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 | 书香致远:英华学子阅读之选(三)

发布时间:2023-12-05 10:22:50

品味书香

静享阅读

 作为深化学院师生阅读共同体建设的重要环节,爱阅荐书栏目诚邀学生分享对教师荐书的阅读感悟或自主推荐优秀读物。

为了更好地反映学生个性化的阅读兴趣,我们将通过“师生共读”板块呈现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交流,并将自主荐书将分为“经典重温”和“时新畅读”两个板块,展示学生如何从人类文化和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启示,同时积极保持对时代的敏锐度和理解力。我们期待通过推介活动,为英华学子提供多元化的阅读选择,进一步激发大家的阅读热情。


03


╱ 书香致远 ╱

      在本期推送中,我们将与刘韵文同学一同重温《四世同堂》,通过老舍生动诙谐的文字感受普通人在动荡时代中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变化,形成自身对人性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与张嘉琦同学一同阅读《在细雨中呼喊》,体会余华如何以简单质朴而充满黑色幽默的笔触探讨死亡和孤独这两个话题,从中理解生命的脆弱与坚韧、人性的丑恶与美好。


经典重温

荐书学生:刘韵文

指导教师:徐海铭

推荐书目:

《四世同堂》

老舍



文/刘韵文(20级翻译二班)

细微处着墨,写尽人间沧桑变化

《四世同堂》聚焦历史动荡中的小人物,围绕着北平小羊圈胡同里的三户人家——祁家、钱家、冠家——以及周边住户,刻画了他们在抗战时期中的生存状态与心理变化。四世同堂的祁家小说着墨最多。通过这家四辈人的冲突投射出当时社会中普通百姓的新旧观念冲突。钱家是知识分子,有投身抗战的钱儿子和宁死不屈的钱老人;而冠家则是卖国求荣,一心求钱的卖国贼形象。这两家形成鲜明对比与喜剧冲突。老舍巧妙借三户人家,浓缩社会群像。

每一个人物代表当时社会的一类人,他们个体的挣扎其实是普遍的苦痛。如祁家长孙祁瑞宣是一名中学英语教师,代表着北平的小知识分子们。他渴望离家去革命,但背着全家生计的重担;他渴望大声传播先进的思想,却屡屡思前顾后,畏葸不语前;他在深夜为亡国辗转难眠,却仍是低下头,沉默地熬过下一个明天……祁瑞宣是矛盾的,是中庸的,是普通的。他不像钱家人,勇敢地与日本人同归于尽,或是奔走革命不怕牢狱——他有世俗的懦弱与胆怯。他也不像冠家人,昧着良心讨好官员,见利忘义见风使舵——他有朴素的骨气,有坚守的立场。

抗战时期的北平并没有热战,陷落,变化,恐怖……一切都在沉默的屈辱中,生活稀松平常又异常压抑地继续。通过《四世同堂》,我仿佛能走回到那个时代,透过人物的双眼,重睹那段历史。历史本已像一出戏那样使人瞠目,在老舍笔下更是直击人心,从细碎的小事到被遗忘的大事,我的心随着情节发展而不断淌血。白面被日军垄断,百姓只能吃混有烟头和异物的杂合面;日本人在天安门举行“庆祝保定陷落游行”,还召集中国学生参与。困难像难逃的暴雨,落在每一个普通民众身上。我心中有无限同情、悲愤,疾呼和平,我也反思、平复,无比珍视自己的生活。

历史事件中人的反应颇值得玩味。老舍多角度地描写,对于同一件事,各个人物的内心想法与实际行动因立场而不同,其中人性的坚韧与脆弱、仁慈与残酷、勇敢与懦弱都一览无余。故事会有结束,但人性永恒。即使时过境迁,书中人物的某些方面我在今天仍能在身边看到,由此便多了一层观察与思考。

撇开剧情,老舍对北平的文化民俗真是了如指掌,通过他生动诙谐的描述,那漫天风沙,那叫卖吆喝,那棉袍马褂,一个熙熙攘攘的北平城,跃然纸上,生活鲜活,好不有趣。

总之,老舍从细微处着墨。厚厚三本书的焦点始终都没有离开小羊圈胡同的三户人,但却写尽了北平沦陷时的世态人心。渺小的普通人在宏大战争中的挣扎和无奈将这段历史具象化。通过书中细致入微的人物内心刻画和活灵活现的对话,你能重新走进那段历史情境,体会到那份心情绝不只是家庭的重担,死亡的考验,亡国奴的屈辱,饥荒的痛苦……真是酸甜苦辣,五味杂陈。


时新畅读

荐书学生:张嘉琦

指导老师:李    欣

推荐书目:

《在细雨中呼喊》

余华


文/张嘉琦(22级英语一班)

《在细雨中呼喊》的作者余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于1960年4月3日生于浙江杭州,是国际知名的中国作家,被誉为中国的查尔斯·狄更斯。代表作有《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等。其中《活着》几乎家喻户晓,余华也凭借这本书获得意大利文学最高奖——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在余华的作品里我们总可以感受到他简单质朴的叙事风格,没有华丽的词藻,却能渲染出华丽的氛围。《活着》让我们看到福贵一生的悲惨命运,对死亡的抗拒和直面生存的力量。《许三观卖血记》又从底层人物的视角让我们体会到人在厄运时求生的欲望,小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生存的艰难。而《在细雨中呼喊》这本书,写的不仅仅是时代,更是个体面对无法抵抗的悲剧性的死亡与孤独这两个话题。

这是余华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同时也是余华由先锋文学转向现实主义文学的关键转折。它从叙述本位过度到了人物本位,即人物不再是为叙述技巧服务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着强烈生命力的个体。正如余华在一次采访中说:“我发现笔下的人物开始反抗我叙述的压迫了,他们强烈地要求发出自己的声音,我屈服了。”

《在细雨中呼喊》整体以时间为脉络,以第一人称孙光林为视角展开回忆,用黑色幽默的笔法将其中的苦难和生离死别描绘给我们。弟弟孙光明为救人而死,无赖父亲孙广才死在了粪沟之中,年少的挚友苏宇病逝于家中。而“我”生命中的过客们也往往在当时的年代艰难而执着地“活着”:年少时的性幻想对象冯玉青自杀未果之后最终堕入风尘,留下懂事的幼子鲁鲁寻找落魄的母亲。然而,余华在处理这些死亡的时候没有带有一些血腥的描述,而是用荒诞而充满黑色幽默的描写,用看似喜剧的方式叙述悲剧,寄关怀于笔端的荒诞之中,令人不禁哑然失笑,同时又感到了深深的悲哀。

典型的例子便是无赖父亲孙广才的死。这位父亲从来不是一个父爱如山质朴温厚的农民父亲的形象,反而是对传统父亲高大形象的彻底解构与颠覆。他是一个活在伦理之外的人,从来不加掩饰自己的混账与欲念,即便伦理纲常的绳索令他身边的人痛苦不堪,他却只是视而不见,以一个流氓自居,也以一个流氓作为理由成全了他的一切混账作为。他不仅常常对孩子和妻子施以暴力,对老父亲不闻不问,还调戏儿媳妇,和寡妇私通,使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这样一个无知、自私、虚荣、冷酷的人,让整个家庭都笼罩在深深的阴影之中,而他自己的结局也像是对他这荒诞的一生的一个缩影,在酒酣后失足跌入粪坑还叫嚷了一声“别推我”,后来被罗老头认做跌进粪坑的猪,捞出后没有意料中的恐惧,而是愤怒的“死了还要吓我”的抱怨,令人不致唏嘘,反倒哑然。

另外一个典型的例子是爷爷孙有元。年轻时候的孙有元是一个石匠,不仅有力气有手艺,整个人更是生机勃勃,可自从在山坡上滚下来之后,不仅腰部永久僵硬,还丧失了劳动能力。这突然而至的疾病改变了孙有元的命运,他开始了两个儿子轮流供养的生活,在每家住一个月,住满一月就换下一家,除非特殊情况,否则不会多停留一天。这样不干活只吃饭的日子,让他的处境变得肉眼可见的艰难,对施舍饭菜的儿子唯唯诺诺,对虚张声势的孙子百般讨好,更多时候活得像一个透明人,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突然出现。尽管祖父活得谨小慎微,但作为一个累赘的存在,在父亲孙广才眼里仍然十分刺眼,孙有元也在一次次的屈辱中看到了自己的最终归宿,开始以不吃饭的形式等待死亡的来临。最终,祖父如愿以偿地死去,喜形于色的父亲毫不掩饰自己的激动之情,扯着嗓门到处传播祖父已经死去的消息。小说中写道:“我父亲如释重负地笑了,他向外走去时连声说:‘总算死了,我的娘啊,总算死了。’”孙有元的结局表达出了对命运的无奈和绝望,让人感到沉重的悲哀感和深深的无力感,这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也折射出当时整个时代的悲剧。

但同时,这本书中对死亡的描写并不在于将死亡作为本体,而是意味着对生存的珍视和对生命的反省。岁月之河一直川流不息,而每个人都在河畔送走了一个个跟随岁月流逝的生命,个体的知觉在人类历史的漫长时间中又显得如此短暂。正如书中写道:“这就是哀悼一个生命离去的遥远场景。刚刚吞没了一个生命的河流却显得若无其事。我是在那个时候知道河流也是有生命的,它吞没了我的弟弟,是因为它需要别的生命来补充自己的生命。”这种对生与死的描述是传统的文学作品所不愿触及的,也只有余华式的冷眼才能将其如此呈现。

除了对于直面死亡的叙述,书中对于合群与离群以及对孤独的深刻体验与理解也令人印象深刻。余华在书里写道:“再也没有比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更令人战栗了,在雨中空旷的黑夜里。”主人公孙光林的出生,缘于父亲对母亲的一次暴力折磨,不甚光彩,也不讨喜。这样的开端,注定了他以后的人生充满磨难。他总是那样不被待见,渴望亲情、友情,可这些却永远与他绝缘。6岁那年,因为家庭困难,他被父亲送给了镇子上一对没有子女的人家。12岁那年,养父自杀,养母也弃他而去,孙光林再一次成为了没人要的孩子,不得不重新回到原来生他的家庭。然而,他的回来,却更加激化了家人和周围人对他的仇视和厌恶。父亲认为他是不详的,像对待仇人一样待他;同胞的兄弟们讨厌他,伙同村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欺负他;母亲也好似从来没有生过这个孩子,忽视他的存在。他没有亲人关心爱护,也与村里的其他人格格不入,每天都孤单单地一个人。

上了中学的孙光林,终于交上了一个可以相互慰藉、理解的朋友——苏宇。但苏宇却因为无疾而终的性骚扰,被判劳改一年。孙光林又成了孤独的人。劳改完出来的苏宇,人人都唾弃他,他的亲生父母嫌弃他丢脸,对他横眉冷对,怒言相向,把他逼死了。亲人的冷漠、朋友的离去,孙光林一次次品尝孤独的滋味,彻底成了孤独的人。在细雨中,他呼唤着亲情,却没有人回应;他呼喊着朋友,朋友却已不在,只剩下自己形单影只的身影在雨中。

正如对死亡的描写意味着对生存的重视与对生命的尊崇,书中对人物之间关系的描写也展现了对人性的理解与对温情的关照。最终当他尝遍了孤独,终于也接受了孤独,他说:“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成长了的孙光林,慢慢地开始用温和的视角去审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那么偏执。他选择与自己和解,也学会了与自己和解,曾经受过的心灵内伤也开始慢慢痊愈,一个人熬过那些难熬的夜,淋过那些生命中的细雨。

《在细雨中呼喊》就像一部未完待续的纪录片。故事里,有人走向死亡,但更多的人却并没有结局。他们仿佛从小说中走出,在时光里渐行渐远,直至背影模糊,消失不见。


相关推荐 换一组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爱阅荐书栏目诚邀学生分享对教师荐书的阅读感悟或自主推荐优秀读物。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