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刘吉平倾心把科研和论文写在脱贫攻坚蚕桑生产一线的先进事迹

2021-03-17 23:51:39 学习强国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力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蚕桑产业自身特色和优势,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总体指导和支持下,刘吉平团队立足自身优势,充分发挥科技服务作用,坚持产学研精准结合,并率先提岀“蚕药桑用”的蚕桑病虫害绿色生态一体化防控理念,将创新创造成果推广应用到全国15个省的蚕房和桑田上。

       聚焦产业扶贫,打造桑蚕惠民增收特色产业

       广西宜州是刘三姐的家乡,2009年开始建设“广西桑蚕茧丝绸产业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作为国家蚕桑蚕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刘吉平受邀担任基地顾问。11年来刘吉平同志每年坚持前往开展蚕桑研究、开班授课、地头培训、市场调研等,与蚕农面对面交流,把种桑养蚕防病技术送到蚕农手里,推动宜州蚕桑产业转型升级,桑园面积、养蚕收入由2009年的25.5万亩、9.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37.2万亩、28亿元,连续14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基本形成了蚕桑循环经济产业链。桑蚕业成为宜州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

      除了广西宜州,11年来岗位团队精准对接国务院脱贫攻坚挂牌督战县广西融水、隆林,和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广西靖安、隆安、马山、忻城等贫困地区,并先后在广西、广东、四川、湖南、江西等蚕区先后建立11个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基地,同时深入粤、桂、琼、湘、赣、黔、苏、浙、渝、陕、川、滇、鲁、辽、吉等15个省62个县区开展调研,与当地政府和龙头企业共同探索打造桑蚕特色产业成为贫困地区重要农业支柱产业。


刘吉平教授在广西区忻城县红渡镇马安村板江屯指导蚕农桑园管理.jpg

刘吉平教授在广西区忻城县红渡镇马安村板江屯指导蚕农桑园管理


       输血与造血并举,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扶贫重在扶智。2009年至今,刘吉平深入企业、科技示范基地、贫困村组、田间地头,“把脉”“问诊”产业发展,鼓励贫困农户参与桑蚕产业脱贫。同时通过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专家答疑、交流研讨、远程指导等方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让更多的群众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11年来共开展各类专题培训159期,面授培训蚕桑技术员、致富带头人、养蚕大户、贫困户等10802人次;项目辐射带动了约18个县(市)、35万农户、150多万农业人口种桑养蚕……这是刘吉平产业帮扶成效写照。11年来,刘吉平积极普及推广蚕桑绿色种养、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及蚕桑多元化利用等先进实用技术,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致富。以贫困县隆林各族自治县为例,发展桑园5.6万亩,辐射16个乡(镇)养蚕贫困户1470户5880人,实现脱贫1421户5684人。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蚕农走上脱贫致富路

       种桑养蚕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传统的养蚕方法除了劳动生产率低,蚕茧产量和质量难提升等问题外,还容易受干旱、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加上养蚕技术不规范、蚕药市场混乱和劣质蚕种、环境污染等因素,导致蚕农轻则减产,重则颗粒无收。

       为了保障蚕农利益,岗位团队先后与十多家企业开展农科教合作,建立“专业+技术+产业”三位一体的互生创新模式,打造“高校+企业+基地+蚕农”的成果转化链条,联合企业研制并推广“互联网太阳能智能虫情预警远程预警监测”、“蚕桑病虫害绿色生态防控技术”等蚕桑科技创新成果,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助力脱贫攻坚。11年来该团队共研发62项专利技术、23个新产品,其中60多项专利技术和产品在基地示范和应用,近五年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3.16亿元,帮助蚕农走上致富道路。

       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服务地方政府科学决策

     “2020年,宜州区将建设桑蚕茧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期待继续得到您宝贵的指导和支持。”这是广西宜州区政府写给刘吉平的感谢信。作为岗位科学家,刘吉平相继为广东、广西、江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各级政府规划和发展蚕桑产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智力支持,应邀参与广东省委办公厅扶贫办、茂名、云浮、英德等市县,以及广西来宾市、宜州区,江西省农业厅、修水县,海南省农业农村厅、琼中县、昌江县等单位蚕桑产业发展调研及交流,为上述地区蚕桑产业发展、园区规划及桑园建设、桑蚕病害生态防控、推进蚕桑产业精准扶贫提供决策意见。

       风雨扶贫路,小我助大我

      11年来,刘吉平教授最开心和欣慰的是收到帮扶群众发来的感谢和祝福,但在产业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有欢笑也有艰辛。2013年7月,刘吉平教授应邀在广西柳州开展蚕病防控应急工作时,突然腹痛不止,伴有恶心、呕吐。陪同人员连忙将其送往医院,经确诊为胆囊炎,所幸送医及时,经住院治疗病情得到控制。“胆囊炎发作前疑是普通胃疼,可是这几日农民反映蚕病发生比较严重,工作起来就顾不上看医生了”刘教授笑着说。虽然这次病倒在工作一线中,但刘教授仅休息几天后,又一头“扎”进一线,带领团队成员下乡调研。2020年8月,刘吉平教授在应邀参加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的培训期间,短短的两天时间内,经历了外公和父亲双双离世的悲痛,想起没能陪双亲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内心充满愧疚、自责。但作为一名农业专家,他看到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造血式”帮扶努力,越来越多的帮扶群众走上脱贫和致富的道路,实现“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造就一支专家队伍”的目标,庆幸自己生活在国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时代,深深感到只有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才能创造自身更大的价值和幸福。


责任编辑:蓝学明 李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足迹遍布15省62个县区 11年如一日扎根服务三农一线——记党员刘吉平倾心把科研和论文写在脱贫攻坚蚕桑生产一线的先进事迹
    相关阅读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