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中央苏区梅州——三河坝 - 嘉应学院外国语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原中央苏区
梅州
追寻峥嵘岁月,振兴红色苏区
梅州红——中国革命史上的梅州骄傲
【红色印迹】梅州—三河坝
1948年8月,中共闽粤赣边区委员会在大埔光德镇漳溪村成立。此后,闽粤赣边区党组织和人民武装。在边区党委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以不可抗拒之势向敌人发起了总攻击,直至1949年5月梅州全境胜利解放。大埔是广东首个中央苏区县,红色“家底”深厚,境内有80余处革命旧址,从新民主革命开始,历经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时期,直至解放战争全面胜利阶段,皆有代表性较强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河坝,是因梅江、汀江、梅潭河在此交汇成韩江而得名。如今,三河坝不仅成了韩江的源头,也成为了客潮两地人的母亲河。为了彰显世界客都的人文秀区梅州大埔与潮汕平原一衣带水,两地人同饮一江水的情谊,现在韩江边上建有一座标志性建筑——“韩江源”石雕。不过,三河坝不是因地理位置重要而闻名,却是因一场战役——三河坝战役而出名,纪念园的入口处有条红色的标语,标语上写着“没有三河坝战役就没有井冈山会师”。
为了纪念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和这次战役牺牲的烈士,1963年1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拨款兴建了纪念碑,碑正面镌刻朱德委员长亲笔题字“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座上刻有第二十五师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现纪念园占地18万平方米,由纪念碑、纪念馆、瞻仰平台、石雕门坊、朱德铜像、观景长廊、纪念浮雕、大型停车场、接待室等九个部分组成。如今,“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已被列为国家级革命烈士纪念遗址重点保护单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梅州市、大埔县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
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建于1963年,建筑面积716平方米,碑身用35种规格365块密纹花岗石砌成,365碑块密纹花岗石代表一年365天,大埔人民对三河坝战役烈士的无尽缅怀与追思。纪念碑高15米,顶宽1.8米,碑座宽4米,碑周围分上下两个平台,台面用花岗岩石条铺砌,台外沿全部竖立石雕栏杆。碑正面镌刻镏金共和国元帅,南昌起义军第9军原副军长、战役总指挥朱德亲笔题写的“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烈士纪念碑”碑名。碑座雕刻有开国上将,南昌起义军第11军25师原师长周士第撰写的碑文。站在纪念碑前,可俯望汀江、梅江、梅潭河在此汇成韩江。纪念碑所在的笔枝山,居高临江,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总面积达18万平方米。占据了笔枝山就等于控制了韩江的交通。朝汀江北上,可到福建长汀、上杭;沿梅江而上可到江西赣南一带;沿梅潭河东往可到福建闽南的九峰等地;顺韩江而下进通潮州、汕头。旧称“西通两粤、北达两系”。
素材来源:梅州市旅游协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