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成员
面向交叉前沿构建功能平台,集聚学科资源服务科研育人
2023-03-23 14:21:52 赵恺

一、案例简介

船建学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学科发展始终与民族兴衰、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在时代洪流中铿锵前行、弦歌不辍。学院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紧跟海洋强国、交通强国、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应用和开发研究,加强创新团队和创新平台建设。2019,由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自主设计的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项目,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从被封锁出口管制的历史跨越,一带一路港口建设、基础设施建设、航道疏浚等工程中创造了举世瞩目的中国速度和世界纪录,成为我国推进南海岛礁建设、维护国家海洋安全不可替代的国之重器”,该项成果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同年,毕业于交大船海学科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和最高科学技术奖。这既是几代船海人接续奋斗的高光时刻,更是激励船建青年逐梦深蓝的精神丰碑。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船建学院拟在师生中形成以创新引领”“科研报国”“向海图强为主题的育人方向,构建近者悦而尽才,远者望风而慕的科研育人生态。

船建学院在党的教育方针和学校培养目标指导下,致力于培养具有学科交叉背景和扎实的数理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卓越的创新实践能力,具备高度社会责任感、踏实工作作风和开阔国际化视野,支撑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国家重点行业的复合型人才。船舶与海洋工程等学科近年来推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摒弃沿用了40年的传统课程体系,形成了以OBE理念为指引,以培养技术性总师人才为目标,融合思政元素的学科新课程体系框架,着力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船建学院在创新实践教育与服务科研育人等工作中,面向交叉前沿集聚学科资源,构建了“价值驱动—制度保障—组织供给—平台支撑”服务科研育人的船建模式,强化专业认同,培育家国情怀,树立学术志向。以“海洋情怀·强国梦想”系列实践教育活动为抓手,强化价值导向,树立报国之志;围绕学科建设构建创新实践育人载体,建立学生创新中心船建分中心,参与学科标杆性竞赛主、承办工作,学生参与广泛、成绩斐然。

二、案例分析

知识与技术是当前社会的重要资源。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要素驱动”“效率驱动”转化为“创新驱动”,特别是在科技研发等领域。高校是科教融合、学研相济的统一体,科学研究服务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新时期研究型大部分别出台相关文件,形成“十大”育人体系,其中科研育人位列第二,可见其重要程度。高校科研育人的本质特征应当是基于育人目标开展科学研究而不是从科学研究中寻找育人目标,尤其是在研究型大学中,不能因为研究的地位跃升忽略其育人本职。

当前从学生思政出发支撑服务科研育人的主要困境包括三点一是科研育人载体定位模糊,主客体意识不强。育人载体包括实验室建设、研发项目、课外创新活动等,过于强调结果导向、成绩导向,忽略其育人本质,研究单位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但学生了解不足、参与极少,这是因为此类研究平台将高标准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任务需求作为第一要务,科研主体无暇开展育人行为,客体缺少了解与参与的途径,无法充分发挥育人实效。二是科学家精神与文化认同建设缺位,制约性驱动比重远高于主动性驱动。当前主客体参与科研育人动因大多为考核要求、培养体系要求,主观能动性较差,主观性驱动大多是利益驱使,思想工作位居其次,价值引导再次。从成分分析上看,科学家精神、文化认同高度缺位。三是科研主体育人能力建设欠缺、管理主体价值导向不明,思政教师、辅导员在科研育人上话语权较弱。在科研育人中,科研与管理主体重科研、轻育人现象较为严重,学生思政工作参与现有科研载体的空间极为有限,因此在构建服务科研育人路径时要充分考虑主客体本身的参与动因。

三、教育过程

(一)价值驱动:以高远的学术志向与服务国家重点行业关键领域为驱使,打造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原始创新基地”

一是针对前沿探索驱动。创设“旭华讲坛”、青年学术沙龙,打造学术思想交流碰撞的“原始创新基地”。“旭华讲坛”是以杰出校友黄旭华院士命名的船建学院高端学术活动品牌,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开展高质量学术讲座活动。同时,建立常态化青年科研人员(专任教师、研究生)的开放式交流机制,最大限度地引导青年学子保持思想的开放和活跃,为产生原创性思想提供土壤。

二是针对使命建立导向。强调对青年家国情怀和行业志趣的引导。学院团委牵头主办“海洋情怀·强国梦想”“四海纵横建未来”系列讲坛。讲坛邀请行业领军人物分享成长历程、产业发展心得,实现价值引领,提升学术志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拓宽青年成长成才途径,积极开展青年择业引导工程;对接国家重大战略人才需求,与中船集团、上海建工、中远海运重工建立了一批实习实训基地。

(二)制度保障:将科研育人与现有机制进行紧密结合,在科研评价中量化育人指标

学院顶层设计,谋篇布局,统筹育人力量,建设教书育人委员会,其中下设学生发展委员会,由学院团委承担召集工作。2018年,学院制定了“构建以就业引领为牵引的三全育人体系的二十条工作举措”,详细阐述了通过科研育人等具体工作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认同、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激发学生学术志向的愿景目标。2019年,学院进一步制定了《关于推进专业教师参与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专业教师通过创新创业与科研实践参与立德树人的途径及保障举措。学院鼓励和引导专业教师把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作为终身追求;充分发挥个人在专业领域的优势特长,以专业教师个人成长与科研经历作为育人教材,做到言传身教、身正为范。

(三)组织供给:系统性搭建师生同研同创的育人生态,发挥教师在创新创业与科研实践中的育人主体作用

贯彻“让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生血液中的一种精神”的理念,学院系统性搭建了“4+12+N”的师生同研同创的科研育人生态,发挥教师在创新创业与科研实践中的育人主体作用,利用组织优势持续供给,分层分类支撑科研育人工作开展,提升科研育人导向与格局。“4”即为四个工程新兴交叉学科前沿方向自主创新实验室(Fablab)建设的指南方向,分别为新概念船舶设计与智能制造、海洋无人智能装备、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智慧交通与航运大数据。“12”即面向倡导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术前沿的科研型学生创新工作室,立项方向包括船舶与海洋工程自主创新、“知行”社会调查、结构设计、建筑信息模型研究、绿色智能运载器、精准沿途、生物力学与医疗器械、高新船舶新型结构、未来国际土木工程师培养、城市交通与可持续发展、先进计算、工程力学创新能力培养等。N”即以兴趣驱动的科技创新类学生社团、科技竞赛备赛小组或前沿问题研究小组。这类小组往往有一专门研究兴趣或研究课题,以学生自组织或者短期性为特点。鉴于育人层次与分工不同,科研管理部门、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共同作为育人主体,充分考量育人载体与教师原有的科研方向互生共荣的促进关系,通过顶层设计、广泛动员、层层推进,让教师通过科研管理部门与第二课堂教学组织寻找育人和自身发展的增长点。

(四)平台支撑:从育人角度出发创建功能型平台,建立服务交叉前沿方向科研创新引擎与功能载体

在价值驱动、制度保障、组织供给的基础上,船建学院引导专业教师深度参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集聚资源打造学生创新中心,打造服务创新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驱动引擎,激发学生创新活力,涵养学生专业志趣。学生对兼顾创新实践与学术交流探究的功能复用空间有极大需求,分中心的建设从学生需求出发,贯彻传统学科与新技术的融合、人才培养与大科学设施的融合、创新教学体系与企业人才培养需求的融合三大理念,并以“星火相船”学术文化舫建设为依托,通过建设文化展示空间实现专业志趣与行业情怀培育。

规划1000平方米的空间,重点围绕“大海洋”“新基建”学科群建设人才培养需求,激发学生的专业志趣,培育新概念船舶设计与智能制造、海洋无人智能装备、智慧城市与智能建造、智慧交通等四个方向科技创新社团;抓住创新人才培养痛点,将科创教育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立足学科,为校企合作育人提供行之有效的引擎和平台。立足“大海洋”学科资源、面向交叉学科前沿、辐射全校相关学科,创建大海洋虚拟仿真中心、创新开放空间、工程服务区、文化展示区等,开展相关实践课程和专业认同教育。

四、总结反思

在开展服务科研育人的路径构建过程中,学生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应当把握三个属性:一是育人属性,将科研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特色,使创新成为凝结在交大学子血液中

的一种精神。二是研究属性,立足学院目前创新创业教育情况,找准当前遇到的瓶颈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实招硬招。三是实践属性,以双创赛事为抓手,进一步推动各项措施见效落地,切实提升优秀项目遴选水准和培育水平。

针对本科生的科研育人实践,应当建立以学术导向为目标的科研育人功能,深化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训练孵化制度建设。充分用好现有平台与制度建设,依托创新实践等教学项目开展本科生导师制度,设立专项计划,构建“递进培育动态调整”的新型导学关系。这类新型导学关系应是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训练孵化模式,最终形成“PRP—IPP—成果转化/毕业设计”的运作路径。面向低年级本科生,本科生导师专项建议通过以专业认知学习为主的研究计划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研究能力。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导师通过安排学生参与实验室科研工作、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本科生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能力。

针对研究生的科研育人实践,在做好第二课堂支撑工作的同时,不能忽略导学关系在育人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导师能够在科学研究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科研伦理观,让学生在充分接触了解科学研究内涵、参与重点项目攻关的同时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与学术导向。在师生群体中广泛开展科学道德与学风建设教育宣贯,在青年师生中自觉形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径。定期组织面向专任教师“育人舫”系列育人分享活动,介绍学院支撑科研育人的保障举措,为师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提供助推剂。

在服务科研育人的相关工作中,一定要注重客体承受能力。科学精神培育、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建设可以作为面向广大青年学子的一堂必修课,而实际上能够从事科学研究或有条件开展课外创新训练的学生只是少数群体,切勿追求工作覆盖率盲目摊派。同时也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发展规律,在适当的培养阶段从事相应的科研育人行动,不要揠苗助长。能够在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中崭露头角的作品都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培养孵化,不是短时间一蹴而就的。因此院系服务科研育人时既要注重凝练优质项目,更要注重培育学生能力,这样才能有助于院系整体科研育人水平的提升与发展。

案例作者:赵恺,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20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2020869号-24
中心列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