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详情页

上外百人百事|沈金伯与《上海学生英文报》

2021-04-25 14:13:28

沈金伯.jpg

沈金伯

沈金伯,1934年6月生于江苏宜昌。1954—1960年,在上海市东昌区人委、东昌区团委、浦东县团委工作。1960年,就读于上海外贸学院(1962年该校并入上海外国语学院),1964年,毕业后留校工作。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上海学生英文报》副主编。1991年,沈金伯获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海山忽有相逢时:从学生到老师

“调干生”是沈金伯结缘上外的第一个身份。何为调干生?“念书之前,已经参加过工作。”这是当时二十六岁的沈金伯对自己的定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发展正需要大量知识分子,党中央采取多种措施,譬如“速成班” “扫盲班”,鼓励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1960年,沈金伯进入上海外贸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学习。四年的时间里,“上海外贸学院”焕然前进,发展一新,待到沈金伯学成毕业,母校已并入“上海外国语学院”,所在专业也相应改成“外贸系”。

1964年,沈金伯留校工作,在英语系担任辅导员。

“没有什么加班不加班,”沈金伯谈起忙而不紊的青年导员经历,从未有埋怨和困倦,“那时候大多数辅导员都是如此。”要说工作重点,沈金伯认为“那时候的辅导员工作强调学生政治思想的树立,要培养骨干力量,进行一元化引导”。

抛开对本职工作的思考和体察,青年导员沈金伯眼中的上外教师,无不将教书育人的热情贯穿一日始终:白天上课,晚饭过后留在教室里,随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同时批改作业,及时辅导。夜深人静,学生们都已陆陆续续回去,老师们则继续备课、进修。

积极工作的情绪相互感染,对他们来说,做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化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是教育者,唤醒另一个灵魂。

沈金伯想把自己的尊敬和赞许献给上外教师们,回忆起当时总支书记对大家的关心:“有些时候,他们(青年老师们)熬夜太晚,总支书记来撵他们,让他们休息好了再办事。”

外语学习新气象:《上海学生英文报》

八十年代,上海外语教育改革正迫在眉睫。时任校长胡孟浩组织了一场上海市40所重点中学校长座谈会,率先推动了上海外语教学的改革。怎样提高外语教学水平?第二场座谈会如期而至,当时邀请到48所重点中学的外语教研组组长,主办方上外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当时,除了首都的《中国日报》《北京日报》,国内没有其他可靠外语报纸。与会人员达成共识——我们国家,学外语的环境不够。除了教科书,不太有接触到外语材料的机会。课外书、杂志寥寥可数。大家呼吁上外领先创报,以满足英语阅读的广泛需求。

就这样,1985年6月,《上海学生英文报》应运而生。

办报初期,经验全无,人才零星。在外教社的推动下,上外与《解放日报》达成了协议,两家合办《上海学生英文报》。彼时,上外正从一所单纯的语言学校逐步向综合性大学转型,许多外语能力与其他学科能力兼具的老师们就成了“突破口”。国际新闻专业是上外的第一个复合型专业,外语新闻行业的老前辈钱维藩是专业主任,被任命为《上海学生英文报》主编。钱教授对办报一事乐见其成,国际新闻专业初立,学生需要实践平台,而这份报纸的出现恰好弥补了当时实践资源匮乏的缺陷。

据沈金伯回忆,初创的《上海学生英文报》不仅享誉全国,收到了时任外文局局长的来信,还引发了海外媒体的关注。

造势惜才见真章:《上海学生英文报》主办全国赛事

为了造声势,报纸创刊次年,总编部举办了全国性英语大赛,将竞赛题目登在报纸上,由读者做完之后寄回。据沈金伯回忆,初赛约有三万人报名。

三万人里,他们选出了百位选手晋级复赛,又优中取优,遴选出18名英语人才入围决赛。这18人分为大学组、中学组和自学组。其中,自学组获奖者是一位来自浙江的残障人士,中学组的桂冠被上外附中学子摘下。

中学组里,六人获奖,上外和复旦都争相将强者纳入麾下,最终四人免试进入上外。最让沈金伯印象深刻的是第二名,他从上外毕业后进入外交部,任外交部翻译室副主任,曾先后为江泽民、朱镕基、胡锦涛、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担任英语翻译,现任中国驻捷克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

由上外牵头的《上海学生英文报》创办十多年,口碑载道,蕴含外语文化经典的养分,报纸创刊背后是上外历届师生的心血。虽然报纸已不再由学校承办,但如沈金伯一样的师者,却从未停下外语教育和文化传播的步伐,他们为我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人才,这些人才已走向社会各行各业。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沈金伯,曾任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上海学生英文报》副主编。1991年,沈金伯获上海市优秀新闻工作者称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