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党建+”多平台育人共同体,构建应用型高校基层党建新格局

2022-07-15 11:26:58

党支部基本情况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机械工程与食品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成立于2008年5月,现有党员28人,分为3个党小组。支部书记由毛春雷担任,主要承担支部党员的日常教育、管理、监督及服务和就业联系工作,支部自成立以来,先后获评校先进基层党支部、校五好党支部、厦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党支部立项活动二等奖,入选全国“两学一做”活动线上风采展示项目,并于2018年、2020年成为福建省首批、全国第二批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

案例内容

(一)背景起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基层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发挥应有作用,党的根基才能牢固,党才能有战斗力”。机械工程与食品工程系学生第一党支部围绕新时代党建“双创”目标要求,以样板党支部创建为契机,结合时代特征、学院实际、专业特色和学生特点,积极打造党建品牌。通过构建“党建+学习”“党建+素拓”“党建+引领”“党建+实践”多平台育人共同体,多维度搭建协同育人新模式,构建应用型高校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重塑育人环境,精准打造育人阵地,着重培养应用型高素质工科生党员队伍,锻造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主要做法

1.构建“党建+素拓”队伍提升平台,增强“红色引擎”推动力

一是构建党员教育平台。支部按照“六有”标准,建立 “红色筑梦”党员活动室,购置两百册党建图书,配备影像设备器材,建立“导师督学+党员领读”学习制度,定期政治理论学习,为党员“精神补钙”搭建平台。成立党员教育学习班,依托线上“指尖上”的阵地和线下行走的党建课堂,分专题、分模块开展实景实境现场教学,提升理论学习实效。二是构建党建宣传平台。支部在系网站开辟党建专栏,定期更新支部学习动态和理论教育成果,宣传上级党组织有关要求和文件精神。创建“青春红流”微信公众号,累计发布党建相关推文391篇。通过建立“一栏一号”宣传平台,传递青春正能量,汇聚“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红色动能。三是构建党建立项平台。支部围绕破解党建工作难题、创新党建载体、强化党建引领等三个方面,立足党支部、党员、普通学生等三类主体,依托党支部工作立项活动、党建课题立项这两个抓手,以支部立项解难题、建机制、增活力,以课题研究促学习、促创新、促引领。支部先后获评立项4个校级重点项目,1个支部立项成果获省高校支部立项优秀成果二等奖,获批1项省级党建课题研究立项。

2.构建“党建+学习”内涵提升平台,增强“红色基因”传承力

一是在“学”上用功。建立专家学者辅导学、学院联系领导指导学、支部书记组织学、学生党员主动学的“四史”学习机制。成立支部“学习青年”四史学习小组,开辟支部“四史”学习专栏,为党员购买“四史”学习资料,开展“四史”知识竞赛等,打造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引导党员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为推进支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培根固土。二是在“行”上发力。支部组建“红流”宣讲小分队,组织党员骨干力量,深入各班级、团支部进行理论宣讲59场,既授人以鱼,又促进自我提升。组建“初心·追寻”实践队,利用寒暑假组织支部党员参观走访了厦门烈士陵园、漳浦革命纪念馆、龙海市革命烈士陵园等30处红色教育基地,走访了25位老革命老党员,通过实地调研、参观学习、寻找看望、聆听讲述等方式,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入党初心。结合“我为师生办实事”活动,支部党员在毕业就业、学风帮扶、公益服务等方面开展志愿活动150余次。三是在“显”上提升。以庆祝建党百年为契机,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检验学习教育成效。支部先后组织开展“光影里的旗帜——红色电影展播”、“初心·品阅——红色经典阅读分享”、“踏寻鹭岛红色印记——党员领学党史”、“炼忠魂·铸史魂——微党课录制”、“万语千言颂党恩签名墙祝福祈愿”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让党史学习既有趣又有效。

3.构建“党建+引领”青年活动平台,增强“红色细胞”影响力

一是以党建引领创新人才培养。坚持党建带团建,组织开展党团支部共建,强化党建引领。通过与系相关学生组织社团联合办赛、邀请党员教师指导比赛、组织动员党员学生积极参赛的“三赛”模式,强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支部党员共有71人次在机械创新大赛、智能机器人大赛、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等各项学科竞赛中取得了6项国家级和65项省级奖项奖励。二是以党建引领优良学风创建。支部以加强班风学风建设为主线,通过“两书”签约机制推进党员一对一结对帮扶、党员包干对口班级等,以党建引领优良学风建设。支部所辖班级中有3个班级获评省先进班集体,8个班级获得院级“优良学风标兵班”,1个班级获得院“活力团支部”一等奖,1个团课获得校级优秀团课,110余人次获评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支部党员中先后有20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生党员100% 获专业奖学金。三是以党建引领服务能力提升。支部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党员师生前往老年公寓和仁爱爱心服务中心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先后带动全系1200余人次青年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支部成立“红流”党员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联合所辖班级团支部开展志愿活动230余次,服务师生8万余人次。

4.构建“党建+实践”企地共育平台,增强“红色血脉”辐射力

一是在实习实践中出实招。支部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通过推进实习实践“四个结合”,即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择业就业、创新创业相结合,锤炼支部匠心文化、实干文化等“两种文化”,努力实现支部党员学生“就业有实力、创业有能力、深造有基础、发展有后劲”的实习实践“四有”目标。支部先后与3家企业签订毕业班“3+1”实习协议,与40家企业在专业实习、项目合作、实践服务、科创比赛、就业招聘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为近200名党员、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岗位,打造校企共育新平台。二是在就业实践中见真章。支部引领党员搏击职场,就业择业见真章。通过与企业共建合作,开展学生就业意向调查、市场需求调查,全面掌握供需双方需求。通过邀请专业老师对党员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企业职业经理人到校开展就业指导、已就业优秀毕业生开展职场经历宣导等,建立支部就业实践“三导”机制,提升党员学生就业竞争力。近年来,支部所辖单位学生就业率96%以上,支部党员学生就业率100%。三是在社会实践中增才干。支部围绕“让党员学生在社会实践中长知识、增才干”这个中心,立足“专业特色和基层需求”这两个前提,推进“文化下乡、科技下乡、服务下乡”,构建“123”支部社会实践工作机制,提升支部党员服务基层、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提升社会实践成效。

(三)主要成效

1.党员自身能力显著提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提升

支委成员先后获评福建省“高校优秀党务工作者”、福建省“向上向善育人工程基金”奖教金、校级“优秀共产党员”、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等多项荣誉;支部教师党员主持省级党建课题研究立项2项,院思政教育专项项目3项,发表党建思政研究论文3篇,支部学生党员在各项学科竞赛中取得了6项国家级和65项省级奖项奖励。一系列奖项的获得,既是师生党员不断自我突破见证,也是先锋模范作用的重要体现。

2.支部战斗力显著增强,战斗堡垒作用进一步显现

支部连续四年获评党建e家五星支部,并先后获评校先进基层党支部、校五好党支部、厦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党支部立项活动二等奖,入选全国“两学一做”活动线上风采展示项目。支部工作品牌《建立“党建+”四平台,促进党员教育管理“四力”齐升 》,在人民网、学习强国平台、新福建等主流平台上刊载发表。支部成绩的取得,进一步夯实了组织的内部团结,巩固了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3.支部育人载体进一步丰富,培养机制进一步完善

通过构建企地共育平台、党团共建平台,学生骨干培育平台等育人载体,打造党建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的“三育人”党建工作新模式:支部精准对接亚德客成立“亚德客应用型技能人才培养班”,联合150余家企业,举办多场专场招聘会,为支部党员、学生提供了近3000个就业岗位;连续三年组队赴武平县开展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活动,助力武平县文化与产业发展,实践队先后获评“集美大学重点实践队”、“全国重点立项实践队”,实践项目获批福建省“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奖补资金项目。各个平台的建立,全方位提升支部党员成长成才、赋能基层、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责任编辑:毛春雷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构建应用型高校基层党建新格局,实现资源的有机结合和优化配置,重塑育人环境,精准打造育人阵地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