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系列之广州起义

2021-02-05 10:18:51 任锐

 广州起义是1927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广州领导工人、农民和革命士兵举行的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武装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在国内外都引起了很大的震动。面对强大敌人向广州发起的反扑,经三天浴血奋战,因敌我力量悬殊,起义失败。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民无比英勇的战斗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起义的许多领导人和保留下来的武装力量,继续为中国革命事业而顽强战斗,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革命火种。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内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叛变革命,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力量遭受严重损失。在广东省,国民党当局亦在广州等地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实行白色恐怖。时任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同志等人也遭到国民党反动派武汉当局的通缉。此时国民党反动派势力内部发生了军阀派系冲突。国民党武汉当局的张发奎率军来到广东,赶走了桂系军阀李济琛,在广州站稳脚跟,并向广东周围地方扩张;到11月,李济琛集结兵力,准备反扑抢回地盘,而张发奎则从广州调出军队应对。两系军阀的军事冲突一触即发。这造成了广州市内敌人武装力量削弱,有利于武装起义。

 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随后起义军南下广东省东江地区,准备再行北伐。8月7日,中共中央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批判和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正式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方针。8月20日,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向省委传达了“八七”会议精神,准备在广州市和广东省各地发动工人、农民举行革命起义,配合南昌起义军夺取广东政权,并决定成立广州、西江和北江暴动委员会。随后,中共广东省委和广东各地区党组织展开了紧张的工作。10月初,南昌起义军在潮安(今潮州)、汕头地区遭受严重损失,中共广东省委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部分修改了短期内夺取全省政权的计划,改为在广州积极发动和组织工人,进行政治的经济的斗争;在其他地区则继续发展暴动。

 张、李两系军阀矛盾激化后,中共中央通过《广东工作计划决议案》,要求广东省委“坚决地扩大工农群众在城市、在乡村的暴动,煽动士兵在战争中哗变和反抗,并急速使这些暴动会合而成为总暴动,以取得全省政权,建立工农兵士代表会议的统治”。依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广东省委展开了紧张的工作,积极利用张、李的矛盾冲突带来的机会,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发展工会、农会并进行各种斗争。全省工农运动日趋活跃,进行了海员罢工、农民秋收抗租暴动等运动;9月和10月,中共海陆丰县委领导两县农民赤卫军和农民群众进行两次武装起义,第二次起义有工农革命军第2师(由南昌起义军第24师余部编成)参与,占领了两县全境,并建立了两县的苏维埃政府。广东的革命形势得到了改善,为武装起义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11月26日,张太雷从香港返回广州,秘密召开了有部分省委常委参加的会议,具体研究了起义的准备工作,决定乘张发奎在广州兵力薄弱的有利时机,组织共产党所掌握的第4军教导团和警卫团一部以及工农武装,举行武装起义,并成立了以张太雷为委员长,黄平、周文雍为委员的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领导起义。会后,张太雷等人到教导团和警卫团中进行起义的动员与组织工作,并着手组织与训练工人赤卫队,将工人赤卫队编成7个联队和两个敢死队,周文雍为总指挥。同时发动与组织郊区的农民参加起义。第4军教导团系由原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分校改编的,叶剑英曾兼任团长。为保护和发展这支为共产党所掌握的部队,叶剑英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该团共1000余人,装备较好,战斗力也较强,是广州起义的主要武装力量。12月6日,中共广东省委在张太雷主持下,召开紧急会议,会议讨论通过了起义的政纲、宣言、告民众书等文件,以及成立苏维埃政府的人事安排等问题;研究了起义力量的部署和军事行动。会议决定于12月12日举行起义。随后又成立了起义军总指挥部和参谋部,叶挺任总指挥,叶剑英任副总指挥。

 起义前夕,汪精卫和张发奎对起义的计划有所察觉,准备解散教导团,在广州实行戒严,并调其远离广州的主力部队赶回广州。在此紧急关头,中共广东省委决定提前于11日凌晨举行起义。 

       1927年12月11日,起义爆发。凌晨3时30分,由叶剑英领导的第四军教导团率先行动。在张太雷、叶挺、叶剑英、黄平、周文雍等领导下,第四军教导团全部、警卫团一部、黄埔军校特务营和广州工人赤卫队的7个联队、2个敢死队,共约6000余人(其中工人赤卫队3000余人),分数路向广州市各要点发起突然袭击。在广州的苏联、朝鲜、越南的部分革命者也参加了起义。与此同时,广州市郊芳村、西村等地的农民约2万人举行起义,一部进入市区配合起义军的行动。起义军民经过10个多小时的战斗,攻占控制了国民党广东省政府和公安局,以及省政府以北的制高点观音山(今越秀山)等地,消灭珠江以北市区的国民党军、保安队和警察武装,缴获各种炮20余门,各种枪1000余支。当日上午,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员和工农兵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告广州市苏维埃政府成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苏兆征为主席(在苏未到广州前由张太雷代理)。会后发布了《广州苏维埃宣言》、《告民众书》以及有关的法令。当天,广州市工人、农民和市民欢欣鼓舞,热烈拥护革命政府,积极参加起义。

广州起义爆发后,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陈公博及张发奎、黄琪翔(第4军军长)等人仓皇逃到驻珠江南岸海幢寺第5军军部,并召集反动军队反扑。12日,张发奎所部3个多师和驻守广州珠江南岸李福林的第5军一部,在英、美、日、法帝国主义的军舰和陆战队支援下,从东西南三面向起义军反扑。起义军和工农群众同优势的国民党军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浴血奋战,但终因众寡悬殊,遭到严重损失,起义主要领导人张太雷牺牲。这时,张发奎的后续部队陆续到达,情况非常严重,在此危急时刻,起义军总指挥部为保存革命力量,于12日夜下达了撤出广州的命令。国民党军重占广州后,对未及撤离的起义军、工人赤卫队和拥护革命的群众,进行了血腥的镇压,惨遭杀害者达5700余人。苏联驻广州领事馆也遭冲击,领事馆外交官乌科洛夫、伊万诺夫、哈西斯等人被捕,被侮辱后惨遭杀害。


555.png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内的广州起义纪念碑


广州起义,是中共广东省委贯彻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在中共中央直接指导下领导广州地区工农群众和革命士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的武装革命运动,是继南昌起义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了,但起义军和工农群众的英勇战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给了中国人民以新的鼓舞,在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壮丽的一页。其主要经验教训总结如下:(1)成立了军事委员会,组织领导健全;(2)适时改变计划,决心果断;(3)起义军民英勇奋斗,不怕牺牲;(4)不能照搬外国的经验,攻占大城市的时机尚未成熟。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三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各自保存了革命火种。广州起义军余部1200余人于12月13日凌晨撤出广州,在花县(今花都)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4师,领导人有董朗、叶镛、徐向前、袁国平等,后经从化、紫金等地进至海丰、陆丰县境,加入了东江地区的革命斗争;另有部分人员转移到广西右江地区,后来参加了百色起义;另有从广州撤出的部队约200余人向北江退却时,在韶关附近与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余部会合,后来上了井冈山。这些武装力量成为后来组建工农红军的骨干力量,为中国共产党的武装革命建立了最初的基础。

责任编辑:郑向江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广州起义是继南昌起义、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之后,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又一次英勇反击,是在城市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大胆尝试。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