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新识丨陈宥成:早期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东南路线”假说

2022-04-18 08:40:20 陈宥成

WechatIMG1326.jpeg

       2022414日,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考古与文化遗产党支部宣传委员陈宥成副教授应邀参加历史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名师讲坛,讲授《早期人类向青藏高原扩散的“东南路线”假说》。报告以2021年英国《古物》(Antiquity)杂志新发表的学术论文《晚更新世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新视角:通天河流域石核-石片工业》为研究个案,详细阐释了史前考古打制石器的研究意义、理论与方法。

人类对青藏高原的早期占据过程一直是国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近年来新发现的考古材料显示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东北部早在中更新世晚期距今16万年前曾被丹尼索瓦人开发占据,海拔4000米以上高原腹地羌塘地区在距今3-4万年左右曾有石叶生产者活动,这些发现说明人类到达青藏高原的中高海拔地区远比我们以往的认识要早。目前学术界占据主流的观点是早期人类从高原外的东北部及北部扩散至青藏高原。那么,全新世之前是否还有其他的人群从其他路线开发占据青藏高原中高海拔地区?

打制石器在青藏高原上能够长久保存,在没有被埋藏的情况下也可以保存数万年甚至更久,是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证据。更重要的是,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蕴含了大量史前人群打制石器剥片模式信息,已有考古证据显示这些剥片模式信息可以通过早期人类社会的教授-学习传递系统延续数万年而保持稳定。因此,青藏高原发现的石器工业所蕴含的剥片模式信息不但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年代学意义,而且在大区域的视角下可以帮助我们标记和追踪不同史前人群,进而有希望帮助我们了解早期人类登上青藏高原的时间和路线。

针对上述学术问题,2018年和2019年首都师范大学和青海师范大学组成的联合科考队在青海省玉树州玉树县通天河玉树-称多河谷段海拔3500米以上区域的河流阶地上发现2处含有较丰富打制石器的遗址,分别命名为塘达遗址和歇格遗址。科考队在塘达遗址2-4级阶地上发现打制石器67件,在歇格遗址2级阶地上发现打制石器43件。两处遗址新发现的石器工业特征鲜明,均属于石核-石片石器工业,以近距离的优质绿色硅质岩砾石为主体原料,石核以双面剥片和单面剥片模式为主,石制品尺寸较大,工具类型以刮削器为主体,存在少量砾石砍砸器。塘达-歇格遗址是我国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首次发现的典型的石核-石片工业。据现有考古材料,青藏高原全新世时期石器工业均含有或多或少的细石叶工业因素,而塘达-歇格单纯的石核-石片工业在青藏高原全新世时期遗址中尚未发现,显示遗址的年代可能早于全新世。

随后,研究者通过广泛且精细的石器剥片序列比较,探究通天河新发现的人群来源。塘达人群使用的石核—石片技术代表了晚更新世东亚长江流域最为本土化的一种石器工业类型,可能揭示了东亚腹地人群对于青藏高原早期开发的历程。该认识得到最近四川稻城皮洛遗址新发现的进一步佐证。研究推断塘达-歇格石器生产者的活动年代大约为晚更新世,可能由长江中上游地区(或其他邻近的河流)沿河谷扩散至青藏高原,人群扩散的驱动力可能来自青藏高原东南部的狩猎采集人群人口压力的增大。本研究基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腹地新发现的典型石核-石片工业,提出了晚更新世东亚人群从东南路线向青藏高原扩散的假说,早期人类占据青藏高原的技术、路线和驱动力可能是多样化的。

最后,陈宥成老师强调看似其貌不扬的打制石器,蕴含重大学术意义。希望未来同学们以本讲座为基础,要进一步提高打制石器的识别能力,掌握更多不同的打制石器技术类型。同时应牢记“透物见人”的研究理念,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加深对打制石器技术的理解,运用好石器技术类型学方法,不断提升研究能力。运用我们所学到的专业知识去不断延伸人类历史的轴线,丰富人类早期历史的内涵。

WechatIMG1325.png

责任编辑:王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陈宥成老师强调看似其貌不扬的打制石器,蕴含重大学术意义。运用所学知识去不断延伸人类历史的轴线,丰富人类早期历史内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