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谚语翻译中传承海派文化 -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为更好实现“三全”育人,英语学院实行多角度、全方位搭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的平台和渠道,努力把握学生发展需求,优化资源供给,创新育人途径。近年来,英语学院师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有机联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以我所学、服务社会”,在实践锻炼中强化专业技能,同时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素养。
为更好实现“三全”育人,英语学院实行多角度、全方位搭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的平台和渠道,努力把握学生发展需求,优化资源供给,创新育人途径。近年来,英语学院师生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将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有机联动,促进学生在实践中“以我所学、服务社会”,在实践锻炼中强化专业技能,同时提升创新创业的能力与素养。由我院赵璧老师指导,王志欣、杨婉银、杨怡宁、盛晨、张进宁五位同学组成的“海上谣谚—沪谚译介”项目组,就是一个通过“大创”项目,运用专业所学,保护传承沪谚文化的典型案例。该项目自2019年实行第一期以来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已经开展第二期实践活动。团队的同学们灵活联动课堂学习、课外实践与新媒体传播,锻炼了自己的人文社科素养,也为保护本地传统文化出了一份力。不同专业的学生通力合作,探索项目发展潜力,结合自身研究与实地考察所得,个人综合素养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赵璧老师对团队成员进行指导
实践所带来的感悟,也许能胜过翻书千遍之功。项目名称“海上谣谚—沪谚译介”,顾名思义,是一个寻找流传在上海坊间的民间谚语,并加以整理、探究、翻译以及传播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团队中的同学们在课堂上学到的翻译技巧:转换、释义、异化等等,在谚语翻译实践中成为了不言而喻的选择。同学们听闻的译者品质:严谨、广博、创造力,在翻译探讨过程中也是自然而然地受到了锤炼。沪谚语言鲜明生动、修辞灵活的特点,锻炼了大家平衡直译意译,归化异化的能力。“卯时风”、“吃生活”、“做勿拖”、“一天世界”等颇具文化色彩的词能最终被转化为另一语言的过程,对同学们的翻译能力是极大的考验、也是一堂生动的跨文化交流课程。
团队成员在线上讨论翻译
作为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沪谚中常常涉及上海方言、文化、历史背景的相关知识。因此沪谚译介并不是仅仅在做翻译,典故的考据、历史背景的调查也是译者分内之事。在“海上谣谚”项目进行的过程中,学生发现,谚语背后的时代历史常常对谚语本身的含义有着极大的影响。“小东门”指代租界、“黄浦到海”指代漫无边际的含义……这些文化典故既有趣,又常包含一些对社会现实的映射。传统文化就凝练在这些言简意赅的谚语之中,无形之中磨练了学生的人文文化素养。
沪谚中相关典故的考据材
为了得到专家学者的指点,海上谣谚项目组还前往上海市金山区朱泾镇文化馆馆长胡林森先生。胡先生对于项目组的工作很是赞许。他认为,搞翻译的人,更要懂谚语:“做翻译的人,知识必须要广博,不能望文生义,否则会出错。”
除了指点项目组沪谚理解上的问题,胡先生还与项目组成员交流许久,讲述了许多过去的故事。他勉励学生最多的词便是“勤奋”。“改革开放初期,图书馆内都是一座难求,要站着,或者坐在地上。满图书馆都是人,都要学知识……我们那时都是拼命(学习)的呀。” 他带着学生们回顾往昔,对成员们的未来寄予厚望。
三个小时的采访,胡先生的言语仿佛一场春风化雨之教,令小组成员受益匪浅。老先生也提到,随着时代发展变迁,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对文化作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年轻一代中愿意搜集、研究谚语和歇后语的人已然不多了。文化保护与传承任重而道远,学生们也在采访中认识到,自己的专业所学,既能够也应当为这一事业做出贡献。
项目组成员与胡林森先生合影
长期以来,英语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展风采。“海上谣谚—沪谚译介”这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是学生自主将第一课堂和第二、三课堂有机联动的体现,体现了学院实现“三全育人”的目标。在这一项目的实践中,学生培养了自己的文化意识,创新思维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对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事业,难能可贵。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