推动导师队伍用“忠诚,奉献”的哈军工精神激励学生,用潜心研究、治学严谨的态度感染学生,用团队协作、攻坚克难的实践培养学生,实现人才培养的价值引领。

2.    教育理念不断升级,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能力

除了专业知识的更新,团队成员认真学习高等教育教学规律,了解我国高等教育所处历史阶段,注重教育理念不断升级,并通过精心的课程设计,将以学生为中心、以产出为导向的理念不断具体化、深刻化,落实在日常的教学、研究活动中。团队负责人组织全体成员,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大纲等教学文件,保障人才培养计划的有效实施。另外,厘清科研与教学的内在联系,用教学推动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通过教师实践交流和国际学术交流,融合校内外、国内外的企业和高校,互学互鉴,提高团队人才培养能力。

(1)     走出去,带领学生向企业学

团队为青年教师制定长、短期的企业实践计划,从而丰富教师实践经历,提高实践能力,补齐短板,支撑教师人才培养能力提升;团队成员马旋,依托高技术船舶专项的“低速机工程(一期),在中船动力研究院一呆就是一年,从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再到施工设计,他认真总结每个环节的技术问题,并认真梳理,支撑团队成为低速机行业的摩擦学领军力量。

(2)     引进来,带领学生向国外高校学

团队依托国家“111”船舶动力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以及教育部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发挥国外高水平单位的作用,助力人才培养国际化。优选拔尖的学生跟随国际知名的“院士”以及高水平专家攻读学位,借助导师组的智慧,依托国内科研项目,为学生制定出国研修计划,选拔优秀学生出国研修、联合培养。

3.    注重能力培养,创新丰富人才培养机制与模式

团队人才培养工作注重由传统的“老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在课程建设和改革中,加强自学、研讨等环节,并有针对性的设置过程考核环节,从而创新和完善学生评价方法。

在具体的科研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评判性思维,培养独立开展工作的能力。在团队获奖的诸多项目中,比如“4000吨海警船传动系统故障”“5L21/31型主机中冷器螺栓断裂”以及价值30亿的希望六号采油平台交付难题等,均由团队指导的研究生团队现场完成测试、分析工作,并由导师成员组成远程技术支持团队,共同完成。另外团队也有多种不同的举措:

(1)     每名二年级及以上的硕、博研究生,每学期完成“1”场学术报告;在老师的指导下,相对独立负责“1”项科研项目或子项目;每年完成“X”项技术服务企业活动,为企业发展助力,为国家战略实施和解决行业重大需求助力。

(2)     以科研需要以及前沿技术发展为牵引,设立贯通“本硕博”的科技创新兴趣小组,支持学生参加优质的科创赛事,吸引具有潜力的本科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来,配合高素质硕、博研究生,配备高水平的教师指导团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创新能力。

4.    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贯通科学、技术与工程

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对高水平人才的特质需求,依托学术团队重大科研任务,通过学生培养过程中的精神传递、价值塑造、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实践训练、视野开阔等重要环节实践探索和模式凝练,构建特色鲜明的可靠顶用高水平人才培养模式。

团队负责人组织师生定期研讨,结合团队重大项目,贯通“工程项目研制、关键技术攻关、基础问题研究”三个层次的研究工作;以国家战略、行业需求为牵引,做顶天立地的科学研究,把研究对应到国家建设急需。团队每年承担的项目包括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工信部以及企业的基金、预研、技术咨询和攻关以及装备研发等各类项目,形成了探索科学机理、突破技术攻关,支撑工程需要的顶天立地科研态势。

5.    持续跟踪毕业生发展,技术支持不断线

团队在人才培养中注重终身学习理念的贯彻,即便在研究生毕业离校后,仍然持续关注其个人发展并与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为其提供不断线的技术支持,并由此拉动在校生人才培养的科研方向,从而形成面向行业需求的长效科研方向。何涛、代路、翁俊、袁兴军等一批毕业生,毕业后在国防工业科研岗位上迅速成长技术总师、部分负责人等有行业影响力的人才。

哈尔滨工程大学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研究生导学团队长期坚守在国防急需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一线,为船舶动力行业源源不断的输送高水平研究生人才,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为国防工业和船舶动力行业技术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附图:

3.png

导师与研究生团队在希望六号采油平台现场攻关

4.jpg

5.jpg

导师与研究生解决某机组扭振故障

6.jpg

研究生团队解决某船主机故障现场

责任编辑:率志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厚基础、强工程,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实践高水平研究生人才培养,振动噪声控制研究所研究生导学团队获得黑龙江省优秀研究生导学团队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