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基”从读书开始——好书推荐《牛虻》

2022-06-13 13:11:02 张泽宇 李渊炜

好书推荐:《牛虻》

推荐人:张泽宇,李渊炜

《牛虻》是爱尔兰女作家伏尼契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是作者受到当时身边革命者的献身精神的激励写成的。它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牛虻.png

小说的主角亚瑟原本生活在一个“伊甸园”之中,虽然家庭生活上有一些不顺遂,却也有爱着他的蒙太尼神父、青梅竹马琼玛。这时的亚瑟只是一个有进步倾向的温和青年,如果可以维持下去,他或许就不会变成那个人见人怕的革命党人“牛虻”。故事的转折发生在他的真实身世被揭露,亚瑟是蒙泰尼神父和母亲偷情所生,他对教会的信仰、对神父的形象、对生母的形象产生了崩塌。亚瑟打碎十字架,在公仇与私愤的双重作用下,他从此与宗教势不两立。他伪装自杀,怀揣巨大的痛苦出走南美。而蒙泰尼神父,误以为儿子已死,也在极度痛苦和自责中活了十几年,只有在传播上帝的信仰,将献给民众,才多少给了他活的勇气。

十几年后,亚瑟回到意大利,并以“牛虻”自称,成为了一名推翻宗教的革命者。而蒙泰尼神父因为道德高尚被任命为红衣主教。亚瑟此时已经是革命者中最激进的反宗教者,他将升为红衣主教的父亲视为政治对手,同时也为了报复,他写了极为狠毒的报稿,还化装成害死儿子的信徒,对父亲进行身心折磨,这些举动,连他的同志都看不下去。只有他的女友琦达看出来,他对红衣主教的爱有多深,受的伤害就有多深,于是才有了这么大的恨意。

图1.JPG

但是,仇恨再深也深不过爱,亚瑟在一次运军火的行动中暴露,他与军警发生枪战。这时,红衣主教突然碰巧冒了出来,亚瑟一哆嗦,枪口垂下了,他不能误伤亲父,正是这一犹豫,军警将他打倒,夺走了他的武器,他被捕了。红衣主教第一次在办公室见亚瑟,亚瑟仍然藏起自己,他巧用宗教语言,指出基督也不是纯的和平主义者,自己武装起义革命并无不妥,用不着红衣主教用宗教来唬他。同时,他试图激怒主教,以尽快结束谈话,因为自己的内心对父亲情感的空前矛盾,眼看就让他支持不住了。

亚瑟在狱中与父亲相认,是真正的大悲戏。红衣主教蒙泰尼提出,他要联系革命者救走儿子,自己则可以去死,只要亚瑟能脱离执念。亚瑟自然不会答应,他自知时日无多,余生注定只能献给推翻教会和解放国家的战斗中。他提出,父亲若要和解,就要完全放弃宗教,在宗教和儿子之间选一个,没有任何妥协可讲。视宗教如生命的红衣主教无法答应这过分违背自己理想的要求,只得怀着巨大的痛苦走了。

红衣主教最终只能签字处死了自己的儿子,以避免圣体节那天可能的武装劫狱造成的更大规模的流血,亚瑟临终前,仍不愿与父亲作最后的和解,他推开蒙泰尼里身旁一个神父递到嘴边的十字架,嘲讽道“这下,你的上帝满意了?”他最终还是不能原谅父亲把信仰看得比自己重。蒙泰尼在圣体节上,把儿子比作耶稣,说他是为了所有人而死的,他自己也为大众免遭流血而牺牲了儿子,但父子的恩泽,教会和众教众不配享有。蒙泰尼最终因为过于激愤,几天后因心脏动脉瘤破裂死亡。

图2.JPG

《牛虻》本质上是一本浪漫主义小说。虽然本书的背景是现实的意大利,社会的矛盾冲突也皆有实际依据,但主人公亚瑟本人的人生经历,比起对现实的映射,更像是对一种理想姿态的象征,或者说,是作者对于一类英雄形象的浓缩:个人斗争的开始源自于童年的苦难,灵魂在痛苦与折磨中变得妖艳而美丽,而最终却要在命运的无可奈何中,走向悲壮的毁灭。在这样的个人命运为主线的故事中,父子之争,浪漫的情愫以及其他种种,都是使故事和人物饱满立体、使情节引人入胜的要素。

牛虻是一个勇敢而又极端的革命者,他经历过许多苦难,依然毫不动摇,丝毫不会屈服。对他而言,生命的唯一意义就是进行革命,去揭露宗教的虚伪面纱。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变得刻薄、尖酸,成为敌人最厌恶的“牛虻”。但小说的最后,亚瑟的牺牲换来了城镇的安宁,而普通的居民却毫不在乎,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具有讽刺意味。

责任编辑:李渊炜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牛虻》生动地反映了19世纪30年代意大利革命者反对奥地利统治者、争取国家独立统一的斗争,成功地塑造了革命党人牛虻的形象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