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落实立德树人,助推“三全育人” -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英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
主题党日活动
教工第三党支部合影
2019年4月19日,英语学院教工第三党支部在虹口校区1号楼508室开展了以“落实立德树人,助推‘三全育人’”为主题的党日活动,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的重要讲话,邀请四位教师党员代表分享他们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所融入的思政元素,并展开支部内成员的讨论交流。
肖维青老师分享
肖维青老师首先回顾了2017年起参与的《习近平用典》翻译工作。在兼顾本科及研究生教学的前提下,她给自己制定了严格的翻译工作计划。通过解读、释义、用典等几部分的认真研读和翻译,她对《习近平用典》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肖老师表示,在翻译的过程中,寻求共同合作既是对文本的精益求精,也是让自己深入学习的过程,无论是对一句诗句的反复推敲,还是在课堂上与学生共同探讨字斟句酌,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英华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而这种精神的传递也恰恰是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
张继东老师分享
张继东老师随后介绍了自己在语料库研究方面的进展,目前的成果为学生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帮助。张老师表示希望在语料库研究的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方法,整合学院的语言、文学、翻译和文化等方面的资源,努力提高语言教学和研究的功效,为国家培养出更好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杨袆辰老师分享
杨祎辰老师以“翻译与翻译研究课堂中的思政元素”为题,分享了她在《英汉、汉英笔译基础》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她将“帮助学生成为更自觉自省,能可持续发展的当代译者”作为教学目标,每学期都会给学生布置一项作业——采访对行业始终保持高度热情的译者,从而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此外,课堂内的演讲作业包括对中国文化、对中国翻译科学的定位和对社会的解读等方面,通过翻译理论学习和实践,了解中国的发展现状。她也会和学生交流个人科研项目的进展,谈她所敬佩的人、所感动的事。“真理,可以轻声地说,温和地说,微笑地说”——这是她的信条,也是她教书育人的准则。
吴其尧老师分享
吴其尧老师分享了自己对“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认识。吴老师坦言,对待中国古典文化应当“不薄今人爱古人”;对待西方文化则要秉持着“转益多师是汝师”的态度。他以“教”和“诲”的不同译法为例,介绍了在高年级精读课堂上与学生们探讨中国文化的经历。同时他也指出,要做好中国文化与英语教学的结合,需要年轻教师学习训诂学,多研读原文,始终秉持敬畏与敬业之心。
几位党员教师严谨治学、不懈努力的精神为与会人员树立了榜样,为课堂内外的思政工作、为“三全育人”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启示。新时代赋予了外语学习者新的责任:既要尊重文化差异,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要理解中国文化,继承发展中华优秀文化精髓。教育是一门艺术,一门学问,“为人师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书育人,此乃师德之本也”。作为一名教师,要尽自己所能,“传道授业解惑”,无愧于“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更应自觉地在教师岗位上,发挥带头作用,立德树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人文教育强调德才兼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也是英语学院人文化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如何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贯彻人文教育求实、开拓的理念,是新时代赋予党员教师的新课题,也是英语学院实验探索培养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型人才的新思路。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