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玉容:我深爱这片土地

2022-01-25 22:35:44 共产党员网

师玉容(右一) 女,汉族,41岁,中共党员,四川省沐川县高笋乡党委书记。

我叫师玉容,现任沐川县高笋乡党委书记,来自中国天然氧吧——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2015年7月,我和爱人同时选派到两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一家5口三地分居,我们没有丝毫犹豫。从驻村第一书记到乡镇党委书记,从市级机关干部到乡村干部,三次留下、六年坚守,只因:我深爱这片土地。

俗话说:“穷家难当。”从扛着驻村帮扶旗帜来到安坪村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当成一名“安坪人”,安坪既是省定贫困村,又是后进村,班子软弱涣散,住房普遍破旧,道路坑洼不平,产业几乎为零。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该如何入手?我反复思量:规划先行。我们白天挨家挨户收集村情民意,晚上挑灯夜战编制脱贫规划。仅仅两个月时间,老乡成了我的“亲人”,小孩成了我的“宝贝”,《脱贫攻坚总体规划》《“1+5”实施方案》编制完成,为安坪村量身定制出脱贫路线图。

“前景是好,能不能干成嘛?”家里的“亲人们”有质疑。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带着大家干。”新村建设、道路硬化……我与乡、村干部带着大家一起干,天天驻守在工地,很快染上一层“非洲黑”,就连受伤也没时间去医院。连续奋战4个多月,2017年春节,安坪村31户农户高高兴兴搬进了聚居点新家。党群服务中心、日间照料中心、文化广场相继建成,安全饮水、道路硬化、环境治理全覆盖。“这个女娃子办法多,舍得干!”村里老人们纷纷围着我“点赞”。

“农村要发展,产业支撑是关键。”如何让群众腰包鼓起来,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面临主导产业不明,村民积极性不高,村集体经济为零的现状,我们组织党员干部率先发展300亩茵红李,组织参观学习,积极发动群众,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将茵红李产业逐步壮大到2000亩,林下养殖红红火火。2020年8月,茵红李产量达200余吨,户均增收4500元,全村人均纯收入超2万元。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可我却好几次“逆行”。2015年7月,我被下派到安坪村担任第一书记。2017年6月,第一书记两年驻村轮换时,安坪正处于脱贫攻坚关键时期,我毅然选择留下。2018年6月,第一书记三年驻村轮换时,安坪虽已高质量脱贫,但乡村振兴刚刚起步,我舍不得离开,选择继续留下。2018年12月,在乡镇热火朝天地干到第5个年头时,组织上问我是否愿意正式调到乡镇工作。说句实话,那时我也犹豫过。我是个农村娃,从农村一步一步干到市级机关正科级干部,很不容易。我思考良久,但当眼前浮现出乡亲们一张张笑脸、充满渴望与信任的眼神时,我不再犹豫,再次选择毅然放弃,放弃回到市级机关任职和家人团聚机会,转任高笋乡党委书记,落户基层。

“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高笋。”我们坚持党建引领中心工作,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来接续乡村振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15630亩,硬化村组道路60公里,利用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建设新村聚居点12个;培育茶园16000亩、水果5000亩,实现“一村一品”,成功创建市级富硒茶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和乡村振兴示范乡镇,连续策划举办三届“乡约安坪”庖汤文化旅游节,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幅幅“春赏花、夏垂钓、秋摘果、冬庖汤”的新农村画卷“跃动山乡”。

“视百姓为亲人,把冷暖放心上。”追回伍奶奶家长达17年的补偿款;连续两个月日夜坚守疫情防控一线,成立联合临时党支部,组建11支党员突击队,“四包一”稳控疫区回乡人员;遭遇大暴雨,成功解救被洪水围困在轿车内的一家4口,连夜转移群众60人,全乡无一人伤亡;开设“农民夜校”,评选“五星家庭”,举办农民春晚……一桩桩、一件件,是民情,更是亲情。乡亲们不仅住上新房,鼓起腰包,脸上喜气洋洋,大事小事都喜欢来找我这书记“唠嗑”。

“脱贫是起点,振兴在路上。”三次留下、六年坚守,只因我深爱这片土地,爱这里的乡亲,爱这里的一草一木。能赶上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幸成为脱贫攻坚一员,我深感荣幸和自豪,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在乡村振兴路上!

责任编辑:杨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师玉容:我深爱这片土地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