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世贵 叶海源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 空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
摘 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系统深刻体现,又结合当代中国具体实际,进行了丰富和创新发展,是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典范。当前,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和斗争任务,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的科学方法学懂弄通,融会贯通,才能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切实掌握做好各项工作的真本领。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方法; 工作指导;
作者简介: 张世贵(1973—),男,安徽舒城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辑,博士;; 叶海源(1964—),男,安徽黄山人,空军指挥学院政治工作系教授,博士。;
收稿日期:2019-08-17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项项目“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雄安新区整体性治理架构研究”(18VSJ066);
Learn and Master the Scientific Methods of Xi Jinping's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Zhang Shigui Ye Haiyuan
Received: 2019-08-1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又是正确的方法论,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干,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当前严峻形势和斗争任务,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不论形势任务如何变化,学习的关键始终在于把握贯穿其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对于各级领导干部正确看待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正确研判形势,不断提高攻坚克难、化解矛盾、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深刻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和立足于当今现实,清醒看待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势,准确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进一步发扬我们党学哲学、用哲学的好传统,在新时代坚持和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为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实事求是方法。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把实事求是贯彻到领导工作全过程,自觉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1]坚持实事求是,是端正工作指导思想,转变工作指导方式,推动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这一方法要求我们,必须做到想问题、办事情都要从客观存在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努力探求客观规律,坚持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1]要按照实际情况决定工作方针,一件事情要不要动手去做,什么时候去做,采取什么方式去做等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要在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内计划自己的行动,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努力做到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事制宜。要坚持不唯书、不唯上、要唯实的原则,反对那种对待理论和上级指示的教条主义态度,始终依据客观实际,将其作为我们认识、观察和处理问题的基本出发点。另一方面,“坚持实事求是,关键在于‘求是’,就是探求和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1]要充分尊重客观规律,无论是作决策、办事情,还是谋发展,都要强化规律意识,自觉遵从规律。要积极探索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把握规律,让规律为我所用。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在遵循和运用规律中赢得工作的主动权,取得工作的成功。
群众路线方法。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基本原理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也是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习近平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4]坚持群众路线,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于密切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领导干部要自觉增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切实提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培养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做到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创造条件更好地让人民行使权利、表达意愿、发挥才干。在政策设计时多吸纳人民智慧和经验,在政策实施时多保障人民参与和监督,在政策评价时多征倾听群众感受和反馈。另一方面,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自觉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进事业建设发展上来;发挥领导和群众两个积极性,强化领导的教育引导和组织协调作用,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
调查研究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就是与时俱进创造性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结合中国实际,不断发现和解决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理论及现实问题的过程。如何搞好两者结合是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我们所取得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成就,正是建立在直面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习近平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5]领导干部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理清思路,提升水平,改进工作,科学决策。调查研究,包括调查和研究两个环节。一要认真搞好调查,立足客观实际,直面现实问题,对调查对象的信息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提取、筛选、辨识,在促进主客观辩证统一的认知过程中实现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和本质性的认识和把握。二要深入细致研究,将搜集到的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通过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对现实问题的决策处理,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三要讲究方式方法,习近平强调,调查研究要借鉴和创新传统的蹲点调研等方式,不断丰富和拓展调查研究的渠道和手段;要学习、掌握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调研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秀成果,使调查研究做到与时俱进,迅速高效达成预定目标。
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为我们全面把握社会基本面貌,从本质层面了解社会运动的秘密和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认识工具。习近平指出:“只有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结合起来观察,把社会基本矛盾作为一个整体来观察,才能全面把握整个社会的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6]只有对社会基本矛盾状况进行深入分析,才会了解社会的基本结构,分析判断社会发展大的趋势走向,这也是我们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领导干部要正确认识各种社会矛盾,解决实际工作中的各种具体矛盾,就必须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提高认识和解决社会生活各种复杂问题的本领。一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矛盾,社会基本矛盾规定着社会的性质和基本结构,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二要深刻认识到,社会基本矛盾决定我们深化改革的必然性。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思想理论上要坚持社会基本矛盾学说,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改革事业。当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重大举措。三要深刻认识到,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从而自觉做到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
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
习近平同志历来十分重视并善于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在他的系列重要讲话以及长期治国理政的实践中,系统总结并多次强调了需要具备的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以及底线思维等,为新形势下有效应对各种复杂环境考验,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顺利推进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法。
善于用战略思维统揽全局。战略思维立足于占据观察事物、分析问题的制高点,致力于解决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问题。习近平强调,要“加强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7]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能够从全局角度、以长远眼光看问题,凡是涉及建设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都要从战略上思考、研究和谋划。一要站在时代前沿和战略全局的高度观察、思考和处理问题,放眼世界、纵观全局,正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敏锐观察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各种新变化,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趋势和方向。二要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自觉同各种错误思潮和腐朽思想划清界限,作出既有远见卓识、又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决策。三要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把握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因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保持战略定力,从容不迫推进工作。
善于用历史思维谋划指导工作。历史思维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从事物过去、现在、未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进行定位和考量,吸取经验教训,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性。习近平指出:“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我们党一贯重视并倡导的做好领导工作一个重要的思想和方法”。[8]特别是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和人类智慧。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领导干部必须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学习历史、分析历史,继承历史珍贵遗产,提高自身历史文化素养,提升思想理论水平和开展工作的能力。一是注重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在总结历史经验中增长才干、提高本领,在总结和吸取历史教训中引为借鉴、更好前进。二是善于从历史联系、历史过程中把握事物的本质,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把握历史规律,自觉按照历史规律和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办事。三是想问题、作决策要有历史眼光,善于把事物放在历史长河中考察,从历史的大视野出发考虑问题,从发展的大趋势着眼分析问题,从过去的历史分析判断未来的发展走向。
善于用辩证思维思考分析问题。辩证思维是运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习近平要求领导干部必须“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9]。领导干部善于运用辩证思维,才能善抓重点、善解难题,才能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一是必须用全面、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运用辩证思维可以抓住事物根本,可以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握本质、掌握规律。二是注重矛盾分析,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抓住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看问题要一分为二,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看到不利的一面。三是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实际工作中,有许多矛盾需要解决,有许多关系需要处理,有许多难题需要破解,必须对各种矛盾问题做到心中有数。突出问题意识,尤其是要关注重大问题和重要领域,抓住关键问题、关键环节,着力解决那些突出矛盾,实现重点突破。
善于用创新思维破解棘手难题。习近平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10]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领导干部只有始终保持创新的精神,才能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开创新局面。一要勇于摆脱陈旧的思维定势。摆脱思维中的从众定势,不能人云亦云、跟在别人后面走;摆脱思维中的经验定势,既要借鉴以往的经验,又不能囿于经验;摆脱思维中的情感定势,抓工作不能凭兴趣,用干部不能凭好恶,办事情不能感情用事。要敢于标新立异,想别人所未想,说别人所未说,做别人所未做。二要善于总结经验和借鉴他人。总结历史的经验,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借鉴他人有益的做法,这是实现创新突破的重要基础,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少走弯路,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有助于推动创新超越。三要善于集中群众智慧。要把群众的实践、群众的智慧作为创新的活水源头,放手发动群众献计献策,把一切有利创新创造的力量凝聚起来,把各种有利于创新发展的因素调动起来,推动工作创新发展。
善于用法治思维规范发展行为。法治思维反对人治思维、特权思维,要求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逻辑分析处理治国理政中面临的问题。法治思维要求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和推进工作。习近平指出:“各级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努力以法治凝聚改革共识、规范发展行为、促进矛盾化解、保障社会和谐。”[11]要求领导干部实现思维方式的与时俱进,带头学法、知法、用法、守法,以法治眼光看待问题,以法治方式处理事情、推动工作。一要增强法治观念,带头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维护法律和制度的严肃性,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不搞权大于法、以言代法、选择性执法。二要坚持依法行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经常想一想内容、程序、手段是否合法,自觉在法律授权范围内活动。三要维护法治秩序,严格遵守“法定职权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明确权力边界,坚持合理用权、合法用权。
善于用底线思维把住原则立场。习近平指出:“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这样才能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12]坚持底线思维,是做好领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战略策略,也是一个很紧要的领导艺术。领导干部既要有直面挑战、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又要有管控风险、防守底线的智慧。一要有原则意识、边界意识。底线思维是一种边界思维,也是一种辩证思维、成事思维。在领导工作中,把问题估计得越充分、准备工作做得越周全,底线守得越牢,最后处理起来就往往越比较顺利。否则,就难免会陷入被动,甚至会有“触底翻船”的危险。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干什么工作,都要明确基本原则、基本方向、基本目标,而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二要居安思危、防患未然。虽然处于太平盛世,必须有强烈的忧患意识,只有预料到最坏的结果,才能提前防范,通过积极努力,推动事情向好的方向转化,向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才能争取最好的结果。三要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着眼未来发展,超前筹划工作,把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意外情况的工作预案准备得更充分、更周详,做到心中有数、处变不惊,能够从容应对复杂多变局面,确保在风险可控范围内努力实现目标。
三、灵活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运用的实践创新方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我国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善于把握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时代方位,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概括和提出了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发扬钉钉子精神、依靠学习走向未来等具有崭新特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保持战略定力。战略定力是在把握大势前提下为实现战略意图和战略目标所具有的战略自信和战略能力。习近平指出:“我们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问题导向,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在防范化解重大矛盾和突出问题上出实招硬招,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13]保持战略定力,是面对复杂深刻的国际形势变化,在乱局中保持清醒、在变局中抓住机遇的必然要求。一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能动摇。面对纷繁复杂的形势,要沉得住气、稳得住神,不为外界所扰,特别是在事关重大原则立场等方面,头脑一定要保持清醒,必须站稳脚跟,做到旗帜鲜明。二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推进各项工作,要把握好变和不变的关系,该稳的要稳住,该进的要进取,把握好工作的节奏和力度。三要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不因一时一事或某些人、某些国家的言论而受影响,不为一时利益得失而改变目标和方向。只有这样,才能聚精会神干工作、心无旁骛谋发展,最终实现行稳致远的发展目标。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指出:“我们强调,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抓住关键问题进一步研究思考,着力推动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14]领导干部抓落实、做工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否强化问题意识,主动揭露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一个领导干部思想作风、能力素质的重要体现。一是善于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要强化问题意识,自觉认识到,问题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关键在善不善于发现问题。要把握发现问题的有效途径,从实际能力与目标任务的差距中查找问题,从事物的联系和比较中查找问题,从经验教训的总结中查找问题。二是善于科学分析和研究问题。对于目前已经存在的问题,要作具体的分析。区分哪些是现象和表面问题,哪些是本质和内在的问题,哪些是偶然性问题,哪些是必然性问题;区分哪些是外部因素、不可避免的因素,哪些是内部因素、可以努力避免的因素。要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注重抓根本、抓紧要,把事关大局、影响全局的问题抓紧抓实,进而明确有效破解问题的主攻方向。三是强化解决问题的责任担当。要努力瞄着问题去,追着问题走,盯牢问题干工作,始终保持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勇气,保持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敢啃硬骨头、咬定青山不放松的耐心和恒心,在攻克一个又一个问题堡垒中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发扬钉钉子精神。“钉钉子精神”,既是干事创业应有的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又是抓工作落实应掌握的有效方法。所谓“钉钉子精神”,就是要在工作中找准点位、一针见血,不惧艰难、敢于碰硬,久久为功、誓达目的。习近平指出,“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直到把钉子钉实钉牢,钉牢一颗再钉下一颗,不断钉下去,必然大有成效。”一方面,要一张蓝图绘到底。牢记政贵有恒的道理,既要勇于改革创新,也要注重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切忌东一榔头、西一棒。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咬定青山不放松、知难而进不懈怠、奋勇争先不停步,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另一方面,必须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美好的蓝图勾勒千百次,如果不落地,只能是空中楼阁。抓工作落实,既要有顽强的意志品质,更要有过硬的能力本领。要敢于“啃硬骨头”,勇于“涉险滩”,以锲而不舍的精神状态,瞄准目标不动摇、不改调、不懈怠,开拓进取谋发展、埋头苦干抓落实,确保改革发展难题一个一个破解、工作任务一项一项地推进。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重视学习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是推动事业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也是党员干部成长进步的重要阶梯。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我们的干部要上进、我们的党要上进,我们的国家要上进,就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坚持学习、学习、再学习,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进入新时代,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新要求,领导干部只有进一步加强学习,在不断学习中增强政治定力、积累发展能量、提高工作本领,才能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一要突出理论学习。习近平强调,我们党依靠学习创造了历史,更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要加快推进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学习大国建设,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重中之重。重点是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把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研读原著结合起来,同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结合起来,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逻辑的统一上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解和把握。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二要学习现代化建设所必须的各方面知识。习近平指出,党员干部“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领导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各种知识,努力使自己真正成为行家里手、内行领导”。当前要重点学习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各方面知识。现代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生态等各个领域,应广泛涉猎这些领域的知识,不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三要学以致用。适应新时代新实践新要求,紧密结合部门和工作实际,不断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实践成果,真正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干事创业中交出合格答卷。
参考文献
[1][2][3]习近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N].学习时报,2012-05-28(1).
[4]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1).
[5]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249.
[6] 习近平.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N].人民日报,2013-12-5(1).
[7]习近平.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夯实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基础[N].人民日报,2013-1-30(1).
[8] 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2011年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学习时报,2011-9-5(1).
[9]习近平.看清形势适应趋势发挥优势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发展[N].人民日报,2015-6-19(1).
[10]本书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建议>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5:11.
[11]习近平.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N].人民日报,2013-2-25(1).
[1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M].北京:2014:180-181.
[13] 习近平.因势利导统筹谋划精准施策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N].人民日报,2019-5-30(1).
[14]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N].人民日报,2013-11-16(1).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