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讲授党史专题党课“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脉络及话语体系建设“

2021-07-13 00:01:37

2021年6月29日下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涛讲授以“百年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脉络及话语体系建设”为题的党史专题党课。学院师生党员约300人以线下或线上方式参与学习。

刘涛指出,话语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战略工程,全球传播的语言生态正在改变,数据、图像在影响世界方面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基于此背景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对外宣传工作的多次讲话,刘涛认为,话语体系建设的基本方案是要探索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

“如何理解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是我们今天迫切需要回应的理论命题和实践命题。”刘涛从中国共产党对外传播的历史讲起。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对外传播方面因应时势做出了不同的努力。历经百年,中国共产党的对外传播摆脱建党伊始的滞后状态,得到了长足发展。

202107050953564326.png

(刘涛讲授党史专题党课)


刘涛将百年中国对外传播划分为五个阶段,并介绍每个阶段的代表性传播实践及特点。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依托共产国际创立《救国时报》和《先锋报》,向海内外展示中共真实情况;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开始有组织地建设海外宣传网,先后在香港、欧美、南洋等地创办了一大批对外宣传机构,确立“宣传出去,争取过来”的八字工作方针;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坚持前述方针,设立国际新闻局,创办一系列外宣刊物;改革开放到党的十八大,中国将外宣工作纳入顶层设计范畴,进入电视外宣时代,形成由六大央媒和中国外文局共同组成的“外宣国家队”;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传播工作,国家对中国对外传播工作提出了整体理论框架和实施路径,进一步加强了国际传播能力和讲好中国故事实力,形成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和“1+6+N”的国际传播立体化格局。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在刘涛看来,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统筹好内宣话语和外宣话语,既要做到“内外有别”,即内宣话语注重培养理性、凝聚人心,外宣话语强调打破偏见、促进互信;也要“外外有别”,充分地评估不同国家与中国的利益关系,进而采取不同的对外话语体系。其次,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要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创新符号体系、话语框架、表达形式。

对于如何讲好故事,刘涛分享了其主编的非虚构读本《100个人眼中的中国十年》(2卷本)、《时代长镜头》(5卷本)。这一系列书通过众多中国普通人的生命故事和命运遭际勾勒出中国的基本图景,“能够让深刻的社会主题、时代逻辑、时代语言在命运的结构中长出来”,帮助人们把握中国的转型和变迁。他认为,这些文章所体现的讲故事方式也可应用到中国故事的对外讲述中来。


责任编辑:柯梓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6月29日,党委书记刘涛讲授以“百年中国对外传播的历史脉络及话语体系建设”为题的党史专题党课。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