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村支部党建结对帮扶,助力乡村脱贫与振兴——以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水头村创新实践为例”案例介绍

2024-03-12 09:30:38 李雨欣 李佩镅

一、项目概述及意义

(一)项目概述 

1.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院村支部党建结对帮扶,助力乡村脱贫与振兴——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水头村创新实践为例

所属单位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

参与人数:26

项目成员: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

2. 项目基础 

做好新形势下定点扶贫工作,深入贯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坚持发挥单位、行业优势与立足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健全工作机制,创新帮扶举措,提高扶贫成效,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联动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头村党支部开展党建结对共建项目。

1)制度基础

2016年7月4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学校定点扶贫工作,细化落实《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定点扶贫工作行动方案(2016—2018年)》,定点扶贫工作行动方案中的各项帮扶措施落细、落实,详细介绍定点扶贫单位水头村概况,明确扶贫工作思路,制定帮产业发展脱贫、帮技能培训与劳务输出脱贫、帮学业援助脱贫等主要任务,提出组织保障、资金保障和机制保障等保障措施,列出了任务清单和结对帮扶安排表,致力于把制度优势转变为治理效能。脱贫攻坚时期,中央单位通过开展定点扶贫,助力定点县精准脱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重要贡献。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国“三农”工作重心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了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为我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力支持与指导。

(2)组织基础

我院教工党支部目前共有党员26名,有着扎实的组织基础,作为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和党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创支部党建工作新局面,积极做好各项工作,全面加强支部党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在校党委的引领下,我院教职工党支部持续提高政治站位,支部全体党员迅速行动、冲锋在前,以强大的执行力和凝聚力完成党组织交与的各项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并围绕乡村振兴、定点扶贫展开品牌化项目作为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 ”的举措。

(3)实践基础

2018年6月1日,我院刘萍男老师代表我院赴昌江市水头村小学开展六一儿童节慰问活动,并走访联系挂帮的贫困户,关心贫困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鼓励学生认真学习,了解贫困户的生活情况,给各贫困户送去慰问品。营造爱护儿童、关心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进一步夯实扶贫工作基础,切实加强扶贫力度

2018年10月至2021年6月孙金担任水头村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任职期间,孙书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项目意义 

定点帮扶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统筹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举措。在乡村振兴目标指引下,国际旅游学院教职工党支部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振兴,调动的一切可利用的积极因素,统筹发挥外力作用,因地制宜为定点县乡村振兴提供指导,统揽全局、协调各方,实现高校资源与乡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为定点县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能、帮助定点县提升内生发展能力,进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乡村文化建设、优化城乡发展格局、增强农村社会稳定、增强国家整体实力,进一步优化乡村治理体系,提高乡村基层治理效能。

二、项目建设制度体系构建

为了健全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制度机制,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走深、走实,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探索构建“1+2+7+N”学习制度体系,主要围绕“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把握周周学”“N种做法”展开结对帮扶工作

其中,“一条主线”“两个基本点”“把握周周学”是开展结对帮扶工作的三个重要基石。既要抓好贯彻党的创新理论作为制度学习的一条主线又要夯实推进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制度化制度常态化“两个基本点”还要深入“把握周周学”。形成周周学、天天学的长效化学习机制,全面调动支部党员积极性、全面提高支部党员参与性。

以此为基础,深入落实“N种做法”定好方向,制度机制做到N种方式相结合,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等做法,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发展高校之所长 ,为水头村传递知识与力量,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和文化治理的发展。

例如,精准对接,量身定制旅游扶贫方案:党支部成员多次深入水头村,与30余户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对旅游业发展的期望。同时,与地方政府和旅游企业进行座谈,分析水头村的旅游资源潜力和市场机会;基于调研结果,党支部为水头村量身定制了旅游扶贫方案,重点发展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旅游项目,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再如,开展旅游人才培训:党支部根据水头村的实际需求,设计了包括旅游服务礼仪、导游讲解技巧、旅游市场营销等在内的培训课程,并邀请了5位旅游行业的专家进行授课。专家通过现场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为村民提供了高质量的培训服务。同时,还组织了模拟导游、酒店接待等实践活动,让村民亲身体验并提升实际操作能力。

三、典型项目创新实践案例

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水头村,位于海南岛的东南部,虽然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和文化资源,但长期以来受困于地理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滞后、村民技能缺乏和缺乏市场推广等问题。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教工党支部紧密结合当地实际,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为水头村带来乡村旅游的新活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具体典型项目创新实践案例如下:

“结对共建促提升 聚力发展谋新篇” ——国际旅游学院教工支部与石碌镇水头村支部委员会举办党建结对共建单位授牌仪式

     为了推进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共建促党建,以党建促发展,发挥合力,共赢未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教工支部与昌江黎族自治县石碌镇水头村支部委员会举办党建结对建设授牌仪式。国际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孙金、教工支部书记、副院长王晓明、专任教师李飞、谢梅,辅导员李越,昌江黎族自治县水头村党支部书记刘宝忠、驻村工作队长王师庆及村两委干部出席仪式。

授牌前,双方党组织负责人分别就各自党组织的概况、主题教育、党建工作开展情况、特色亮点工作进行了详细介绍。随后,双方党组织负责人就党建结对共建模式展开热烈讨论,并就如何助力水头村抓好党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和探讨,研究确定了结对共建工作的方向和基本内容。 水头村支部书记刘宝忠表示,党建活动是抓好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手段,党支部之间开展党建结对共建活动,更是实现基层党组织工作互动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升党建水平的重要方式。以“契约化”共建活动为平台,不但能够使党员意识得到加强、党性觉悟得到提高、党员义务得到拓展,党支部功能也因此得到完善,从而提升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孙金表示,支部共建就是要整合资源、统筹兼顾,要充分发挥双方实践经验与技能优势,建强党组织、引领团组织,促进技能沉下去,经验传出去,引导更多青年教师和学生投入到乡村振兴的事业发展中来。

下一步,“结对”双方将通过 “党建共建、惠及校地”,的理念,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d01d14799db6435e0effc8f6f6fcf57.png

    下一步,“结对”双方将通过 “党建共建、惠及校地”,的理念,努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党建引领聚书香,结对帮扶情意浓——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向水头村捐赠儿童书籍

      捐一屋书香,献一片真情!为了让更多乡村儿童多读书、读好书,结合送文化下乡、“护苗2023”专项行动。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向定点帮扶村昌江县水头村捐赠了200余册的儿童书籍,从红色经典、唐诗宋词到人文历史再到地理常识,希望孩子们在拓宽文化视野、传承红色经典的同时,能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从阅读中获得知识,培养品格,塑造未来。

国际旅游学院党总支书记孙金、教工党支部书记王晓明,专任教师李飞、谢梅,辅导员李越,带领两位入党积极分子同学,对水头村的儿童之家阅览室书籍进行统一归类整理,为水头村儿童打造舒心的阅读环境。广大青年应志存高远、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宽广天地中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的青春诗篇。

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将以此次赠书活动为契机,为水头村儿童建立起“爱心图书角”,不断加强对儿童的思想引领,充实儿童的精神世界,让他们快乐阅读、健康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栋梁之才。

0469a6946dfebe3245829f5ef97d08f.png

“发展高校之所长 ,服务社会有力量”——国际旅游学院党员教师赴 昌江县水头村开展社会服务活动

国际旅游学院师生一行7人,党总支书记孙金同志的带领下,来到昌江县水头村开展社会服务活动。“我曾在水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2年零8个月,在脱贫攻坚最艰难时期、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我都与大家同在……”孙金给村干部进行《乡村旅游政策宣讲》时讲到。

近年来,国际旅游学院积极发挥教育、人才、创新等资源优势,积极开展“百场公益旅游服务技能培训”,主动服务社会发展需求,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全力服务和支持海南自贸港建设,为推进乡村振兴、推动海南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水头村是我校对口帮扶的少数民族乡村,本次国际旅游学院师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送服务下乡助力水头村发展。除了孙金书记的《乡村旅游政策宣讲》外,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副院长王晓明同志,针对村干部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经常会同各级领导干部打交道涉及的礼仪问题,开展《村干部礼仪与心态塑造》公益培训,现场引入实践案例生动教学,引来掌声阵阵。党员教师、国家金牌导游李飞老师,也就乡村振兴过程中涉及的乡村基层治理讲解接待问题,进行了一场《乡村基层治理讲解接待》培训。专任教师谢梅老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就水头村未来可能涉及到的产业规划和乡村旅游发展,开展《乡村旅游规划要点讲解》培训。

本次培训,让在场的村干部和村民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教师们的培训特别及时而且非常实用。最后,师生同村委会也达成一致,后续会根据水头村的发展需要,学院继续提供相应的公益培训,助力水头村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

6923878be4c85fbed4617c38b350509.png

四、项目总结

本项目旨在以“助力乡村振兴发展、开展定点扶贫项目”为中心点,全面调动支部党员积极性、全面提高支部党员参与度、全面提升学习活动互动性, 把学党史与悟初心、践使命结合起来,凝心聚力,以学促行,推动提升党史学习成效。

(一)践行初心使命 接续乡村振兴

为开展定点扶贫项目,国际旅游学院教工党支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要论述所蕴含的深刻思想、价值理念、科学方法,深入了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涉及的政策、理论,不断优化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知识、积累实践经验,使自己真正做实乡村振兴工作的“助力者”,巩固与推动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本项目的推动下,支部开展形式丰富的活动,支部党员深刻认识乡村振兴的伟大意义,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投身于定点扶贫项目。

(二)以专业促党建,以党建促引领

项目充分发挥国际旅游学院专业群特色,调动支部各专业党员力量,针对水头村主导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乡村特色资源开发现状,服务于地方发展需求,举办公益讲座,为村民丰富旅游知识,为系统完善行程产业链条,激发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奠定基础,推动资源价值转化,以专业带动党建迈上新的台阶。 同时,以高质量党建助力打造国际旅游学院学习型、学术型、实践型党支部, 继续发扬国际旅游学院学院优良的学术传统。

(三)涵育乡村文化 书香浸润校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以文化助推脱贫。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国际旅游教工党支部为水头村小学送去“精神粮仓”,在阅读书籍汲取知识的过程,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丰富学识、增长才干、开拓视野、提升能力,帮助学生获得有意义的学习过程,从而提升个人素质。

责任编辑:李雨欣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院村支部党建结对帮扶,助力乡村脱贫与振兴——以海南省昌江县石碌镇水头村创新实践为例”案例介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