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燕,女,汉族,1983年12月生,中共党员,法学博士,副教授。2007年7月研究生毕业后走上辅导员岗位,现任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曾任江西财经大学软件学院辅导员、分团委书记,2020年6月获得武汉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专业博士学位。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一级就业指导师。
她是江西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理论研究会首批成员、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指导教师;她是全省优秀志愿服务队IT帮的创始人,也是环保社团绿派社的组织者;她是始终摸爬滚打在思政教育第一线的探索者,也是一直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引路人;她是就业专员、资助专员、心理工作专员;她是辅导过6000余人、伴学生度过青葱岁月的周老师,也是为数千学子答疑解惑、指点迷津的“海燕姐”……工作十二年,她一直是那个与学生温暖相随共度春秋的同行者,秉承“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更多学生出彩”的工作理念,倾情投入、醉心工作,创新发展、知行合一,用青春诠释着缤纷绚烂的正能量,为万千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就梦想蓄力加油。她,就是江西财经大学辅导员周海燕老师。
一、不懈求索,做辅导员专业化道路上努力的追梦人
周海燕以“做懂理论的实践者”为目标,努力实现从“能干实践型”向“专业研究型”辅导员身份的定位转换,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发展方面不断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在繁忙的工作、授课之余,她获得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博士学位,寻找辅导员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契合点。
为了提升专业化水平,她参加各类省级以上培训班8次,通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和国家一级就业指导师考试,获得了职业指导师职业资格,连续10年坚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授课。她主持团中央立项课题1项,省级党建思政课题4项,校级课题3项,在各类刊物发表学术论文5篇,撰写论文荣获全国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优秀论文征集二等奖、全省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优秀论文征集第一名、全省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优秀论文征集一等奖、“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 调研报告三等奖等。她创新党建工作,开通“党员来了”微信公众号,系上了党群关系的新纽带,被推荐参加教育部举办的“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推行党支部“标尺推进法”,使党员教育管理得到强化,形成的工作案例上报省教育厅;撰写新闻报道评论300余篇,让学院工作有声音、有身影、有形象,这些研究直接关系学校党建与思政工作,并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实际工作,提高了工作实效。
她注重专业引领,积极发挥专业社团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组建学生科研竞赛小组,开展一系列课外学术实践和各类专业学科竞赛。初到工商管理学院指导社团暑期社会实践,便组建了红色党情、绿色环保、黄色支教、蓝色企业、橙色校园等五支专业实践团队,通过社会实践探索、践行核心价值观,将第二、第三课堂活动融入专业教育。在软件学院时,周海燕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创”,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项专业技能竞赛,带领学生先后荣获2018年“创青春”浙大双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金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一等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等殊荣,所在每年约有30%的学生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励,特别历年来学校互联网+、大挑、创青春三大赛事的国家级奖励,近半数在她所在学院;“随芯所欲”学生创新团队得到时任省长刘奇的高度肯定,个人被评为优秀指导老师。
“吾平生学问无他,只是一实。”虚功实做,实功细作,四千多个日日夜夜,周海燕将其化为了电脑中近10万字的工作笔记,这既是美好的回忆,更是前行的动力!“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任重道远,她始终是那个努力奔跑的追梦人!
二、甘为人梯,做大学生成长道路上虔诚的摆渡人
“最好的教育方式要深深地扎根于学生之中,围绕学生、爱护学生、服务学生”,这一坚持不变的信念诠释了周海燕对学生的爱,也让她坚持在教育、服务、管理学生的过程中,与学生同呼吸、共命运,用爱温暖学生心灵,用爱陪伴学生成长。
她创新入学教育,帮助新生“爱上大学”。只有创新才能真正提高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意义和效率。在调研整理学院新生“大数据”的基础上,周海燕创新新生入学教育方式,连续三年举办新生入学实训暨创客大赛,旨在培养学生在互联网时代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掌握互联网+教育的网络学习新模式。她构建家校互动微信平台,拉近了4000多名家长和学校的距离,为做好新生适应工作解决后顾之忧。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在新生职业规划教育中以增加课时、小班授课方式,帮助每一位同学在大一时制定好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表,每一学期对照完成。结合心理学专业知识,她为所带班级学生设计了一堂特殊的入学教育课:“房树人”绘画测验——画出你内心的世界,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根据学生的画来解读学生的性格、成长史等,也有利于在第一时间找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自2017年以来,此办法已推行两年,收效甚好。
她凝聚青春力量,精心搭建实践平台。工作以来,周海燕坚持每年带领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选题紧跟时代热点,迄今已参加过22支队伍实践活动,无论是祖国的大西北还是南疆沃土,都留下她与学生们奋斗的足迹。多支队伍入选全国“一带一路”优秀团队、“井冈梦•中国情”优秀团队,“镜头中的三下乡”优秀成果等。指导学生关注社会民生热点,成功入选2018年《南风窗》调研中国项目30强团队,《老龄化背景下空巢老人的应急就业服务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荣获“中国大学生保险责任行”三等奖,绿派社仅2018年就斩获10余项省级以上奖励。同时,周海燕始终坚持以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实践养成为基本途径,重视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有坚持10年之久的大爱无声“南昌启音学校”之行、9年如一日开展的IT帮电脑手机义务维修活动。在她的努力下,学院涌现致力创新的IT帮帮主瞿家威;有家贫志坚、无私助人的校义工协会会长曾莉莉;有负爱前行、无畏艰辛的带着弟弟上大学的阮婷婷;更有爱心接力、圆梦帮扶的学雷锋先进班集体15软件工程6班。她聘请校外专家担任全国百优社团绿派社指导老师,其指导的“一滴水的约定”项目荣获第四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全国铜奖。
她常葆仁爱之心,点滴温暖呵护青春。自2014年起,周海燕坚持给每个学生建立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档案,主要包括学生的计划和目标(以学期为单位)、达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等,以学期为单位,学生对成长档案的计划和内容进行修改和补充,班主任对照完成情况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评分,为学生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和方向。学院有18位新疆维吾尔族学生,语言、生活、学业差异很大,部分学生来到大学后难以适应,周海燕启动“陪伴计划”,安排学工老师分年级对接,建立“半月谈”制度,填写谈心谈话日志,全面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学业情况,得到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认可和信任。她手机24小时在线,学生突发疾病时的送医照看,心理出现问题时的耐心陪伴,对贫困学生与学习后进学生的及时帮扶,为休学学生复印保留当学期所有课程笔记及课件,以及在得知维族学生阿依努尔父亲因心肌梗塞需要治疗费用时,自己拿出1000元钱交给学生,以尽绵薄之力。点滴小事凝结了周海燕对学生的无限关爱,也赢得了学生的尊重与敬爱,而她则用更加无私无畏的行动回报着这份爱。
三、乐于奉献,做校友文化传承道路上温暖的铺路人
人一生有两个地方不能忘记,一个是故乡,一个是母校。在学校文化传统的宝库中,校友文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助力大学生就业方面发挥着日益突出的作用。在工作中,周海燕致力于让校友愿意回家成为一种传承,让校友反哺母校成为一种文化,让“敬业乐群、臻于至善”成为每一辈江财人的人生信条。
她服务广大校友,开展返校“六个一”项目。周海燕毕业时在各班级设立校友联络员,值年时积极组织开展校友返校工作,推行开展校友座谈会、“重回课堂”、主题班会、再拍毕业照、足球友谊赛、校友捐赠等“六个一”系列活动。在返校期间校友们参观了新老校区,感受学校的变化发展。与当年的老师和现在的学弟学妹们进行座谈、聚餐等活动,共叙离别话题,重温校园生活,留下新的美好回忆。
她广泛联系校友,提升学生求职竞争力。多年来,周海燕启动校友企业实习项目,利用走访校友企业契机,与近100家校友企业签订相关专业课程见习、毕业实习的意向性协议。寒暑假期间组织学生到英国宝诚集团香港分公司、上市企业深圳“奈雪的茶”等校友企业实习实训,帮助同学们了解当下企业发展状况及其管理运营模式,开拓视野。她连续10年开展校友企业专场招聘会,每年近100家企业来校;持续近3年的企管课堂,成为了校友回馈母校、发挥榜样指引作用的实践基地;举办了就业季职业导师活动,成功邀请10名校友回校担任首届学生“职业导师”,与100名大三学生分别组成就业创业指导小组,从简历修改到就业意向,为学生量身定做职业规划,让学生在求职大潮中有目标、有规划、有自信。五年来,学生就业率始终在90%以上,双困生就业率达100%。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对周海燕来说,做辅导员工作最大的收获,来自学生平常的问候、节日的祝福,课堂教学的掌声、课外收获的欢笑,面对面的促膝谈心、网络空间的实时互动,入校时的腼腆点头,离校时的含泪拥抱……一点一滴都给了她莫大的鼓励。作为一名普通辅导员,她深爱着学生,她庆幸能够陪伴他们度过人生中最珍贵的四年时光。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印在学生心里,成为他们记忆中的一部分。每念及此,她心头的关爱与责任感更加强烈,心灵也愈加充实。她将继续用坚守诠释辅导员立德树人的重任,用执著彰显辅导员三全育人的担当!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