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网讯(通讯员 刘璇 刘畅 涂文艳)图书馆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谋大事”与制定图书馆“十四五”发展规划相结合,正在谋划构建包括加强文科文献资源建设在内的、符合学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需求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服务定位、服务内容和服务模式,向主动服务、精准服务转型。
通讯员 万龄 摄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图书馆副馆长袁青带队,人文社科学科馆员们先后走进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学院、哲学学院、新闻学院、法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和社会学院,走访、调研和座谈,深入了解文科师生对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能力的需求,就学科发展、学科服务等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
袁青介绍学校关于加强文科资源建设的要求、目标和政策情况,图书馆目前文科资源建设总体情况;学者们建议图书馆对照相关学科研究方向精准订购,积累特色资源,提高文献利用率,助力打造学科优势,提升学院、学科影响力。大家就文献荐购与采选、为古籍图书提供专业保存修缮的指导支持,以及图书馆与院系共建共享特色文献资源实现资源协调和合理配置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学科馆员们向老师们介绍了图书馆相关特色工作,如针对院系学科的个性化定制讲座服务、针对教师专业课教学需求的嵌入式教学服务等,图书馆还可面向科研过程提供全程服务,通过学科信息快报、信息摘编、知识咨询和信息组织等方式,为学院更充分把握学科前沿和趋势提供参考咨询。
各学院也都非常希望图书馆提供更加有力的教学科研支持服务。图书馆对此高度重视,及时反应,快速论证并开通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课程数据库及红色讲堂、人民数据、中国基本古籍库、《四库全书》网络版、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CNKI辑刊库、中华数字书苑、剑桥哲学电子书等库的试用。3月30日,馆员刘璇为哲学学院“大数据时代生物样本库的哲学研究”课题组作定制化学科讲座;6月17日,馆员刘璇、涂文艳和唐冬羚为经济学院、哲学学院师生作专题学科讲座,介绍图书馆的资源体系,讲解学科资源的检索获取,演示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
调研过程中,馆员们聆听专家教授的真知灼见,实地感知学校新文科发展的良好态势—多学科协同下的新兴文科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以及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人文学院表达了对古籍数字化及数字人文领域的关注,法学院展望了法学与人工智能交叉的前景,教育科学研究院描绘了神经科学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的图景,新闻与传播学院展示了全新的融媒体中心……在数据密集时代,学科交叉交融环境下,人文社科的研究范式、学习方式和应用场景均发生了变化,涌现了更多的新兴交叉协同研究。对于图书馆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图书馆将不断加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积极主动回应新文科建设新形势下师生新需求,深入开展嵌入式精准服务,扎扎实实为为师生做好实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