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草状元”郭旭生: 把牧草之王送上现代生产线

2020-10-04 10:28:15 兰州大学 生命院

周一有约

新的一年,郭旭生又踏上了新征程,赴美国知名高校深造。他期望和美国同行深入合作,在草产业研究上取得更多成果,将草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作为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郭旭生长期专注于牧草加工利用研究。在企业和农民眼中,他是能够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农民科学家。

改造传统牧草加工方式

2012年,郭旭生结束了在美国高校一年的访问学者工作,回到了兰州大学。在中国的积累和美国的深造,使他更坚定了把研究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决心。

郭旭生主动出击。他把想法告知了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畜牧兽医局副局长冯强。“你有技术,我有资源。”冯强说,两人一拍即合。

甘肃定西曾经“苦甲天下”。在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下,当地大面积种植了紫花苜蓿,为水土保持、涵养水源及改良土壤等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紫花苜蓿利用率和苜蓿的营养价值并不匹配。

苜蓿为高蛋白牧草,有牧草之王之称。而当地只有少量苜蓿在“长老”后被收割,在一家小型企业进行简单加工,制成营养价值很低的草粉或草颗粒饲料,用于饲养鸡鸭鹅兔,当地老百姓从种草中收益不高。

郭旭生认为,这种传统方式对苜蓿的利用率低、效益差,每吨利润只有30元左右,而且没有体现出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对此,他提出了发展商品化裹包青贮饲料,以有效利用大面积紫花苜蓿优质饲草资源的产业发展模式。

“青贮饲料是牛羊最喜欢的口粮,是把鲜草粉碎、密封、发酵后形成的一类饲料,富含高蛋白,利于长期保存和远距离运输。西藏、青海等地的天然牧场在冬季枯草期,需要大量‘救命草’。”郭旭生说。

手把手开展精准技术指导

在冯强的“穿针引线”下,郭旭生带着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负责人林益民赴安徽一家牧草加工企业进行实地考察。

从牧草收割到后期加工利用,安徽企业通过引进裹包青贮饲料生产线,实现了青贮饲料的商品化。整个操作过程全部实现机械化,这使林益民大开眼界。

林益民下定决心,“要引进生产线,发展裹包青贮饲料”。

2012年底,得益于郭旭生的协调,林益民所在企业购置了一套日本进口的拉伸膜裹包青贮饲料生产线。

郭旭生说,有了设备,还需要精准的技术指导。鲜草苜蓿蛋白质含量是干草苜蓿的两倍多。起初,老百姓送来的草都“老了”,叶片脱落,长短不一,营养成分严重流失。为此,从收割时间、切碎长度、压实密度到密封以及如何确保青贮饲料发酵品质、防止发霉变质,郭旭生都手把手地教给企业和群众。

郭旭生告诉记者,裹包青贮饲料的生产还有一个最重要的核心要素,就是要有用于发酵的乳酸菌。但发酵一吨草所用乳酸菌的成本并不低,约为20元。

基于大量实验室的研究,郭旭生非常自信。他将苜蓿鲜草打成浆,按比例加入葡萄糖,再密封发酵,发酵而成的绿汁发酵液便含有乳酸菌,然后将绿汁发酵液喷洒在鲜草上,就能起到很好的发酵作用,生产出来的饲料有营养、口感也好。

带动企业参与现代草产业发展

对于企业而言,绿汁发酵液的低制作成本节省了开支。不仅如此,郭旭生还利用食品工业副产物,比如苹果渣、马铃薯淀粉渣,作为苜蓿添加剂,代替葡萄糖,变废为宝。

有了技术支撑,这家企业生产的饲料每吨利润可达100元。郭旭生的“金点子”为企业赚到了钱,为自己赢得了“草状元”的口碑。

2015年,郭旭生兼任定西市牧草产业科技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随后,他将更多时间和精力用在技术推广上,带动更多企业和农民参与到现代草产业的发展中来。他认为,发展草产业是改善生态环境,造福子孙后代的伟业,也是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抓手。

目前,定西全市共建设商品化青贮饲料加工企业20家左右,正常年景可生产加工各类青贮饲料100万吨左右,销售额达6亿元左右。如今,草畜产业已经成为定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脱贫攻坚的首位产业。

临近春节,郭旭生还在美国进修。他说:“我希望学以致用,将更多科研成果惠及民生。”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0-01/10/content_438467.htm?div=0


责任编辑:杨新华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他期望和美国同行深入合作,在草产业研究上取得更多成果,将草产业关键技术推广到更多有需要的地方。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