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笃定前行,逐梦小康”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员社会实践活动

2020-09-01 10:21:02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位师生党员组成的“红色印记”党员社会实践团队,在7月上旬寻访了数位不同身份的先进党员。其中既有社区党群工作者,也有学生科技团队成员,更有边疆援教的老师,但他们共同的身份,是全面小康道路上的奋斗者。通过一个个有温度的案例,从不同角度讲述身边的小康故事,团队成员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初心与责任。

一、平凡坚守下的不平凡

钟南村位于浙江省平湖市北侧钟埭街道区域中心位置。钟南村全村在册户数813户,户籍人口2778人,新居民4427人,2019年村集体经济经常性收入达616万元。钟南村党委成立于2010年,下设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83名。近些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浙江省民主法治村、嘉兴市文明村、嘉兴市先进团支部等荣誉称号。

信息学院党员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采访了钟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具体介绍了平日里的工作,以及社区中各项政策与活动的开展与落实。近年来,钟南村党委组织开展了垃圾分类工作站修建、“红船课堂”、春泥计划等一系列活动,形成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团队成员还对社区居民进行了寻访,了解到社区这些年来的变化,社区周边环境和软硬件条件逐年改善。社区中每隔一段距离便可看到垃圾分类站,并且有相关工作人员值守,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进行指导,做到生活垃圾有序投放。社区门口依然可看到负责体温检测的工作人员,除了社区门口的测温和外来人员登记外,还安排了每日巡查。针对居家隔离人员,安排24小时值班人员核验健康码发放绿色通行证,实时登记并上报隔离人员情况。

本次党员暑期社会实践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钟南村党群服务中心的各位社区工作人员。他们在大部分人都看不到的基层,将很多工作落到了实处,不谋求利益和权利,真正全心全意地为普通人民群众谋福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有着这样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工作者,胜利必定属于我们!

——入党积极分子 林伟

二、科技助力,后浪奔涌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疫情期间,信息学院“愿朗纳米科技-国内高端功能性过滤膜”双创团队响应总书记的号召,研发出基于TPU纳米纤维的过滤膜,有效提升了口罩过滤膜的性能参数,为疫情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被人民日报、光明网、中国教育网报道,成为我们身边的小康社会建设奋斗者。信息学院党员社会实践团队对电路信号第二研究生党支部委员、“愿朗科技”团队队长张涵同学进行了专题采访。

张涵介绍,“愿朗科技”团队把实验室搬到网上,采用静电纺丝技术研发出基于TPU纳米纤维的过滤膜,通过优化工艺参数,设计特殊的nanonet-nanofiber结构,经省纺织测试研究院测试,过滤效率高达99.3%,符合国GB2626-2006标准。目前,愿朗科技团队正在设计研发的耐高温、低成本、性能优的过滤材料和滤膜系统,有望应用于防护设备和空气过滤装置中。他们结合疫情期间口罩等防护用具紧缺的情况,正在研制可洗washable的可回收过滤膜,这将有助于缓解口罩等过滤膜短缺的状况,同时也为之后的口罩生产企业提供了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取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阶段性胜利后,“愿朗科技”团队提供的技术为相关企业的复工复产提供了保障和支持,同时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了一份“90”后的力量,体现了一种“后浪”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知识的获得有多种的手段,但是获取知识的目的都是指向实践。愿朗科技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过滤膜的过滤效率,并将此项技术应用到口罩中去,很好的促进了企业的复工复产。通过对愿朗科技团队的采访,令我感触颇深的是,他们将大学里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使课本上所学的知识能够落到实处,真正发挥作用。我想这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目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同龄人。

——预备党员 陈涛

三、援疆教师奏大爱乐章

彭国良老师1995年7月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物理系物理学教育专业。1995年8月至今先后在平湖市新埭中学、当湖高级中学和新华爱心高级中学任教,先后多次获得市级、校级荣誉,并指导多位学生获得省市级奖励。有着25年教龄的彭老师本可以安稳工作、安逸生活,但他还是毅然踏上了援疆之路,远赴万里之遥的新疆沙雅县支教。信息学院党员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彭老师休假时间对其进行了采访。

彭老师表示,虽然生活和工作在东部城市,但在平日的教学生活中一直密切关注着西部贫困地区的教育资源匮乏问题。彭老师坦言,很早之前就萌生了去西部支教的想法,而2018年恰巧有了机会,没有多想就向学校报了名。彭老师还向党员社会实践团队的队员们讲述了他和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学生和老师们的相处故事。一个学期以来,他和其他援疆教师一起立足教师岗位,稳步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期间,他也积极参与到师徒帮带结对,指导课堂教学,微课制作等活动中去,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彭老师本人参与的“百思特英语基地”阿克苏地区项目,帮助当地创建了绘本教学馆、幼儿活动馆,并开展了以“红船德育”为载体的两地“共享德育”系列活动。彭老师以其自身过硬的专业素养、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之心以及自身极大的人格魅力,获得了沙雅县第二中学学生和老师们的青睐。2019年3月,参与“万名教师支教计划”的彭国良老师在新疆沙雅县第二中学开学典礼上荣获2018学年第一学期“教学成绩优异奖”。荣誉的取得离不开彭老师的辛勤努力付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逐步消弭东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的差距,促进东西部共同发展,是实现共享发展的应有之义,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通过对彭老师的采访,我们感叹道这所有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每一位倾情奉献的援疆教师,他们是小康路上最美的奋斗者。

在这次党员社会实践过程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彭国良老师,他不辞辛苦去西部支教,放弃了原本在江南水乡的安逸生活,展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精神以及无私的奉献精神,让我感到十分敬佩。“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希望越来越多的青年人以你们为榜样,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建功立业,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精彩的人生。”2014年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曾在给河北保定学院西部支教毕业生群体代表的回信中这样鼓励大家。去祖国需要的地方支教,不仅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也为促进教育公平、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预备党员 褚珞耀

结语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无数为小康目标而奋斗的建设者们让我们感受到了一股蓬勃的朝气,其中有着诸如钟南村兢兢业业的社区工作者,也有着像愿朗纳米科技团队运用科技助力小康的青年学子,还有像彭国良老师一样舍小我为大我的无私奉献者……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们都在为着全面小康这一目标而奋斗,人人都是小康路上的奋斗者,平凡的生活中处处有着不平凡。


责任编辑:王新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12位师生党员组成的“红色印记”党员社会实践团队,在7月上旬寻访了数位不同身份的先进党员。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