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味道|花鼓戏的湘韵味

发布时间:2022-04-16 13:42:38

记忆的味道——湘方言区

湘方言是汉语七大方言中通行地域较小的一种方言,其中包括湘语、西南官话、赣语、客家语。此外,还有湘南土话、乡话等一些独特的岛状方言。



湖南是一个方言复杂的地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既能说本民族语言,又能用汉语方言进行交际。(Hunan Province is a region with miscellaneous vernaculars. In ethnic minority communities, many people can speak both their ethnic languages and Mandarin.)在湖南地区,湘方言使用的人口约3085万,占全国人口的3.2%。

湖南花鼓戏

“手拉风箱啊,呼呼地响,锅炉烧得油汪汪......”这是我国著名的湖南籍歌词表演艺术家李谷一老师在湖南花鼓戏经典剧目《补锅》中的经典桥段,也是每一位湖南人的家乡记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This is part of the lyrics in a classic Hunan Flower Drum Opera “Mending the Pot” performed by a famous Hunan-born singer, Ms Li Guyi, and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every Hunan native’s memory of their hometown.)

湖南花鼓戏源于乡间地头流行的民歌小曲,最早可追溯至清代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2008年,湖南花鼓戏更是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了湖湘艺术文化的代表,为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所熟知和喜爱。(In 2008, Hunan Flower Drum Opera was included in the second batch of National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ist, and has gained national and even worldwide popularity.)

01 花鼓戏的分类

花鼓戏是全国戏曲中同名最多的剧种,在湖南、湖北、安徽、浙江等地均有分布。湖南花鼓戏不是一个单一的地方剧种。根据流行地区不同,可进一步细分为六大流派:湘东长沙花鼓戏、湘南衡阳花鼓戏、湘北岳阳花鼓戏、流行于湘西南地区的邵阳花鼓戏和零陵花鼓戏,以及流行于沅水、澧水一带的常德花鼓戏。

02 湖南花鼓戏的形成和发展

湖南花鼓戏是由地花鼓衍化而来的。地花鼓是在劳动中形成和发展的一种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在发展过程中,湖南花鼓戏完成了由歌唱进化为歌舞,再逐渐演变成戏曲的转变。

虽然地花鼓产生的具体年代不详,但它起源于人民群众的劳动实践却是不争的事实。劳动者在体力活动中不自觉地以歌舞形式来达到减轻劳动强度、放松身心的目的。(Although the exact time of its first appearance is unknown, it is known to have originated from the labor practice of the people who tended to relax themselves in singing and dancing.)

“插田不唱歌,谷少稗子多”,这句在湖南农村广为流行的俗语说明了劳动与艺术的关系,地方史志中的不少记载也反映了萌芽状态的民间艺术与生产劳动之间的密切联系。

03 湖南花鼓戏的艺术形态

湖南花鼓戏的曲调可分正调和小调两大类。正调的结构比较方整,大多以“对仗”等形式反复运用。小调是一些比较原始的民歌、山歌等,表现情绪比较单一。表演风格朴实、明快、活泼,行当以小丑、小旦、小生的表演最具特色。小丑夸张风趣,小旦开朗泼辣,小生风流洒脱。

湖南花鼓戏最突出和典型的艺术风格是其独特的喜剧性,其独特性在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艺术表现的手法的别出心裁。(Hunan Flower Drum Opera features its unique comic elements. It has its own ingenious ways of character portrayal and artistic expression.):人物形象多为富含正能量的、积极的;喜剧题材大多源于神话、历史传说、民间故事、趣闻等,入木三分的人物形象配合着湖南方言特有的幽默和豪爽,其间也透露出一股湖南特有的“湘”辣味,有着显而易见的独特个性和地域风情。

04 经典剧目推荐——《刘海砍樵》

《刘海砍樵》是长沙花鼓戏的一部经典剧目,故事向观众介绍了一段狐仙樵夫的传奇故事,传达了刘海与胡秀英的纯洁忠贞的爱情,反映了人们对爱情和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而《比古调》为《刘海砍樵》剧目中最重要、最经典的脍炙人口的唱段,表现了刘海与胡秀英婚后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广大劳动人民向善向美的愿望。

如同全国各地地方戏曲一样,湖南花鼓戏也不可避免地受到商业浪潮和流行文化的冲击,花鼓戏似乎逐渐淡出年轻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但是,它仍然具有地方特色,也在一代代的改编中传承着独特的文化味道。

两百多年的历史,花鼓戏的发展虽然曲曲折折,但始终不变的,却是其中所蕴含的那份独特的湖湘文化风韵,以及萦绕在三湘四水的大街小巷和田间地头的那一句句亲切的湘音。(During the past 200-odd years of history, although the Flower Drum Opera has experienced some ups and downs in its development, the unique charm of Hunan culture that it contains has never been lost, and the amiable Hunan vernaculars are still lingering in the streets, the lanes and the fields.)

参考文献

1. 金开诚:《花鼓戏》,吉林文史出版社,第51页。

2. 朱恒夫:《中国戏曲剧种研究》,人民文学出版社,第2708页。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花鼓戏的湘韵味。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