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简介
设计学院分为建筑、设计、园林等三个专业五个方向,学院学生目前分散在建筑馆、媒体与设计大楼、农生学院小白楼、校外的零号湾等多个地点进行专业学习。他们主要为95后、00后,具有个性独立、思想成熟等特征。设计类专业教育的特殊性又加强了他们的创新性、先锋性和独立性。
设计类专业教育的特点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学生注重自我、追求个性、关注个人成长等特性,也造成一部分同学相对缺乏集体意识、家国情怀较为淡薄的问题。学院专业课程均为小班上课的形式,学生课余时间都在各自的工作室独立创作,这样的专业学习环境使得各专业、各班级间缺乏相互交流了解的机会。加之学院建院伊始,大部分学生迁转自三个不同的院系。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学生与学院之间的情感连接亟待构建,设计学院学生群体的归属感、认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亟须提升。
上海交通大学已连续举办四届“一二·九”歌会,旨在引导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涵养家国情怀。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团队将此项活动作为开展思政工作的一大抓手,在红歌合唱活动和学生思政教育间寻求契合点,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力求探索出一条新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二、案例分析
目前,各种形式的合唱活动已经成为国内各大高校校园文化生活的一大亮点。红歌合唱作为一种艺术实践过程,具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显著的育人优势,渗透于人
才培养的方方面面。基于设计类专业学生目前的思想现状和行为特点,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红歌合唱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积极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有助于坚定学生理想信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学生现状:一方面,传统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方式收效甚微,大学思政课上教育还不够充分、全面、立体,急需新的教育载体和方式,跳脱出“课上划重点、背题目”的陈旧模式;另一方面,设计类学生在专业教育中长期接触大量西方教材和理论,容易受西方思想影响,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亟待加强。
教育意义:红歌包含着大量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内容,情感明确、立场鲜明,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鲜活教育素材。学生通过学习演唱不同时期的红色歌曲,可达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中国共产党领导重要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二)有助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培育学生发现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学生现状:信息数字化时代,95后、00后更是网络社区的“原住民”。学生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空间活跃积极、个性张扬,在现实生活中却表现高冷、少言寡语,还很容易陷入人际关系的困境。同时,随着学习就业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长期处于焦虑、压抑、低落等情绪状态,个别学生还存在严重的心理疾病。
教育意义:合唱作为一种群体性活动,不但能够帮助学生突破人际交流的障碍,而且可以让学生通过音乐缓解压力、愉悦身心。通过专业的合唱训练,学生还可以学到专业技巧,提升艺术修养,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美的熏陶,进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有效达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目的。审美教育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灵美、行为美的形成。
(三)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团队精神,提升学生的归属感
学生现状:设计学院本科生的入学方式多元,由于区域文化、区域社会经济、社会交往背景和家庭教育等因素的不同,学生的文化价值观存在较大差异。同时,设计学院共有三个专业五个方向,各专业学生之间缺乏相互交流、了解的机会和平台。加之设计学院建院伊始,大部分学生均迁转自其他院系,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待加强。
教育意义:合唱活动可使人与人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连接,有利于培养学生互相尊重、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观念,帮助学生摆脱平时学习生活中部分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等因素的影响,让部分学生克服胆怯和自卑的心理,积极融入集体,发挥自身优势,展现阳光自信的一面。学生在群体性音乐活动中还能够提升价值感和成就感,感受集体的温暖,从而使身心更有归属感。
三、教育过程
根据疫为保证红歌合唱活动发挥切实的育人成效,在实际组织过程中,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的具体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
比赛队伍招募和组建初期,合唱团带队老师要从活动背景层面、学院意义层面和个人价值层面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首先,“一二·九”运动在历史上掀起了民族抗日救国的新高潮,“一二·九”歌会的举办正是为了纪念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其次,“一二·九”歌会是与其他院系同台竞技、展示设计学子精神风貌的平台,意义重大且具有挑战性。再次,“一二·九”歌会也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学习专业演唱技巧和在大型舞台上展示自我的宝贵机会,有利于激发学生自我潜能。最后,通过活动的举办向学生充分阐述参与红歌合唱活动的意义,避免学生仅为追求素质拓展加分等而报名参加,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全身心地投入排练和表演中。
(二)培养合唱队伍的团队感
合唱队伍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多数成员也从未接受过专业系统的合唱训练,想要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好的表演效果,就要不断挖掘和培养学生群体的团队感。一方面,树立共同认可的目标,激发团队的奋斗动力;另一方面,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轻松温暖的团队氛围,确保成员之间互相尊重、紧密配合。
(三)兼顾学生个人的获得感
备赛时间紧、任务重,学生们放弃了业余休息时间参加合唱排练,很容易产生倦怠的负面情绪,因此强调集体观念的同时,也要注重每一个人的价值感。一方面,要经常肯定学生的付出,看到每一个人的进步,提升个体和群体的自信心;另一方面,要切实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和艺术修养,增强个人的收获感和成就感。
(四)落实后勤保障和运行机制
合唱团队的管理组织工作应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保障经费支持。应统一排练机制与模式,规范成员选拔、排练计划和奖惩制度等,确保合唱活动的顺利进行;应聘请专业的指导教师,由易到难、由表及里引导无专业基础的学生练习合唱,确保排练的效果;应保障学生的合理需求,积极慰问关心,定制纪念勋章,提供精美的服装、化妆、道具等,为他们留下美好回忆。
在设计学院学生工作团队的精心组织和周密部署下,设计学院合唱团队在“一二·九”歌会上屡创佳绩,两年蝉联金奖。设计学子的团队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大大加强,对于学院的认同感、归属感明显提升,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豪感高涨,起到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良好成效。
四、总结反思
匈牙利著名的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由集体的努力所完成的音乐作品和带来的愉快培养了高尚品格的人,这种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当代大学生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大学生的内心需求。作为集政治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高校学生开展红歌合唱活动活跃了校园的文化氛围,丰富了校园生活,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工作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关于推进红歌合唱活动融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途径,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推动专业合唱训练普及化
以建立二级学院学生合唱团为抓手,通过队伍建设和专业训练,切实提升红歌合唱的普及性和参与度,实现学生艺术修养的整体提升。聘请合唱专业和思政方向的专家共同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机制,整理出“红歌合唱曲库”,建立红歌合唱育人的长期有效机制。
(二)打造品牌化红歌合唱活动
学校将红歌合唱活动融入校园文化生活,融入重要事件、重要时间节点,常态化开展品牌活动,扩大活动的影响力,拓展红歌合唱活动的教育覆盖面。例如,举办“一二·九”歌会,在合唱比赛筹备过程中注重开展音乐教育和思政教育,发动更多学生去参与和欣赏比赛,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巩固思政教育的实效。
(三)拓展多元化活动形式载体
借助红歌合唱活动,创新爱国主义教育手段,开展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除了常见的合唱比赛,还可以举办主题讲座、实地采风、对唱拉歌等活动。高校要守住网络阵地,通过网络思政推动红歌合唱活动的创新化。例如,武汉大学曾发起“我和我的祖国”网络拉歌接力活动,充分调动全国高校大学生“学起来、唱起来”的热情,形成了强大的网络声势。
案例作者:聂唱、武超,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