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约11”第41期

发布时间:2021-07-12 17:24:26

大家好!“英华诗苑”第七十八期来啦!

诗经有云:“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古往今来,父母一直都是我们最深的羁绊和依靠。

今天,诗苑就为大家送上Kahlil Gibran的一首充满智慧和哲理的小诗On Children,让我们来看看纪伯伦心中理想的亲子关系。


作品欣赏


On Children

Kahlil Gibran

(1883-1931)

And a woman who held a babe against her bosom said, "Speak to us of Children."

And he said: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①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②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Notes:

1. tarry: v. 逗留

2. archer: n. 弓箭手



中文译文 


论孩子

纪·哈·纪伯伦 著

冰心 译

于是一个怀中抱着孩子的妇人说:请给我们谈孩子。

他说: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

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

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译文仅供参考


作者简介

Kahlil Gibran

1883-1931

微信图片_20210712150635.png


纪·哈·纪伯伦(1883.1.6—1931.4.10)黎巴嫩作家、诗人、画家,是阿拉伯文学的主要奠基人,20世纪阿拉伯新文学道路的开拓者之一,被称为艺术天才、黎巴嫩文坛骄子。其主要作品有《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纪伯伦、鲁迅和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一样是近代东方文学走向世界的先驱。

纪伯伦出身于马龙派天主教家庭。幼年未受正规学校教育。后随家庭移居美国。在美国上学时显露出艺术天赋。后兴趣转向文学,初期用阿拉伯语,后用英语进行写作。纪伯伦的文学作品受到尼采思想的影响,蕴含了丰富的社会性和东方精神,不以情节为重,旨在抒发丰富的情感。纪伯伦的绘画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色彩,在阿拉伯画坛占有独特的地位。他毕生创作了约七百幅绘画精品,其中的大部分被美国艺术博物馆和黎巴嫩纪伯伦纪念馆收藏。


微信图片_20210712150638.png


作品分析

《论孩子》是由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所写。这首诗的题目虽为《论孩子》,具体内容却是论父母之道的。父母们常忽视了教育最为重要的目标之一--培养独立人格。他们总喜欢干预子女的一切重大人生选择。本诗指出孩子是独立的,是与父母平等的个体,父母只能给孩子以爱,却不能代替他们思想、灵魂的形成。 

首段亮出的观点颇具颠覆意味--“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再娓娓道出孩子的本质其实是生命本身的渴求。当你刚开始深思,作者又为你剥出了另外两个真相:“他们借着你而来,却不是因着你而来”,“他们虽与你同在,但却不真正属于你。” 这段提醒父母要明白这样的真理:孩子虽你所生,但绝不是你的附属品,更不是你的私有财产,他们都是独立的个体。

第二段进一步罗列了一些让父母感到无奈,但又不得不接受的事实,从而让父母明白了该做和不该做的事情:孩子们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心属于未来,作为父母,只能在他们小的时候尽力保护他们的身体,但不要干涉他们的心灵。

第三段用了一个十分巧妙的比喻表明了孩子和父母的终极关系。父母之于孩子,就像一张坚实稳重的弓之于一支弦上待发的箭。作者认为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借用父母生命的历练和张力,给孩子供足给养,让他们长大成人,一飞冲天。

这首诗细细品味下来,不禁让人泪流满面。作为父母,何等无奈又何等伟大,儿女虽是亲生,但无法对其宣示主权,要尊重他们是独立个体的事实。父母能做的就是当好“弓”的角色,唯有这“弓”坚实稳定、尽力弯曲,才能让这“箭”射得更遥远。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朗诵欣赏

—诗歌吟者—

微信图片_20210712150641.jpg

范旭东  

英语学院2019级

文学二班

自我介绍:

The world is my oyster.


朗诵技巧

On Children这首诗的朗诵难度有两个:

1、须读出神父的深沉口吻。

2、不能让人感觉太严肃和沉闷。

对于朗诵者范旭东而言,其实还有一个难度,那就是作为一名女生,须模仿一位男性神父的口吻,而旭东的厚实音质非常吻合一位神父的口吻。此外,她还完美演绎了诗歌开头一位焦急母亲的口吻,真的很不容易。

对于第二个难度,这就需要朗诵者在一些细节上做艺术加工。比如:重读一些关键词,适当停顿,根据语义快慢结合等等。

以神父开头的第一节为例。须重读的单词包括not, though和一些名词。在longing, through you, yet, belong等后面停顿。

有两处瑕疵:

1、两个射箭部分的语速应该加快。1)…from which your children/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2)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2、结尾力度不够,stable须重读。

范旭东同学朗诵此诗花费很多精力,至少提交了四个版本,幕后练习无数遍。向她由衷表示感谢!

周朝刚


微信图片_20210712150646.png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纪伯伦的诗所传达的理念与自主教育不谋而合,而也只有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尊重,发掘孩子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发展的的潜力,才能使每一个孩子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最后,感谢周朝刚老师为本期推送提供音频资料。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大家好!“英华诗苑”第七十八期来啦!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