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上外百人百事|虞建华与上外法学院的成立

2021-04-25 11:24:05

虞建华(1950- ),浙江镇海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二系主任、法学院院长、文学研究院院长。分别于1976和1983年在上外获得本科和硕士学历,1991年获英国东英格兰大学博士学位。1993年评为教授,担任教育部英语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会长、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副会长、全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担任《英美文学研究论丛》主编/名誉主编和《外国语》《译林》《中南大学学报(社科版)》等杂志编委。曾获中英友好奖学金、美国洛克菲洛基金会人文学科研究金和美国富布赖特高级访问学者奖学金,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杜克大学、爱荷华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学府访学、研修和合作研究。出版著作包括:《新西兰文学史》(教育部优秀学术专著奖)、《美国文学的第二次繁荣》《英语短篇小说教程》(教育部精品教材)、《美国文学大辞典》(教育部哲学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9部,译著《五号屠场》等5部,主要学术刊物论文60余篇。曾获荣誉包括:国务院人事部颁发的“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全国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发的“中国外语教学杰出贡献奖”、“上海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上海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等。

虞建华近照.jpg

虞建华近照

麦谷青涩,知青党员上外初

1973年,22岁的虞建华进入了上海外国语学院。对文学有着浓厚向往的他,也曾期待进入中文系或医学院,然而命运钟摆却将他与上外紧密相连。

虞建华身上似乎天生带有这样的秉性——坚韧、专注、执着,脚踏实地,愈挫愈勇。

上大学之前,他在安徽阜阳农村插队落户,是全队所有插队落户的知青里最积极勤奋的。他与农民打成一片,气氛融洽。他是当时一个6人插队小组的组长,他带领的小组因表现出色而成为全县的知青模范。

1972年,同样知青出身的年轻县委副书记认为他乃众望所归,推荐虞建华入党。直至今日,虞建华还清晰地记得,入党那一刻心中无与伦比的自豪,记得人生第一节党员活动课上学习的政治内容,记得他的两位入党介绍人——生产大队的老队长和从部队退伍的支部书记,记得他们眼底的欣慰记得那只落在他肩头的手传递的温度与厚望。

回想起入党彼时彼景,他不禁喃喃:“快半个世纪了,你敢相信吗?”语罢大笑良久,仿佛还是几十年前乡野田间的那个青年,眼下正豁达泰然地细数那些昔日的时光。

教学相长,青年教师远洋修

1976年,虞建华从上海外国语学院毕业并留在英语系任教。1983年硕士毕业后,他被调到刚刚成立的英语二系,参与后来负责当时国家专项任务的“中师班”培训,为全国偏远地区的重点中学培养骨干英语师资。

由于当时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且惶恐自己能力不胜任,在任教的最初几年,虞建华几乎是“玩命式努力”。他在最近出版的文集《文思与品鉴》中写道“我中学里学的是俄语,英语起点低,基础不牢,但读书非常勤奋。用‘非常勤奋’来描述那几年的苦斗,我问心无愧。我不会用同样的词来描述自己后来的几十年——尽管别人也常常会这么说。”当时这位青年教师脑海中只有一个念头:学生们辛苦考入上外,背井离乡远赴上海求学,不能辜负这些学子,也不能辜负这些学子父母的信任。

几年后,虞建华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漂洋过海至英国攻读博士学位。

从踏上这片土地的那一刻起,他便暗下决心,要做到不愧对自己,要学有所成,回报学校的信任。为此,他严格遵循自己制定的学习计划——每天下午六点开始,闭门谢客,调动全身每一个细胞进入工作状态,专注于高效完成每天的学习和研究任务,直至晚上十二点才结束工作。虞建华只用了两年多时间便基本完成了博士论文,将主要时间用于撰写后来获奖的《新西兰文学史》。在英国度过了3年半的时光后,他带着博士学位和手写的书稿返回上外,担任起英语二系系主任,开始了长达20年的教学科研和行政“双肩挑”工作。

在他看来,教育最重要的并非基本知识的传授,而是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培养。因此他极为反对当代中等教育的题库式教学模式,也不认同浑浑噩噩坐在书前一整天的学习方式。“最大的骗子是骗自己的人,”这是他常对博士生说的话。“不要在无法有效阅读的时候装着学习,也不要为自己的慵懒找借口以获得心理安抚。”这也是他自己一以贯之的行动指南:对自己也对学生负责,对现在也对将来负责,科学安排时间,有效学习。

建院初心,风华正茂照汗青

1994年,为响应国家号召,栽培推动社会发展的栋梁,为社会主义建设注入优秀的新鲜血液,上外决定开设国际经济法专业,并将英语二系融入其中以强化这一涉外型复合专业。时任英语二系系主任的虞建华被任命为筹备组组长,他集中我校法学专业的教师,招聘新人,规划教学纲要,策划课程,开始研讨探索如何走出这条“法学+外语”的复合型涉外法律人才培养道路,他与他的同事们成为了法学院的第一批开拓者。

英语二系1994年入学的两个英语专业本科班改学国际经济法.jpg

英语二系1994年入学的两个英语专业本科班改学国际经济法

聘任虞建华同志为国际经济法学院院长.jpg

聘任虞建华同志为国际经济法学院院长

然而,在一所外语专业院校中创办法学院,却并非易事。

面临经验不足、师资短缺等问题,成为第一任院长的他必躬必亲,虚心听从法学专业教师的意见,积极有效地发挥每一位教师的作用,他聘请国外法学教师,也在国内外聘请律师,返聘退休的法学专业教师,与大家齐心协力,在实践中探索发展。虞建华是当时该学院唯一一名海归博士和正教授,但他从不因此发号施令,处处以身作则,时时谦和温润,充分尊重法学教师的意见,再三强调自己不是法学专业人才,只是暂时做一些服务工作。由于各个法学门类的师资不齐,他与其他人一起绞尽脑汁研讨、布局,解决课程设置难题。在复合型专业领域零经验的虞建华,从法学院开设之前到成立之后,始终不断摸索着:如何将外语与法学结合起来?哪些专业课是必须开设的?于他而言,这是一个全新而未知的领域,但国家和学校对此寄予厚望。本着对每一位老师和学生负责的态度,他与教务处及法学和英语专业教师进行了一场又一场的研讨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努力让同学们成长得更快、受益更多,希冀能够在四年之后上交一份令学校和家长满意的答卷。

功夫不负有心人,虞建华与同事们排除万难,筚路蓝缕,摸着石子过河,终于使上外法学院有所起色、蒸蒸日上。人手不足,他们一人扮演多角,咬牙坚持。“我能做的事我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我做”,虞建华以独特魅力充当着主心骨与粘合剂。在他的引领下,法学院教师们团结合作,教学氛围良好。他们以“不能砸上外招牌”为原则,悉心投入法律教学,辅以过硬的外语素养,使当时最早几届的法学院同学不仅在英语能力8级考试上与英语系几乎平分秋色,而且一毕业就被各大律所、企业抢着追聘。

国际经济法学院98届毕业生及分配情况.jpg

国际经济法学院98届毕业生及分配情况

除了教学,虞建华心中始终不忘的是学术研究。他说,“学生也喜欢从事科研、善于思辨的老师。与课堂结合,教学相长,是一个合格大学教师应该做到的。”他说他从来认为自己就是教师,而不是某个教学或科研部门的领导。在法学院十多年的时间里,虞建华在行政管理上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但他一直全工作量进行教学,也抓紧利用晚上、周末和放假时间从事学术研究。当时一位老教授曾感叹道,这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发表成果的海归博士,在法学院院长这个行政职务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应当“让他回到他该去的位子上”。

2004年,上海外国语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重组复所,虞建华被任命为研究所所长,正式离开法学院,在研究所改为院制后成为文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他又开始专心从事他的老本行,这也是他学术高潮的开始。虞建华此后一直在研究院工作,努力科研,也带教博士生、博士后和进修教师,以不同的方式为学校做贡献。研究院的老师们没有上课的硬性要求,但是几乎每个人都与课堂保持着紧密联系,他本人直到退休一直在为研究生上课。在后来的十几年中,虞建华潜心研究英美文学,期间发表了众多著作和译著,并主持了一系列国家社科、教育部和上海市社科研究项目,成就卓著。

虞建华参加学术会议.jpg

虞建华参加学术会议

虞建华于2018年退休,又返聘2年。他从教四十余年,早已桃李满天下。他的很多博士生和博士后成了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最近他主编的《美国文学大辞典》获得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法学院成立之初便入读上外的学子们仍使他记忆犹新。从1998年起,每年都会有毕业生陆陆续续返回上外虹口校区,看望虞建华教授,共忆当年。

虞建华主编的《美国文学大辞典》.jpg

虞建华主编的《美国文学大辞典》

“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四方案牍,虞建华终得以自己的方式,将崇高的品行铭刻在每一位共事共学的老师和同学心中,将灿烂的年华书写在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记忆中。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德高鸿儒博学,望重英雄豪杰。”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四方案牍,虞建华将崇高的品行铭刻在每一位共事共学的老师和同学心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