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如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2018年,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总支成立以来,主动谋划布局,系统探索新时代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新体系、新思路、新方法。
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传承南开爱国奋斗精神、厚植学生家国情怀为目标,发挥学院党委举旗定向、协调各方的作用,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有机融入一流学科建设,搭平台、聚资源、齐发力,一体推进科研育人、课程育人、实践育人,推动形成具有统计学科特色的思政教育新格局。
党政齐抓共管,打造具有南开统计学科优势的育人文化
进入新时代,国家高度重视大数据的发展,已将其提升为国家战略,中国的大数据发展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国家对统计与数据科学领域的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
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确立了党政齐抓共管-教师支部牵头推动-班子成员和党员教师示范引领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科内院士、高端人才、知名校友集聚的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南开统计学科优势的育人文化,涵养学生的价值观。
学院始终注重挖掘统计学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的“学科育人”内涵,聘请学科育人导师,完善育人机制,挖掘学科育人资源,融合“一二”课堂,通过搭建更加广阔的育人平台,培养学生学科思维,提升学科素养,引领学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培育统计与数据科学人才。
自2018年学院成立以来,学院聘请包括中国科学院等十余位知名专家学者为学科育人导师,带来十余场主题报告,传递科学家精神,引领学生科研报国。
“干了60年航天事业,我深深体会到,国家要强盛、民族要复兴、人民要幸福,离不开自力更生。我们这一代人解决了有无的问题,你们这一代人要完成超越的使命。”
2020年10月10日,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做客统计学科育人主题项目活动。这位耄耋之年的“老航天人”,结合一生所伴的航天事业,向200余名南开师生讲述了“中国航天与航天精神”。
“我希望能将本科学到的数学知识、统计学知识应用到研究生阶段免疫学的研究领域当中,从老一辈科学家的手中接过责任与担当的‘接力棒’,为中国免疫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会努力把老一辈科学家们爱国奋斗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学习科学家精神,从中汲取营养、凝聚力量、导引航向,练真本领,做真研究,争做德才兼备、学以致用的创新型人才。”……听完各位院士的讲述,众多师生表示受益匪浅。
与此同时,学院还举办了多场主题宣讲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志明,国家统计局原副局长、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研究中心主任许宪春,中央财经大学原党委书记、东北财经大学原校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评审组统计学召集人邱东,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统计学科评议组原成员肖红叶等学术大家,也纷纷为南开学子带来学科辅导报告,大力宣讲中国统计人的初心与使命。
2021年12月,学院组建由马志明院士、王兆军教授等领衔的学科育人宣讲团,通过师生交流下午茶、学科讲座等多样方式,引导众多优秀教师参与到学科育人工作中,和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自宣讲团成立以来,已累计组织师生交流15次,参与师生近500人次。
用好“一二课堂”,构建全过程育人模式
今年2月,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院长马志明院士领衔,多位院士大咖担任主讲教师的“名师引领”通识课“走进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顺利开讲,让初入校园的本科新生即有机会与院士名师面对面,在大师们的引领下拓宽视野、启迪心灵、孕育理想,树立远大志向,追求卓越人生。
为更好地用好教育教学这个主渠道,学院还将课程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建设、贯穿大类培养全过程,与专业思政、学科思政一体化设计,一体化实施。学院组织学科负责人带头、教师全员参与,重新编排统计学本、硕、博和应用统计专业硕士教学大纲,从顶层设计上加强思政教育环节;成立课程思政工作组,邀请专家面向全体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培训,提倡“院长带头讲、教授全面讲、教师充分讲”,并引导专业教师将学科发展过程中涌现的思政元素积极融入到教学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2020年9月,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王兆军教授开设了《统计学导论》这门课程。如何大力推进课程思政教育,用好教育教学主渠道?王兆军进行了诸多探索。没有经验和教案可循,他便重新编排教学大纲,编制课程思政授课计划。经过不懈努力,这门课程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
2020级统计学类本科生高卓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尽管这是一门导论课程,但也‘干货’满满,丝毫不显枯燥。王老师总能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引用各种实际案例,让我们清晰地了解统计学相关知识。令我感触最深的还属王老师的‘南开情怀’,他说的最多的就是,作为未来的‘统计人’,你们要牢记南开大学使命,追求卓越、创新引领,继续树立南开统计品牌。”
学院刘民千教授的《试验设计》是另一门思政示范课程。他曾在课上为同学们介绍均匀设计的背景时,讲述了我国数学家王元院士和统计学家方开泰教授将数论方法应用于导弹指挥仪建模并创建了均匀设计的故事,这一成果在国防科技发展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引领同学们要面向世界前沿开展科研攻坚工作,助力祖国发展。为主动服务国家大数据战略。学院邹长亮教授开设《数据科学导论》,聚焦价值引领与数据分析师 、数据工程师、数据科学家等层次人才培养。
由天津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天津市现场统计研究会、南开大学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以及北京聚源锐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第三届天津市“锐思杯”数据建模大赛启动仪式在我校综合实验楼报告厅举行
坚定学术报国、推进科研育人,是学院思政教育的重点之一。学院打造“学术大家—班导师—竞赛指导教师”的多维度互动式学科育人导师团,凝聚院士大家、高端领军人才、优秀教师的育人合力,从国家大数据战略引领、科研创新指导等多方面开展全方位培养,学院教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数据建模及创新创业大赛。
2020级统计学类本科生张义美在耿薇、李忠华等老师的指导下参加了2021年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天津赛区),并获得一等奖。“在准备比赛过程中,我报名参加了学院举办的竞赛经验分享会,根据学长学姐的参赛经验制定了具体的复习计划。学院还设有专门的学科竞赛指导小组,老师们都耐心细致地为我们答疑解惑。”张义美坦言,“通过参加此次数学竞赛,对大一专业课知识有了全面的复习,也深刻认识到知识需常学常新,这样才能产生新的思考与感悟。”
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获得者、2019级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本科生赵清扬说,“通过这次比赛,自己更加深入地了解到课本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是怎样解决现实问题的,更加深切地体悟到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所带来的巨大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也激励我在日后的学习中努力掌握更多专业领域的知识,在未来能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近两年,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累积96人次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天津赛区)三等奖及以上荣誉,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奖及以上荣誉,并获得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第十六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天津市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得特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CCF大数据与计算智能大赛三等奖等众多荣誉。
除此之外,学院还制定“统院同行者”学生成长助力计划,三年来共邀请美国统计学会会士付灏达、斯坦福大学教授田鲁、阿里巴巴资深算法专家杨红霞、北京大学教授艾明要等优秀校友,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阎学通等知名学者以及学院专业教师、优秀在校生与同学们交流,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打造校内外实践育人平台,构建全方位育人体系
自学院成立以来,从走访参观革命圣地延安、遵义、中国国家博物馆、吉林大学黄大年事迹展览馆等,到赴宁夏固原地区宣讲周恩来事迹、宣传南开精神、建立“南开书屋”、助力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再到学院党委委员带头、教师干部积极参与指导学生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通过“教师讲、实地学、共同研”的方式,深化师生四同育人模式,打通理论学习与实践育人的互动渠道,达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为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育人积极性,同时运用好专业教师所拥有的强大学科资源,学院构建了“学会+学校+企业+学生”四方联动的实践育人模式,连续三年联合天津市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天津市现场统计研究会、北京聚源锐思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省市级数据建模大赛,共累积吸引全市近4000名学生参与其中。
“希望通过平台的搭建和育人模式的深入实现,不断打通一二课堂壁垒,使专业教师积极参与到学科育人的各项实践工作中,打破课上教学的时间局限性、内容局限性和人员局限性,实现课上课下良性互动。同时通过将企业和学会的不断融入,真正实现学生与行业前沿交流零障碍、学术科研全方位,着力助推一二课堂的完美衔接。”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负责人说。
2020年,学院发起举办统计学科建设研讨会暨学科育人工作论坛,倡议成立“双一流”高校统计学相关学科“学科育人”工作联席会,邀请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30余位统计学科所在学院副书记共同商讨育人工作……
学生理想信念更为坚定,教师育德意识能力不断提高,课堂主渠道作用更加凸显,实践育人平台愈发完善,“三全育人”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长期的创新改革,成效初显。“接下来,学院将进一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三全育人’工作有机融入一流学科建设,着力构建好大思政工作体系,以实际行动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部分照片由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提供)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