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同龄,同心同行:一所名校的红色印记

2021-12-20 22:28:56 康淼

这是坐落在厦门大学里的陈嘉庚雕像

这是厦门大学的建南大礼堂

册的“特别大会”,成为后人传颂佳话。“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陈嘉庚真诚激昂的演说,至今脍炙人口。

厦大人文学院教授朱水涌说,当时整个中国的教育都很落后,陈嘉庚从国外回乡办厦大,就是为了改变国家现状。陈嘉庚坚定地认识到,中国要强大,中国人必先自强,所以他将“自强不息”作为厦大校训。

1921年4月6日,“有校无舍”的厦大,暂借集美学校即温楼为临时校舍办学。开学仪式上,首届师生引吭高歌以自强为主题的校歌。应邀出席的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作了题为《大学之旨趣》的演讲。

1921年5月,林文庆出任厦大校长。他曾撰文表达不负陈嘉庚所托的原因,是感动于“先生之志”和“先生之心”。

爱国主义是厦大与生俱来的基因。陈嘉庚纪念馆原馆长陈呈说,虽然厦大的创办和中国共产党没有直接联系,但陈嘉庚教育救国的理想,与中国共产党救国救民的初心是一致的。

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陈嘉庚的企业也遭受重创。但他力排众议,把在新加坡购置的三幢豪华大厦全部变卖,作为维持厦大的经费。“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

后来,鉴于公司经营举步维艰,为了让厦大学子能够继续学业,陈嘉庚决定将厦大无条件地献给国家。

1937年7月1日,厦大转为国立大学。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校主陈嘉庚与厦大的联系并未因此隔断,反而与国家命运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1940年,陈嘉庚组织南洋华侨回国慰劳前方抗日将士。他到了延安,与毛泽东促膝长谈,看到共产党人勤俭朴素的作风,看到中国共产党和百姓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得出结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从西北到东南,一路上陈嘉庚都在宣讲延安的新希望,向世人传递抗战必胜的信心,继续领导南洋华侨以巨大财力、物力、人力支援祖国抗战。

新中国成立后,回到家乡的陈嘉庚又亲自主持了厦大和集美学校的建设。这些传奇故事被刻印在校园里,写进书里,铭记在厦大人心中。

“百年很长,一所大学的发展需要精神来支撑,校主留下的嘉庚精神成为厦大内核,也是厦大文脉所在。”朱水涌说,嘉庚精神不仅是高远的胆识、自强的个性、至善的境界,更重要的是爱国兴国的使命感。

“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为革命牺牲的罗扬才烈士,生命永远定格在22岁,他的半身像也被镌刻在了厦大的一块石碑之上。

1927年6月,就读于厦大的罗扬才,被国民党武装军警关押狱中,临刑前他留下一封“就义书”:

“在革命过程中革命派和反革命派的斗争是必然的事情,我们便是这次斗争的牺牲者。这样的为革命而死,我们觉得很光荣,很快乐……各位同志,不必为我悲伤,应踏着我们的血迹前进!”

罗扬才高唱着国际歌走向刑场。他是厦门地区第一个共产党员,也是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中共厦大支部的组建者。

罗扬才的就义重于泰山,他的故事在厦大广为流传。1924年,罗扬才进入厦大预科,第二年开始本科学习。学习期间,罗扬才就展露出对先进思想的求索和卓越的领导力。

厦大成立之初,哲学教员朱稳青发起国际劳动节纪念活动,成立筹委会,出版纪念专刊,会后向师生宣讲马克思政党学说和国际工人运动史。

第二年,社会主义青年团员施乃铸由上海转学厦大,在校内外进行革命活动,将《共产党宣言》《国家与革命》《帝国主义论》《论左派幼稚病》等马列书籍赠送同学阅读。

马克思主义和“五四运动”浪潮极大地影响了年轻的罗扬才。他很早便参与组织“闽南文化促进社”,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厦大就读期间,他还成为福建青年协进社领导小组成员。

1925年“五卅惨案”震惊全国。罗扬才发动罢课支援工人斗争,参加游行示威并散发反帝传单。6月6日,厦大在演武场举行了两万多人参加的“厦门各界人民声援五卅惨案大会”,罗扬才等人上台演说。在后续一系列反帝罢工中,罗扬才积极发动民众捐款支援上海工人。

当时,共青团广东区委派人到厦门考察革命运动,将集美师范学校和厦大的进步学生组织骨干李觉民、罗扬才等7人吸收入团,并建立了闽南地区第一个团支部。

1925年11月和1926年1月,罗扬才和李觉民先后到广州参加会议,2人被会上的共产党临时支部吸收入党。为加快厦门地区建立党组织进程,中共广东区委调派广东大学学生党员罗秋天转学厦大。于是,厦门地区便有3名共产党员,具备了建立党支部的人数条件。

厦大至今仍在使用的白墙红瓦的囊萤楼,见证了一个历史性时刻。

1926年2月,在囊萤楼一楼的罗扬才宿舍内,罗扬才、李觉民、罗秋天3人成立了福建省第一个党组织,罗扬才任支部书记。厦大党支部成立仅一年,就在闽西南地区发展了230多名党员,建立起28个党支部,由此揭开了福建革命史新篇章。

然而就在厦门工人运动高潮迭起时,危险也在悄然靠近。福州“4·3”反革命政变之后,国民党开始向共产党人开刀。1927年4月9日,国民党武装军警逮捕了罗扬才等人,并押往福州。6月2日,尚未完成学业的罗扬才,倒在国民党枪口之下。

后来,在中共六大期间组织编写的《革命烈士传记》中,罗扬才的事迹被记录其中,被称颂为“学生领袖”“工人领袖”。

1986年,厦大校园内建起一座罗扬才烈士塑像,以寄托后人的怀念。罗扬才烈士的革命精神成为厦大“四种精神”之一,指引着学弟学妹们赓续前行。

2019年7月,厦大发起“扬才计划”,遴选全校33个学院的学生党支部书记、支部委员、重点培养的党员学生骨干组成“扬才先锋党支部”,成为厦大第821个党支部。

“罗扬才精神的传承,就是红色基因的传承。”厦大党建办主任廖志丹说,“扬才计划”将通过“党日+”以及祭扫罗扬才烈士墓等活动,让革命薪火在新一代厦大学子中得到延续。

“国魂所寄托的事业”

距离厦大思明校区200多公里外的福建山城——闽西长汀,也有一个厦大。长汀文庙外古色古香的门楣红梁上悬挂着一块黑色牌匾,上面书写着“国立厦门大学(1937-1945)”的金色大字。

这里,曾是抗战时期内迁的厦大所在地。

1937年7月7日,抗战全面爆发。在国土相继沦陷的情况下,为保存“读书种子”,当时战区大学纷纷内迁。其中北大、清华等校南迁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大”,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校都“西迁”办学。

那时,厦大刚转为国立。抗战全面爆发的前一天,教育部任命清华大学物理机电学家萨本栋教授为厦大校长。面对战火威胁,临危受命的萨本栋为了维持东南教育高地,决定将学校内迁长汀。

1937年12月24日,厦大300多名师生肩扛手提行李和书籍,开始向长汀进发。渡过鹭江、九龙江,越过崇山峻岭,整整走了23天。

长汀的办学条件极为简陋,只能借长汀文庙为办公场所。学生租住在民房里,几十个人挤在一起睡觉。办学经费捉襟见肘,萨本栋校长和教授们率先减薪,但课时不减。没有电灯,萨本栋就拆了自己专用的小汽车,用车上的发动机为学校发电。

曾经的1941级校友,如今的中国高等教育学家、厦大文科资深教授潘懋元回忆,正是在萨本栋校长“舍身治校”的精神感召下,长汀时期的厦大师生在艰难困苦中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力。

年逾百岁的潘懋元动情地说:“我们是为了有一所中国的大学屹立在敌人前面,这是我们的志气。”

1938年4月6日,厦大延续办校传统,举行建校17周年校庆活动,萨本栋盛装出席,他向厦大师生发出了“未到‘最后一课’的时候,应加紧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的号令。他说,研究学术与培养技能,这是“国魂所寄托的事业”。

八年烽火硝烟中,厦大始终弦歌不辍。“一身肩负二人之重任,一日急二日之操作。”当时,机电工程学系的朱家炘教授每周上课最高达81课时,萨本栋在病榻上也要坚持给学生演算算式。

厦大档案馆馆长石慧霞在史料中挖掘这段往事时,被师生们的艰辛与顽强感动得落泪。她说,“南方之强”正是在长汀时期声名远扬。厦大学子在闽西山区宣传抗日,参与了许多抗日救亡活动,也培养出很多人才。

“越是困难时期越发能体现厦大和中国共产党的同向同行。”石慧霞说,一所大学的使命和担当,就是人才培养和文化引领。

厦大的土木工程、机电工程、航空工程等工科专业都是在长汀时期设立的。1937年到1944年间,厦大的系所从9个发展到15个,学生从200多人扩增到1044人,新聘教授57位。

一批名家名师聚集山城,执鞭任教,包括化学名家傅鹰、理学名家谢玉铭、文学大家施蛰存、经济学家黄开禄、戏剧家洪深、化学新秀蔡启瑞等。

后来,中国科学院院士张存浩回忆说:“厦大长汀时期基础课的教授阵容,不仅为国内所仅有,即使在今天也很难找到。”

1940年,陈嘉庚在访问了重庆、西安、延安等地后,于当年11月抵达长汀视察厦大。看到厦大现状,他高兴地说,厦大有进步,比其他大学可无逊色。

厦大校誉日隆,吸引不少国际学者前来访问。美国地质地理专家葛德石来访后,称赞厦大为“加尔各答以东最完善的大学”。

据不完全统计,长汀时期,厦大为国家培养了数百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大学校长、海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

现任厦大校长张荣曾指出,厦大内迁办学是一部爱国的历史、创业的历史和图强的历史。内迁长汀办学时期厦大形成的艰苦办学的自强精神,已成为厦大宝贵的精神财富,成为厦大继往开来、生生不息的强大动力。

厦大人心中的红色记忆

每年9月开学季,厦大建南大礼堂都会上演一出大型经典诗文诵读音乐会《嘉庚颂》。来自不同专业的师生深情朗诵,结合独唱、大合唱、情景表演,将校主陈嘉庚一生的故事生动地演绎给新生们。

红色是厦大校史的鲜亮底色,红色教育是厦大每年新生入学必修课。近年来,厦大充分挖掘校史资源,对其进行艺术性创作和排演。师生们可以通过自己的理解来演绎经典,并注入崭新的时代元素。

2011年90周年校庆期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南强颂》首次上演。整部史诗以《厦大校歌》为音乐主旋律,全剧由序幕、爱国伟业、烽火自强、英雄大学、学府春潮和尾声等六个部分组成,通过舞蹈、歌唱、音乐情景、舞美等艺术形式,再现厦大老一辈开创者艰难坎坷的办学之路和新一代建设者奋发图强的强学之路。

《南强颂》迄今已演出数十场,每次演出临近结束时,全场厦大人豪情满怀齐唱校歌,“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

《南强颂》之后,厦大又陆续推出《长征组歌》《哥德巴赫猜想》《嘉庚颂》《遥望海天月》《长汀往事》等经典剧目。其中,有些剧目还走出校园,甚至远赴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巡演。

朱水涌是《嘉庚颂》创作者之一。这位对陈嘉庚和校史有着长期研究的学者,向学生讲述嘉庚故事时常常动容。他说,为了创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剧本,就必须进入当时情境,“先把陈嘉庚的故事嚼烂吞到肚子里,再吐出来。”

《嘉庚颂》得到陈嘉庚长孙陈立人高度认可。他说:“这是我所看过关于爷爷的文艺节目中最好的一个。”

对厦大艺术学院学生黄泽柟来说,在舞台饰演陈嘉庚是他最特别的经历。他说:“亲自代入主人公身份去体会,和从第三者视角解读陈嘉庚,是完全不同的感受。”为了更好地理解主人公思想和心境,剧组专门查阅历史资料,向研究陈嘉庚的专家请教。

面对记者,黄泽柟脱口而出陈嘉庚倡办厦大时说的那句,“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那种坚定信念深深打动了我。”黄泽柟说,“以校主陈嘉庚先生为代表的爱国精神,是厦大的红色传承,通过表演传达的情感更为直接。”

曾在校史剧中饰演过多个角色的新闻传播学院学生王泽宇说:“真正走到舞台上演出的那一刻,我仿佛就成了几十年前的他们,这时候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坚定、勇气和热情。”

作为经典剧目的参演者,肩负着传递红色精神的使命。王泽宇认为,每个人对演绎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理解,“我们能做的,就是自己消化后再反哺给观众,演出伟大人物最真实的特质。”

每每演出后,总有台下师生感动落泪。厦大的红色文化和革命基因,经过艺术媒介传播后,不仅让演出者对其感同身受,也让台下师生有了更真切、更深刻的认识。

历史文化需要被记录、展示和传承,才不会被忘记。

如今,走在厦大校园里,随处可见红色历史文化载体,从校史馆、革命史展馆、陈嘉庚纪念堂、福建省第一个党支部遗址等,到罗扬才烈士陵园、萨本栋陵园,王亚南雕像、陈景润雕像……这些,都成为厦大人心中永远的红色记忆。

责任编辑:陈泳诗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民心不死,国脉尚存,以四万万之民族,决无甘居人之下之理”,陈嘉庚真诚激昂的演说,至今脍炙人口。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