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争做新时代高校“四有”好教师

2020-09-04 14:40:50 杨亦民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争做新时代高校“四有”好教师

杨亦民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窗外已是繁华满树,时间的指针不可逆转的指向未来,新时代的巨轮已扬帆起航,当代高校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殷切期望,争做新时代高校“四有”好教师。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人才,教育是一个国家的百年大计,为国家培养人才。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唯有教育立中坚。从古至今,教育都是国家发展的基本,随着时代的变迁,对教师的品质和素养的认识也在不断完善。古有孔子以“温良恭俭让”五德之美闻天下。所谓“温”,即与人为善,宽以待人;“良”,即品行端正,坚守道德底线;“恭”,即外敬内恭,谦卑有度;“俭”,即节俭清廉,坚守本性;“让”,即待人有礼谦让。五字箴言足以见孔子对教师品德的注重,以及历代以来对教师的要求。《旧唐书》更是直言“但立直标,终无曲影”,由此可见教师的高尚品德定能春风化雨,培育出秉有高尚品质的学生,助力社会形成高尚品德之风。近代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主张,使北大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民族保护了一批思想先进、才华出众的学者。他还指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发出“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的呐喊。斯人已逝,但他的事迹和话语依旧如警钟般长鸣于世,时刻警醒着教师。进入新时代,习总书记在一系列讲话精神中不断强调要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教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那么高校教师该如何肩负起这一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呢?

一、不忘教育初心,要有理想信念

《围炉夜话》有言:“粗粝能甘,纷华不染。”初心,是每一个人都不应抛弃的信仰,对于高校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理想信念,是好教师的人格基石。当一个教师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教学才会有激情,学生才会有动力,社会才会蓬勃有力,未来可期。“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学生人生道路的引路人。”高校作为现代教育的最后一个重要环节有其自身的特点,学生大多已脱离父母的身边,更容易受到外界的诱惑,此时学生的教诲更多来自教师。高校教师应该用自己的理想信念融化到教学工作和沟通中去感化学生,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正所谓梦想要以梦想去点燃,理想要用理想去唤醒。一个抱有理想信念的教师,才有可能在青年的心中播下梦想的种子。另外,在价值取向多元的新时代,教师的理想信念一定要建立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的幸福的基础之上。一个好教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不断进行自我挑战,培育一代代有理想有抱负为社会主义事业做贡献的人才。

二、不忘教育初心,要有道德情操

“为人师表,身正为范”是教师最崇高的荣誉,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中国传统文化十分重视道德的规范作用,不同社会和时代有不同的内容和要求。在现代社会,高尚的道德情操表现为无产阶级的道德情感和革命坚定性的结合,即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深厚的无产阶级情感和为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不惜牺牲、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教师承担立德树人神圣使命,必须要师德垂范。立德先立师,树人先正己,培养和造就一支学高身正的教师队伍,是立德树人成败的关键。作为当代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在不断完善与发展高校教学育人理念的过程中,立德是树人的前提与基础,只有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水平,才能胜任人民教师的历史使命,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这就要求教师要时时处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做的自己务必先做到最好,正如孔子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高校教师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就要严格要求自己,切身加强自身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强政治思想理论学习,提升政治觉悟;(2)自觉增强使命感,爱岗敬业,勇于奉献;(3)加强主观自律,提高师德修养,争做道德模范。好教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所从事的本职工作上来,秉承工匠精神,执着于教书育人,只有当教师在生活、工作中能够做到明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学生才能以师为镜,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不忘教育初心,要有扎实学识

高校要培养社会主义高端人才离不开素质过硬的教师团队,习总书记强调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经济全球化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社会需要具备灵活型、适应型、自主型、以及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社会对高校教育领域的质量要求空前提高,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高校教师要牢记自己的使命,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与时俱进,不断汲取并灵活运用新知识,与前沿理论知识相接触,不断丰富自身理论知识储备,不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在该学科有所造诣;应多参加各种进修学习、理论研讨和实地考察,学习最前沿的教育理论以进一步拓宽教育教学视野,并且能够学以致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提升教学水平;在新媒体环境下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平台的应用方法,多与学生接触,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更多地选择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做到寓教于乐;学习做一名做智慧型教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另外,还要提升自身科研能力,反馈到教学与实际需求之中,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教师只有不断学习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

四、不忘教育初心,要有仁爱之心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仁爱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为人的基本素质。仁爱之心也是教师职业的伦理要求,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是残缺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有拥有一颗仁爱之心,教师才会热爱自己的事业,才会热爱自己的学生,才有坚持下去的动力。这种爱是有责任的爱,包括关心学生、信任学生、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这种爱是无私的爱,只求付出不计回报,满怀期待地希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这种爱也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用爱来点燃学生,用严来规范学生;这种爱更是教育成功的基础,是教师用真心实意赢得学生信任、尊重之后而无往不胜的教育法宝,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好教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益友,在生活中重视学生良好思想品行的塑造,培养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高校学子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引路人。高校肩负着培育人才的使命,教师应把全部精力和满腔真情献给教育事业,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不断创造新业绩,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做一个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担当起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者: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党委统战委员、副院长 教授)


责任编辑:田燕飞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当代高校教师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国家和社会对新时代教师的殷切期望,争做新时代高校“四有”好教师。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