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新闻周刊刊发周玉校长专访:规格严格 建设“尖端”强校(二)

2021-01-19 18:40:17

立足航天创造一流

《瞭望》:站在即将建校百年的历史节点,哈工大制定实施的《哈尔滨工业大学一流大学建设方案》对百年强校建设意味着什么?学校又将如何有效推动落实?

周玉:当前,世界经济大国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大,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许多国家都把办一流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实现国家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举措,全球范围内的大学竞争明显加剧。

我国依托高校布局了一批战略级科学研究中心,为高校瞄准国家目标、集聚科研人才、开展跨学科研究、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重要平台,也为高校建设“双一流”提供了加速器。

在这种背景下,哈工大以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为定位,以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抓手,以“汇聚一流、形成高峰;突出优势、彰显特色;创新机制、鼓励交叉;促进新兴、引领发展”为指导思想,制定实施了“2511”学科建设计划,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带动学校整体发展。

“2511”学科建设计划是以位居国内前列、具备冲击世界一流条件的学科为基础,重点建设2个领先一级学科、5个优势学科群、1个特色学科群、1个交叉学科群,主要涉及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覆盖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高端装备制造、航天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群。

哈工大注重加强学科规划与顶层设计,动态调整学科建设范围及支持力度,做好特色优势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统筹协调发展。做好物理学院、数学学院顶层设计和发展规划,推动理工学科交叉融合。采取差异化发展策略,推动经管文法学科与航天、国防、工程交叉融合,持续巩固形成以工强文、以文促工、文理融通的良好局面。

目前,数学、人工智能、网络空间安全、生物信息技术、可持续能源技术研究院、生命科学中心等都已成立,通过培育更多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新增长点,力争在前沿交叉领域实现若干重大突破。

在国际化建设方面,学校将继续推进与世界一流大学、一流学术机构和一流学者可持续、高水平、深层次的实质性合作,将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合到学科建设的全过程,共同进军科学技术前沿。

《瞭望》:作为一所以航天为特色的高校,哈工大提出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建设航天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如何突出这一优势特色?

周玉:大学不在大,而在学;学科不在全,而在精、优、特。办大学是办特色、创优势、求卓越、出精品,这是我们始终坚持的理念,也是大学赢得竞争、走向卓越的关键。

哈工大主动立足航天、服务国防,于1987年成立了我国高校第一个航天学院,并逐步打造形成了多学科相互融合、共同服务航天事业的“大航天”格局,有百余项研究成果应用于航天国防各个领域,荣获“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协作贡献奖”等多个奖项。

在“双一流”建设中,哈工大将坚持“人才、学科、科研”三位一体协调发展,超前凝练新方向、谋划大项目、建设大平台,注重高水平科技人才、团队、项目培育的有效融合,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交叉融合能力和团队攻关能力,打造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重大工程实施、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完整链条,实现从被动跟踪到主动引领的跨越式转变,推进特色优势学科的加速、升级、提高。

针对制约我国科技、经济发展以及航天等重大战略需求的核心关键技术研究,产出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打造一批善于协同攻关、奉献担当的创新团队,努力建设成为我国航天国防和工程等领域重大科研方向的“策源地”“聚集地”和“孵化器”。

我们还将围绕“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以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重大标志项目实施等重大任务为抓手,建设若干具有集成优势的高水平特色新型智库,支持培养一批高端智库人才和咨询研究团队。

改革创新汇聚人才

《瞭望》:在东北振兴发展背景下,哈工大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举措?是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升科研水平的?

周玉:“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哈工大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工作来对待。经过多年探索,哈工大走出了一条“以自己培养为主、稳引培并举”的人才建设之路,努力打造引高贤的宝地、干事业的高地、聚人心的福地。

一是持续建设并完善分类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分类设岗、分类聘任、分类评价等破“五唯”的实招硬招,设置了教学科研并重型、教学为主型、科研为主型、创新创业型和教学科研支持型5种类型的教师岗位。通过“以人为本、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人才管理机制,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潜能合理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和方向,让各类人才各得其所,发挥人才队伍建设的“长板效应”。

二是优化教师岗位长聘准聘机制,搭建助推优秀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发展的成长阶梯,鼓励优秀人才潜心研究、静心教学,勇于挑战前沿难点问题,不拘一格大力培育、大胆使用青年教师。2014年以来,学校共投入2亿多元建设29个青年科学家工作室,按类别分别提供300万至500万元建设经费,使青年领军人才由“一个课题方向、一个人”交叉融合形成“一个前沿领域、一群人”的学术共同体。

三是坚持“大师+团队”的人才方略,就是以学科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力量、学术发展力量,组成层次清晰、创新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学术梯队,发挥集智攻关、协同创新的优良传统,形成“以才聚才,以才引才”的良好环境,打造了复合材料、微小卫星、激光通信等200多个“大师+团队”群体。这是哈工大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也是学科建设的优势。

四是统筹运用好“稳、引、培”策略,也就是稳定核心骨干、引进高端人才、培育年轻后备,大力实施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重大项目突出贡献人才计划、教学拔尖人才计划,构建从青年人才到高端人才的成长通道,打造一支新“八百壮士”队伍。

有了坚实的人才保障,近年来从哈工大走出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天宫号、嫦娥号、蛟龙号、实践系列卫星、长征系列火箭、FAST工程、C919大飞机研制等国家重大项目。哈工大也创造出小卫星、机器人等一批有影响力的新成果、新方向,多项科技成果连续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国防科技奖特等奖,连续6年有7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

蓄力发展走向未来

《瞭望》:作为一名在哈工大学习、工作40多年的哈工大人,你对学校有哪些期望?对未来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又有怎样的判断和期许?

周玉:42年前,我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大学生来到哈工大,圆了大学梦。42年来,是哈工大这座熔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把我从铁矿石炼成一块生铁,再熔炼成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合金钢,让我从一名农村民办教师成长为教授、院士、校长。在这片热土上,我从几代哈工大“八百壮士”身上深刻感受到了中国教育发生的深刻变化。

培养中国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以应对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解决重大社会、科技和工程技术问题,为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是新时代中国高校的使命,也是“双一流”建设的最终目的。

回顾哈工大与中国工业化事业、中国航天事业共同发展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哈工大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缘于学校多年来始终注重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同频共振。往往在一个学科处于鼎盛时期时,哈工大就开始着手谋划下一个新的学科方向和学科增长点,从而保持挑战最前沿科学问题的势态,取得一批重大成果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今天,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工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未来几年将是全国高等教育分层发展、学科结构优化调整的重要时期,也是哈工大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学术地位、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大机遇期。

哈工大的目标是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的百年强校。“中国特色”,指的是办学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回答的是“办什么样的大学”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方向问题;“世界一流”,指的是办学要遵循教育规律,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回答的是“建设什么水平的大学”和“培养什么水平的人才”的标准问题;“哈工大规格”,源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指的是哈工大近百年发展形成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是哈工大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共同标准和行为规范,回答的是现实路径问题。

一是精准对接国家战略,继续推动重大项目超前培育。围绕航天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动适应新一轮重大科技计划调整的新形势新要求,强化科研组织力度、重大方向凝练力度、高端智库建设力度,推动形成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培育、科技奖励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有效衔接,实现顺大势、谋大事、抓大项目、出大成果。

二是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完善以激励创新、注重质量、支撑学科建设发展为导向的科研评价体系,实现从注重科技成果数量到能力、质量和贡献的有效转变。加强教师学术生涯规划和关键时点精准助推体系建设,着力培育扶植青年教师。

三是大力推进交叉学科研究中心体制机制改革与建设。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术前沿关键核心领域,突破传统院系设置的体制壁垒,以开放共享为导向,全面加强管理体系和制度体系建设,实现对全校各类交叉研究机构的统筹管理、精准服务和系统建设。

百舸争流千帆竞,风起扬帆正当时。哈工大人希望通过共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广大学生向往的理工强校、航天名校,担当好培养卓越人才、产出创新成果、支撑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开展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的时代使命,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交出精彩答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哈工大规格rsquo。哈工大始终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战略工作来对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