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涛教授讲授“框架创新与对外话语体系的修辞实践” -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12月31日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刘涛教授为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讲授了本学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最后一讲:“框架创新与对外话语体系的修辞实践”。他从“框架的内涵及其修辞原理,框架、争议与合法性争夺,框架与对外话语体系创新”三个方面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此次课程共有129名同学参与。
(刘涛教授在课堂上)
01.讲座内容
讲座伊始,刘涛教授引用我国云南昆明火车站暴恐事件的例子进入主题讲座。刘涛教授明确指出,此次事件是我国第一次使用恐怖主义作为话语框架,在此之前,“打砸抢烧”、“暴力袭击”等均是惯用术语。通过此次事件,大家对恐怖主义形成了一种新的认知框架,因此“命名意味着生成一种新的框架”。
随后刘涛教授指出话语争夺的两大利器分别是“隐喻”与“框架”。他以网络权利在中西方的不同理解为例,指出在西方国家的普遍观念中,互联网被认为是无边界、跨国界,完全自由的;而中国则提出了网络主权的概念,把“主权”含义挪用到网络认知中,产生新的理解方式,将网络空间看作有边界的、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这就是概念影响我们的观念,进而建构新的框架。除此之外,“网络警察”、“人口质量”等概念的提出,同样是运用了隐喻和框架的手段来影响大众的认知。
“话语冲突的本质是框架冲突,如何建立框架、如何输出框架和如何传递好中国声音将会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对外话语体系建设、加强国际传播命题中非常重要的问题”,刘涛教授接着从框架的内涵及修辞原理、框架争议与合法性争夺、框架与对外话语体系创新这三个视角切入,对如何进行框架创新与对外话语体系的修辞实践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讲座现场图片)
在框架的内涵及其修辞原理的理解方面,刘教授认为要从框架的本质、思想文化基础及修辞建构三个层面着手,并且要思考如何进行对外话语结构的框架创新。框架的本质是人为创造并加以组织化而形成的理解方式,人是框架的动物,依赖框架的“逻辑体系”而获得意义,放在全球舆论场中,话语冲突其实就是框架冲突。刘教授援引卫报发布的“全球死刑地图”与乔治•莱考夫的“框架就是让语言唤起、承载、吻合你的世界观”进行对话,揭示了框架建构倾向于按照“因果关系”加工某种现象,符合“快思慢想”基本思维模式。
关于框架存在的文化基础,刘涛教授以城市居民的“精神荒原”、“返乡日记”为例,指明了我们通过想象的框架确立与世界的联系,从中获得安全感、主体性和社会化,并以9·11事件为例介绍了美国恐怖主义话语框架生产机制。由此可见,框架是修辞建构的产物,在框架的生成过程中存在接合机制,即建立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例如环保主义与工业主义关于PM2.5的框架建构。而框架争夺背后的合法性建构问题也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正在认真听讲的同学们)
在框架争议与合法性的争夺方面,刘涛教授指出:“纵观古希腊以来修辞发明研究的争议点理论,每一个争议点总是对应于特定的框架形态,即争议点的生产往往意味着框架的生产。”定义框架涉及到一个深刻的话语权问题,话语权的重要标志就是定义权,强调对争议进行命名和界定。
从古希腊的修辞智慧来看争议宣认,它可以有以下四种形式,即事实宣认、定义宣认、气质宣认、程序宣认。刘涛教授以一个简洁明了的例子进行了阐释:“如何判断一场反杀案是否是反杀?假如你是这个事件的被告者,你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辩说。从事实上来说,你可以说明你是否杀人;从定义上来说,你的行为根据法律判断标准到底是不是反杀;从气质上来说,你杀的这个人其实是一个无恶不作的人;从程序上来说,警察取证的过程是否规范。”
(刘涛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在框架与对外话语体系创新方面,刘涛教授讲到框架存在的范畴形态区分为四种,也可以视为四种“元框架形态”。这四种框架形态确立了争议宣认的四种认知方式和逻辑法则:定义框架旨在揭示争议的本质属性;知识框架旨在揭示争议的科学逻辑;价值框架旨在揭示争议的心理过程;情感框架旨在揭示争议的道德语法。” 每一种元框架都提供了一套相对独立的逻辑推演系统,也因此对应于不同的争议宣认方式。
(刘涛教授为同学们授课)
最后,刘涛教授指出话语体系创新的四个“语言系统”包括内容、语言、语法和话语。而我国想要做到对外话语体系的创新,就需要从这四个不同的方面入手,针对不同的媒介形态运用不同的隐喻与框架,做出有利于塑造我国大国形象的报道,注重东方话语逻辑,彰显自身主体性。如此,方可在剑拔弩张的国际传播中博得一席之地。
小结:
“话语冲突的本质是框架冲突”,刘涛教授通过对“隐喻”与“框架”的细致阐释,帮助新传学子更好的理解了跨文化传播与国际传播的内容以及话语体系创新的“语言系统。短短的两节课,刘涛教授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也让同学们对如何在对外话语表达中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02.学生感悟
跨年之夜,刘涛老师关于国际传播中的框架内涵和修辞原理做了生动深刻的分析,从英国卫报的《全球死刑地图》到2003年的获奖新闻作品《美国进军伊拉克》让我感受鲜明,国与国之间的博弈不仅存在军事政治等层面,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传播中更是如此。对此,作为侨校的新传学子们更要努力学习知识,锤炼本领,争做国际传播能讲好中国故事中的先锋带头人!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王瑞雪
本次课程,让我对话语和框架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刘涛老师提到了公知的污名化,这使我联想到如今许多褒义的词或正义的行为被污名化,网络舆论场也随之发生了变化。越来越多的人不敢坚持自我,而是被舆论的价值取向推着走,这便是认知框架所蕴含的隐形力量,这种力量可能推动社会发展,也可能阻碍社会的发展。再比如特朗普反复提到的“中国病毒”,是西方讲疫情议题转为政治议题的话语框架。在未来的国际传播中,一定要对此加以警惕并更加巧妙地利用隐喻和框架实现话语权的争夺。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林真伊
刘涛教授在马新观的课上带领我们学习了修辞学,激发我们从修辞的角度去思考日常生活、政治生活中的话语,以剥离清楚一套话语背后的生产逻辑。面对当前的国际传播形势,我们也要善于运用概念和话语框架来促进我国的对外传播效力,在面对他国的污名化时,也要善于运用话语生产逻辑加以识别,破除污名化的话语建构。总之,话语不是孤立的力量,利用好话语生产的效能相当重要。尤其是在社交媒体生态下,与别国的受众达成话语上的对接,对于传递中国声音十分有效。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刘芹汝
某种话语总是对应着一种理解的框架。框架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理解模式,它在潜移默化中对人的思想以及整个社会产生了微妙又深远的影响。通过刘涛老师的讲授,我意识到了某种话语和框架背后的目的性以及权力斗争与争夺。作为新传学子,我们应该将某种熟悉话语陌生化,去反思话语背后的生产机制、生产目的以及其所支撑的整个观念体系。
——2020级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 文若楠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