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访谈】笃学励教,奉献雷达事业 ——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彭应宁(二)

2021-01-19 11:50:11

2007年12月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经过四十年光阴,在雷达科研领域他已是结出累累硕果的大家:200712月获“新型机载雷达低自由度自适应杂波抑制方法”(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9897月获“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与低速目标检测技术”(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11月获“舰载雷达自适应多功能可编程信号处理机”(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2年获光华科技基金奖一等奖(全国所有学科仅43项一等奖),并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二等、三等奖共13项。他还共发表学术论文近600篇,其中SCI论文近200篇、学术专著五部、发明专利35项。

彭应宁所获奖项部分证书

同时,在造就人才方面,他倾注了大量心血,洞察、深悟、践行导师职责,悉心培养高质量的研究生人才,做到了“视徒如己,反己以教”。他总结概况了六个方面的体会和经验。

一是培养事业心和责任感。他认为,提升爱国情怀、提高思想境界应贯穿于学生培养的各环节,从点滴抓起。他向学生详细介绍项目所处的国际水平和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鼓励他们勇于攻坚克难,成为领军人物。他还指出,这些项目国际竞争激烈,关乎国家发展大计。他激励学生使其对学科发展产生浓厚的兴趣,萌生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要以承担如此重要项目为荣。

二是树立高标准。他要求学生树立高标准,不畏艰苦,奋发砥砺。所谓高标准,即有决心让自己的研究成果进入国际学术前沿及国际同行前列。他举例说,他的博士生何友院士从德国留学归国,选题为“雷达恒虚警”。但他觉得,此选题已被无数人磨砥刻厉,从学术创新角度已乏善可陈。于是他与陆大䋮老师商量,建议他研究雷达多传感器的信息融合这个国际前沿课题和领先学科。何友院士欣然接受了建议,后来成为了国际信息融合学科领域的知名科学家和国内该领域的领军人物。

三是搭建大舞台。其一,争取学术意义重大的前沿性课题、项目,如国防预研和基金项目(含国防急需的重大项目)、863计划项目、创新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广阔的创新空间、新技术运用场景,让学生得以成长并长期受益。其二,帮助学生建立学术联系。他着意为学生创造条件,给他们提供与国际大师交流的机会。巴顿、Vector ChenVanTreesKlemmXiaRohling等知名教授在各自研究领域处于国际前沿,且为人师表,诲人不倦。他帮助学生与这些大师建立联系,鼓励学生们勇于与这些教授分享自身的研究成果、创新想法等,开阔国际视野,发表高水平论文。其三,进一步将学生带至国内外高端雷达国际学术会议的大舞台,经风雨,见世面,展才能。表现出色者还可在国内雷达年会上担任程序委员、分会主席等职务。其四,在国家重点工程项目上,让学生参与其中,甚至全程负责,并担任课题负责人,如数字阵列、直升机等课题项目。

四是重视和掌控学生每个培养环节。在论文选题方面,须“顶天”或“立地”。“顶天”即把握国际前沿,有的高学术水平、理论水平;如时空二维信号处理,小波变换等;“立地”即研究对国民经济、国防能产生重大贡献的技术,如多传感器融合、近程反导等。他还要求博士生、硕士生学期各阶段都要写小结和综述,明确课题关键和创新方向,理清自身研究领域的课题现状、论文观点,以批判眼光形成自身观点或评价。他规定,每周由各课题组轮流召开学术例会,了解课题进展,进行讲评,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及时分析原因;同时促进、营造活跃优良的学术氛围。他还定期举行学术报告会,将阶段性成果提至学术高度。加拿大知名教授张晓平15岁进入清华,成绩优异,硕博连读,但第一次做学术报告言语嗫嚅。经彭应宁鼓励和多次学术报告的锻炼,他最终极大地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在参加清华大学全校公开博士论文答辩时,他答辩十分精彩。彭应宁强调紧抓资格考试和开题环节,且将开题与资格考试相结合。这是他担任电子系学位分委员会主席时定下的规矩,规定有20%的不通过率。他要求自己的博士生在正式开题前在组内做“预开题报告”。博士生李华首次做“预开题报告”时条理不清、结结巴巴,经过指点、探讨,不断改进,第三次她的报告概念清楚,条分缕析,论证如悬河泻水,滔滔不绝。最后在系里做开题和资格考试报告时,获取高分,成为了“先难后获”的典型。彭应宁务使所带学生不但都能通过,而且95%以上开题成绩皆为优。最后他指出,导师还要严格把关学位论文的质量,通过仔细审阅,尽可能将错误减到最小。

五是激励和批评相结合。彭应宁认为,创新是博士论文、硕士论文的灵魂。导师要善于激励、及时赞扬学生的创新思维。他肯定学生的正确学术见解,表彰学生坚韧奉献的工作态度,也鼓励他们提出新想法新观点,学如不及,不耻学于徒。同学们一旦得到肯定,必然信心十足。他还鼓励学生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学生有失学术道德、纪律松懈、精力涣散、知难而退等行为,他也会提出严厉公正而又富有同情心的批评、忠告。

六是提供个人关怀。他主张,导师要对学生无微不至,给予关心关怀,成为他们的情感所系、精神支柱,犹如父母爱护子女。学生经常抱怨与教授交谈,有的教授不够聚精会神。他认为导师需悉心倾听学生意见,耳听心受,聆音察理,还要如朋友般与学生真挚交流。当学生犯错时,需及时让他们领悟,在失败中汲取教训,不断学习提高。

彭应宁70寿辰庆典部分老师以及学生留念

彭应宁谈到,研究生指导工作是一项强度大、内容丰富、形式复杂、极富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教学过程,其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与对指导内涵的理解和指导方式有关。导师是研究生全面成长的最重要外部因素,是提高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培养质量的关键。作为导师,努力把研究生培养成高水平的一流人才,是圣神的职责。经过四十年岁月,在雷达教育领域,彭应宁也已是桃李满天下的硕师。他共培养博士40余名,工学硕士30多名,工程硕士10几名,博士后10名。其中,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两人(何友、关键),提名一人(李刚);获全国优秀博士后一人(王永良),清华大学优秀博士后三人,清华大学优秀博士生和优秀博士论文得者多名。指导的学生中,成长出全国优秀教师二人,全国优秀辅导员一人,全国十佳青年一人,大学常务副校长一名,工程院院士一人,科学院院士一人,将军三人等国家栋梁人才。从他所在课题组毕业的学生在国内外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单位都担任了重要工作,为国家和社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彭教授和他的学生,左起:王永良院士,王希勤清华大学常务副校长,

彭应宁教授,何友院士,张晓平教授

退休之后:雷达情结,一生奉献

2006年退休后,彭应宁一直坚持科研工作,继续回聘在系里从事科研和指导研究生的工作迄今。大学本科时代,他无论每天学习多么忙碌,下午四点半都准时前往西大操场跑步,或到体育馆进行器械锻炼,他当时擅长体操,单杠引体向上可达六十多个,他还获得了三级运动员称号。这一体育锻炼的习惯一直坚持至今。重视体育是清华的优良传统,他长期坚持做到蒋南翔老校长提出的“为祖国至少健康的工作五十年”的要求,退休后仍能坚持繁重工作,正受益于此。他早已立志奉献祖国的雷达事业,四十余年在雷达领域的辛勤耕耘,他已与雷达事业建立了不舍情结,自己竭尽全力的所有付出都意在使其发展得愈加先进、愈加强大,尽快缩小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并赶上、超过之,这是历史赋予他的责任感、使命感。退休后他还继续担任全国雷达学会的副主任委员、海军“十一五”、“十二五”的雷达专业组成员、以及多个国家重大雷达项目的咨询委员和项目专家等。作为国家最顶级雷达装备研制的咨询专家,他为祖国雷达事业操劳五十七载春秋,贡献了毕生精力。

他获得了多项荣誉:全国雷达学会杰出贡献奖,北京市创新标兵,北京市先进党支部,清华大学优秀党员,清华大学先进工作者等等

访谈过程,我们一直有一个疑问:是什么让彭应宁教授无怨无悔踏上了奉献祖国雷达事业的道路?交谈至此,答案已经明晰。显然,国家的需要是重要原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在清华学习的十年间也正是国防建设亟需发展的时期,雷达作为“千里眼”、“顺风耳”,其指示、测控精准,对于加强国防,特别是海陆空边境防御,至关重要,而我国雷达还远远落后。研究生即将毕业时,他下定决心,立足教育事业,投身雷达领域。

教育的呼唤是另一个关键因素。在清华读本和研究生的九年,彭应宁耳濡目染,感受到教师春风化雨、言传身教的人格魅力,体会到百年树人、国家大计的教育力量。教育理当承担国家的重任:哪里有需要,哪里就应有教育。“教育者非专指学堂功课而言,无论一事一物莫不具有教育原理”,对于清华大学奠基人之一、清华第二任校长周诒春的这句话,他深有同感;他也深悟《礼记·学记》中所言“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于是,研究生毕业前,他与陆大䋮、茅于海两位老师商量,将自己的硕士论文题目定为“雷达的自动化录取”,因为雷达自动化录取工作是国家发展雷达的当务之急,他也就此走上了一辈子耕耘教育、献身雷达事业的坚定道路。

采访合影

采访| 李刚、乔元春、万军

摄影| 赵阳

撰稿| 万军

排版| 史宛鑫

责编| 乔元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访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彭应宁(二)。他要求学生树立高标准。最后在系里做开题和资格考试报告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