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赋能”研究生党建高质量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两年制理科党支部微创新
一、总体概况
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生两年制理科党支部为加强不同年级之间的交流,发挥传帮带作用,支部采取纵向跨年级党支部结构,涵盖了各年级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学科教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专业党员。支部始终把党员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坚持落实“三会一课”、“两学一做”、党史教育常态化制度,同时积极探索研究生党支部工作新机制,以师范为内核,通过“三维赋能”——“红色导师”示范引领、“党员三册”制度筑基、“红烛帮扶”实践聚力,推动研究生党建标准化、示范化建设,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图1 “三维赋能”设计思路
支部2019年获评教育部首批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荣誉称号;支部开展的“不忘初心云端送教 勇担师命三全帮扶”获评2021年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党员三册”制度获评2021年江苏省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优秀案例二等奖;连续三年获评校最佳党员主题教育活动一等奖和校先进党支部。
二、设计思路与具体举措
(一)以“红色导师”为引领,以研究生培养与党建协同发展为目标,引领学生党员“又红又专”。支部聘请师德师风高尚的党员名师担任红色导师。第一,以育党性为核心,开展教育名师讲四史、上示范党课,与教育名师共读红色经典,线上线下摘录金句、撰写心得感悟,建设党员红色知识理论库,反思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第二,以育德行为基础,访谈教育大家和一线教师,整理红色导师共进手册,了解其教育理念与处世哲学,领会“四有教师”精神,传承优良师德;第三,以育创新为动力,邀请红色导师研讨学术,开展红色微课、红色微论坛等活动,将科研与党建结合,开拓创新思维,并促进教师技能提升。 通过构建红色导师“三育师心”共进机制,把党性培养和师德建设、师能提升以及科研创新有机融合,培育“又红又专”青年党员。
图2 红色导师论坛
图3 采访“五老”——党员与红色导师李学农教授线上交流学习
(二)以“党员三册”为抓手,以党员成长全程标准化管理为理念,夯实组织基础,完善制度建设。支部秉持基层党建与学科专业互促互融的原则,设计“党员三册”——《党员发展手册》、《党员成长手册》和《党员服务手册》,聚焦研究生党员发展质量把关、党员的教育管理和成长指导以及党员履责的监督与考核三大领域。第一,《党员发展手册》针对入党积极分子,遵照“三投票三公示一答辩”制度,有效助力党员发展规范有序;第二,《党员成长手册》聚焦预备党员,从“角色定位”“理论学习”“参与活动”“风采展示”四个方面持续跟进党员成长守正创新;第三,《党员服务手册》量化考评,将支部党员的服务对象扩大化,从宿舍帮扶到社区志愿服务、中西部地区特色支教,再到中小学实习和寒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推动党员服务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党员三册”以遵循党员成长规律、培养卓越研究生为重要价值导向,全程记录研究生党员的成长轨迹,构筑长效式教育链条,制度赋能全员全程全方位培育德才兼备的卓越研究生。
图4 党员三册
(三)以“红烛帮扶”为聚力,以党员作用发挥有力为导向,培育党建工作精品,提升组织服务形象。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引领群众,支部全力打造“红烛”系列关怀平台。校内层面,支部以学科专业为单位,组织成立党员“倾听·守护”小组,实行全覆盖的网格化服务,构建疫情防控“服务堡垒”,为全体非党员同学提供心理疏导、分享学习心得等有温度、有力量的帮扶。校外层面,支部党员联动支教地开展进学校、进乡村、进社区服务,以双线助学的形式,采用“5+2”工作法,规划“以学业辅导为基石、以兴趣课程为拓升、以心理关爱为保障”的帮扶总路线,以期凝聚青春力量,教育助力乡村振兴。党员同学在“红色导师”的指导下,线下奔赴四川绵竹、重庆大足、贵州独山、广西灵山、江苏泗洪、青海省共和县,线上对接甘肃天水开展支教帮扶志愿服务,累计授课达6300余节,时长超40000小时,帮扶对象逾5000人,在社会服务中践行红烛师梦。
图5 线上云助学帮扶地师生合照
三、取得成效与经验启示
支部坚持“三维赋能”——以“红色导师”为示范引领,以“党员三册”为制度筑基,以“红烛帮扶”为实践聚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系,辐射作用持续扩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不断凸显。在个人层面强化学习内驱力,在组织层面提升组织力,在社会层面扩大动员力,培育德才兼备的卓越研究生,促进党建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人层面强化内驱力,多维促进党员全面成长、培育青年红心。通过“三维赋能”,强化党员理论学习与活动参与的内驱力,由“接收式”转型为“主动式”。疫情期间,党员主动担当,成立“倾听•守护”小组,对接普通同学,从报体温开始,每日线上交流,开展学业、心理帮扶,实现网格化连接,并形成30万字党员守护日志。科研方面,支部党员发表23篇核心和省级期刊,省级科研项目立项4项,5人获第十七届全国“挑战杯黑科技”专项赛江苏省三等奖。支部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从党性修养、科学研究和创新实践三层面达到个人全面成长、培育青年红心。
图6 四史教育校本教案汇编
第二,组织层面提升组织力,全面完善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化。通过“三维赋能”,增强组织力,突出支部政治功能、筑牢思想阵地堡垒。支部坚持秉承师范特色,发挥组织优势、凝聚党员力量,充分彰显支部示范引领力,扎实推进基层党建标准化、示范化。
图7 支部党员开展四史教育“四进”宣讲实践
第三,社会服务层面扩大动员力,坚持知行合一,弘扬师道精神。疫情期间开展的“云课堂”高考送教服务超过25000名高三学子。此外,支部以“学科+导师+队长+团队”的形式组建多支党员志愿服务小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开展“不忘初心云端送教,勇担师命三全帮扶”实践项目,用行动助力乡村振兴,受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中国青年网、中国大学生网、今日大学生网等8个国家级媒体网站以及3个新闻门户网站的相关报道,评论转载量达2000+,阅读量达40000+,社会辐射成效显著。
图8 支部成员在青海、甘肃、四川、重庆等乡村学校开展实践活动
(报道来源:中国教育报学校党建创新案例;作者简介:1、王鑫,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书记,副教授,党建指导教师,从事青年工作、思政教育研究;刘更生,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副书记。)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