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报道哈工大学子到实践中学习党史的红色故事

2021-04-15 09:59:24

哈工大报讯(报宣/文)4月6日出版的《光明日报》在《青年聚焦·青年学党史》栏目选取报道了不同领域的青年学子以青春的名义追寻党史里的精神星芒的故事。其中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能源学院硕士研究生朱镕宽牢记初心使命,到实践中去学习党史,到实践中去见证历史,回答了00后一代如何将自身发展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紧密结合、成才报国的人生命题。文章全文如下:

读史是读过去,更是明现在、见未来。

2020年7月,一个题为“四渡赤水 史上最详细拆解长征最秀一役”的视频被广泛称赞,视频制作者以沙盘的形式加上精准的讲解,把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的复杂和艰险呈现得淋漓尽致。这场“出奇兵”的战役,在青年人的语境中,成为用钢铁意志在极度艰难情形下的逆风翻盘。一位网友说:“内心澎湃、热泪纵横,这是在逆境中寻求希望,有勇有谋又逆风而行。”

这些在历史课本里司空见惯的党史事件,再一次以全新的形式冲击青年人的认知。青年人重新走进党的历史,被一次次刷新的不仅仅是停留在教材中的固定表达,还有被给予的保持前进的持久力量,触手可及的精神星芒和永远闪耀的人性光辉。有一群青年学子以此为航标,正奋力行走在读史明智的路上。

浸润:耳濡目染中的认同

14岁时在鸭绿江畔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碑下入团演讲的场景,深深印在90后青年申珊齐的脑海。如今她仍然能感受到因激动而加快的心跳声和耳边的风声。“我奶奶是一个有6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从小就讲给我很多党的故事。我当时是同学里第一批入团的学生,就想起奶奶跟我讲过‘我当年是第一批入团的’。”她说:“这种荣耀感在我和奶奶之间实现了延续。”

作为南京大学博士生讲师团的成员之一,申珊齐发起了“分享家乡红色景点”的小视频拍摄活动。让同学们以视频形式带大家游览家乡的旅游景点,一边介绍景点故事,一边分享自己的经历。小视频发到同学们的群里,吃饭走路的碎片时间就能看一看,既听故事,又学党史。

申珊齐在视频里讲述了自己的入团故事和对英雄的崇拜之情。“没有人会拒绝英雄,没有人会不喜欢那些让人振奋的故事。”跟他们相比,我们吃得饱穿得暖,生活年代已然不同,那些历史故事就不重要了吗?“不是的。仰望星空的时候遥想他们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是希望用他们的精神力量点亮我们的理想追求。”申珊齐说。

雨花英烈们忠于党和祖国、舍生忘死的光荣事迹照亮了申珊齐的漫漫求学之路。“精神力量足以支撑我们持续奔跑。”她说。

青年人如何在生活中得到历史浸润?“我自己本身是学历史的,所以一直都很强调历史的重要性。”外交学院80后青年教师王秋怡所教专业是国际关系研究,她认为立场站位是第一位的,在接触到很多外来的思想、外来的理论时,学党史可以让人更好地摆正自己的位置。所以,王秋怡平时注重看党史类的书籍和资料,并在授课过程中穿插着讲党史故事。今年3月,她去看望自己一直资助的山西省五台县东峪口中学的学生,专门准备了一堂党史课。她希望在建党100周年的重要年份,自己能用生动有趣的讲述方式带孩子们重温历史。

“英雄的伟大事迹,穿越时空闪耀着灿烂光芒,100年前革命英烈用铮铮铁骨捍卫的伟大山河,在新时代,应由我们一代又一代青年用奋斗的一生去接力守护。”申珊齐说,不管是奶奶的教导还是生活学习环境的氛围,“对党和祖国的认同,已经深入骨髓”。

使命:历史回响中的共鸣

革命年代,无数先进青年涌入“到延安去”的人潮。即使烽火岁月已然远去,延安何尝不是当下青年学生的精神标的。

90后青年张疏韵小时候去过延安,“有一点小小的冲击”。她说:“延安似乎显得有点破旧,窑洞、土炕,比较艰苦。”张疏韵就读的西安交通大学在陕西西咸新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高科技、创新、智慧、绿色,现代化的设施一应俱全。深入陕西腹地,那样一片朴素的土地上却孕育出无数革命果实,涌现出无数英勇的革命先烈。

“我们今天的生活如此之好、如此便捷,对比之下触动很深。我们没办法作为时代亲历者在那个年代生活,但思想和精神可以代代传递。”张疏韵说。

从一所普通师范院校考研到西交大,“西迁精神”一直在鼓舞着张疏韵。1955年交通大学从上海迁至西安,条件简陋也挡不住那一代人扎根黄土艰苦奋斗的热情。她说:“我们现在赶上了民族复兴的时代,是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阶段。对于党的精神的感受,我们的角度不一样,但在情感上是有共鸣的。”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多是90后、00后,在改革开放开启的美好时代中出生和成长,几乎没有体会过中国曾经的贫穷和落后。我们应该怎么学党史?”00后青年朱镕宽也在思考这个问题。

历史绵延不绝,流淌不息,唯有深度参与才能有所获益。到实践中去学习党史,到实践中去见证历史,朱镕宽认为:“不能仅是停留在了解党史,不能只停留在讲故事听故事的层面,要深入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逻辑,树立正确的党史观,联系实践去学习,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生活中,办实事,解难题。”

2019年到2020年,朱镕宽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支教,“青春最美好的一年在那里度过”。金秀县是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定点扶贫县,在那里,他亲身参与了在党的带领下,当地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历史进程;见证了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一批批支教队员,日复一日坚守在一线。

“我们这一代人的人生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高度吻合,有着属于自己的际遇和机缘。踏上新征程,我们青年学生应该思考自身在历史时空中的定位和使命,思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角色,在不断学习、思考和实践中成长。”朱镕宽说。

深刻:时空对话中的共情

青年问:今天的我懊悔过去的我,恐惧未来的我。

李大钊答:吾人在世,不可厌“今”而徒回思“过去”,梦想“将来”,以耗误“现在”的努力;又不可以“今”境自足,毫不拿出“现在”的努力,谋“将来”的发展。宜善用“今”,以努力为“将来”之创造。

这是一场在北京科技大学求是学会举行的“时空对话”,青年之问从李大钊的经典中找到解答。硕士研究生二年级学生杨凤琦也参与其中,她的思绪飘得很远。

1916年,27岁的李大钊写下《青春》一篇:“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那样浓烈、饱满、炙热。“就像触摸到那个时空的脉搏和心跳,活动带着指导和教育意义,引导我们成长。”杨凤琦说。

20年前,杨琥博士毕业,刚入职北京大学校史馆就接到了整理编撰《李大钊年谱》的任务。20年倏忽,时空轮转,从青年到中年,《李大钊年谱》终于和读者见面,杨琥心中既高兴又复杂。“这些工作和李大钊先生的贡献比起来真的不算什么。”杨琥说,“我是这20年研究的受益者。最开始对李大钊只是概念的记忆和背诵,随着研究深入、理解加深,可以说实实在在地受到了他精神的感染。当他的生平事业、革命活动和他英勇献身的精神,完整地展现在眼前时,大家就会明白正因为党的历史上有很多这样伟大的人物,我们党才能取得伟大胜利。”

在杨琥看来,学习党史是为了对现实的认识更加准确和深刻,对我们现在所处时空情势的挑战认识更加透彻,不会被片面的观点左右。

学习党史,与历史时空对话,不忘来时路,才能看清脚下并坚定勇敢地往前走。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报告团成员李晋珩说:“可能大部分人觉得党史课主要关注一些重大会议、一些重要战役等等,好像离我们的生活比较远。但实际上,党史与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李晋珩说:“例如,当前我国举国同心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实现群防群控,取得显著成就。我们这次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就与20世纪50年代的爱国卫生运动有很多相似之处。当时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不分东南西北,人民群众统一行动起来,直到今天我们国家也一直提倡继承和发扬爱国卫生运动的光荣传统。”

“在时空对话中共情,在历史眼光下观照现实,我们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可能就有了深化理解现实的角度。”李晋珩最后说。(本报记者 杨 飒)


责任编辑:谭玉磊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光明日报》报道哈工大学子到实践中学习党史的红色故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