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史明志 讲史践悟

2023-02-24 21:35:03 ://edu.shandong.gov.cn/art/2022/12/29/art_308753_10308687.html 范培烁
主题思路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等4个全国性党建思政工作平台,开展“学史明志 讲史践悟”主题党日,探索主题党日与理论学习相结合、与基层需求相结合、与学生成长相结合的“三结合”模式,让学生党员在主题党日中深化理论思考,对接社会需求,服务理论宣讲,淬炼党性修养,锤炼过硬本领,发挥先锋作用,提升党支部凝聚力和战斗力。

具体做法

1.师生共悟真理,促进学史明志。党支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百年党史与百姓生活等主题,围绕群众关心的理论热点,开展集中学习研讨。学习中精选宣讲案例,坚持用“小故事”阐释“大道理”、传递“好声音”,将理论转化为有高度、有深度、有温度的故事,就事论理,就事论策。以精髓要义数字化、高深理论通俗化、抽象问题具体化、目标任务形象化为标准,讲出“中国共产党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马克思主义行”的真谛,让枯燥的理论学习变得“有滋有味”。

支部组织开展宣讲活动师生集体备课

2.共建实践平台,锤炼本领担当。党支部与德州市宁津县、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联合共建“新时代理论宣讲与文明实践基地”,打造理论宣讲志愿服务平台。依托志愿平台,党支部组织学院180名师生党员,到济南市长清区崮云湖街道的36个社区(村)和德州市宁津县迈宝赫健身器材有限公司、一腾小家电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车间开展志愿理论宣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讲推进到基层社区的“最后一米”。

3.专业服务实践,实现双向赋能。党支部积极探索“专业+实践+服务”的育人形式。师生党员深入基层一线,与老百姓面对面、心贴心,了解老百姓最现实的事儿,触摸老百姓最关心的事儿,让先进理论成为宣讲核心,让地方文化成为宣讲话语,让地方故事成为宣讲素材。在与老百姓互话互动中,既向群众传递政策理论,助力乡村振兴,同时也借鉴吸收群众智慧,汲取营养提升自我。有效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成才。

支部党员在长清区崮云湖街道大刘村进行党史宣讲

4.创新传播方式,推进成果转化。党支部邀请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副校(院)长谢春涛对宣讲工作进行指导,进一步提升宣讲水平。支部依托宁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文化云”和“智慧宁津”客户端等主流舆论阵地开展线上宣讲活动,将红色精神浸润到党组织的神经末梢,让党的奋斗历程和方针政策飞入寻常百姓家。同时,党支部依托学院举办的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大会、全国青马学术论坛、全国青椒论坛等高端学术论坛直播间,将主题党日产生的理论成果推广出去,获得广泛社会认可,先后被学习强国、山东电视台《齐鲁先锋》栏目、《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党史学习教育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副校(院)长谢春涛对宣讲工作予以指导 经验启示

1.深化理论学习与研讨,需要把准方向。党员要对党的创新理论真懂真信真用,带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定信心开展宣讲,才能真正带动感召基层党员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为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2.对接基层党建需求,需要紧接地气。要善于将党的创新理论与基层党建需求结合起来,让理论宣讲更接地气。把天下事讲成身边事,把书面语讲成知心话,以小切口阐述大主题,把党史知识变成老百姓的家常话,让更多“冒热气”的身边人身边事发光发热,让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坐得住、听得懂、学得好。

3.优化活动载体,需要丰富内涵。坚持深入基层,把“板凳课堂”搬到街头巷尾、田间地头,将农家小院变成学习园地。要充分用好社区广播、微信公众平台等现有宣传载体,同时开辟新型网络融媒宣讲阵地,搭建线上线下,双线合并,融合共进的宣讲平台。

责任编辑:李志亮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创新主题党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