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故乡 传承红色故事】Ⅱ(十四)

2021-03-04 13:06:54

“从尧都平阳盆地西行,山路弯弯,远看像一条土黄色的腰带,缠绕在群山之间。爬上海拔1500米的山巅,气温骤变,沟壑里云雾缭绕,还有终年不消的积雪。再翻越长满梢林的分水岭,沿昕水河往西,便有一座不大的山城横在前面,这便是地处吕梁山麓的蒲县城。从县城再往东走35华里,可看见错落点缀在大山脚下的农家小院。挂在院墙上金黄的玉茭穗和鲜红的辣椒串,便都映入眼帘。村庄紧傍大路,村口有一座小庙叫龙王庙,后墙上写着三个字——西坡村,这里,便是我的家乡”。这是西戎自己对家乡的一段描写。一日,我驱车出临汾市区,沿宽敞平坦的临大公路西行约五十公里,便到了蒲县化乐镇西坡村。抬眼望去,远方层峦叠嶂、灵山秀色,近处错落有致、气氛氤氲,好一种不凡气度点化在天地之间。

进村直行五十米左右,右拐可见其青砖碧瓦的建筑,沿右侧胡同进去,就是这座古色古香建筑的正门。大门正上方是著名学者姚奠中先生的墨宝“西戎故居”,大门两侧是西戎先生自题的对联“春风醉客非关酒、秋菊宜人不在香”。

一进这座呈长方形的院子,就能看见正对的大门正对的影壁上写着一首诗:“吾本山里娃,竟能成作家。文坛山药蛋,也算一枝花”。山药蛋是作者的自谦,也是一种文学流派的俗称。“山药蛋派”是中国现代小说流派之一,形成于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以赵树理为代表,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等为主要作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影响。西戎自1955年从北京调回山西工作以后,长期担任省作协主席和《火花》、《汾水》杂志主编,不仅坚持深入基层体验生活,身体力行进行文学创作,而且善于提携后辈、鼓励支持青年作家成长,为山药蛋派的创立、继承、发展、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许多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作品都发表在西戎主持的《火花》杂志上,在全国文坛和广大作者中间声名鹊起,因此“山药蛋派”又称“火花派”。

院子右侧是一排四孔窑洞,其中三座青砖窑洞,一座由石头砌成,窑洞显然是翻新的。看守故居的西戎后人介绍说,窑洞的格局、样式和以前一模一样。1922年冬天,西戎就出生在这里。西戎本姓“席”,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虽然西坡村土瘠民贫,但西戎的父母靠着勤劳和节俭,倒也把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西戎从小聪颖好学,在县城读完了高小,又考上了设在临汾的省立第六中学。但由于家中遭遇洪灾,这突发的不幸致使家道中落,西戎只好辍学回家以放羊谋生。直到1938年,抗日的烽火燃烧到吕梁山脉时,16岁的西戎只身跑到蒲县城,参加了牺盟会领导下的蒲县工作团,后转入吕梁剧社。从此,西戎离开家乡,走上了改变他人生道路的革命历程。

 院子左侧是展厅,里面陈列了数百幅照片以及实物,记载了一个山里娃走出大山,投身革命,最终成长为一名人民作家的奋斗历程。从家中出走的西戎,于1939年10月经辗转反复随吕梁剧社到达延安。在延安的时光,是西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这里,他见到了自己日思夜想的毛主席,参加了八路军部队艺术学校的学习,经历了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在这个时期,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根据自己家在山西、出身西坡、投笔从戎的经历,改名为“西戎”。1942年10月,西戎处女作《我掉了队后》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这是西戎文学创作迈出的第一步。1945年,在晋绥边区工作的西戎开始与马烽合作创作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并在《晋绥大众报》连载,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西戎和马烽、李束为、孙谦、胡正并称“文艺战线的五战友”,有“西李马胡孙”之说。西戎曾随解放大军南下四川创建《川西日报》,在这里他发现培养了后来成为著名诗人的流沙河。1952年调北京任中央文学研究所创作辅导组副组长。1955年再次回到山西工作。

西戎身为作家,同时书法也是功底深厚。展厅大门两侧是西戎的手笔,“劲风立绝壁飞雪傲银空,群艳知何处茫茫见苍松”,进展厅正门也是西戎的墨宝:“半生磨砚已白头,安坐书斋再无求。手中已搁生花笔,闲读怡养守穹庐。”在展厅的醒目处,还有一副西戎的书法作品:“居高声自远”,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意思是立身品格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这里表达出西戎对道德修养、品格养成的重视,也是他洁身自好、严格要求、培养良好家风的真实写照。西戎一生坚持文学创作来源于生活,他说,“作家没有生活,是无法下笔写作的”,他的文学创作道路也是始终践行了这一原则。在延安时期,他按照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指引,坚定了文学与工农兵相结合,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学创作道路。在晋绥边区时,他换上农民服,走到那里,就在那里和农民群众在一起劳动、一起学习、一起生活,《吕梁英雄传》的素材就来自于晋绥边区群英会上700多名英模的事迹。无论是南下四川,旅居京都,还是返回山西,他都坚持下乡体验生活,始终与劳动群众在一起。他在汾阳贾家庄蹲点,他白天和农民一起劳动,晚上给群众宣传路线精神,每天挨门吃饭,边吃边聊,他从农民身上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在农村广阔的天地找到了创作的源泉。西戎不论是担任省文联、省作协的领导,还是作为杂志社的主编,他都坚持文学创作不忘生活,《宋老大进城》、《赖大嫂》、《春牛妈》等文学佳作不断,他说“我之所以能写出一批得到读者喜爱的作品,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生活的恩赐。是生活丰富了我作品的语言,是生活拓宽了我的思维天地,是生活坚定了我的创作道路。‘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是生活培养了作家”。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文艺工作者座谈时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西戎等老一辈作家正是按照这样一条道路走过来的。今天,我们作为后来人,只有坚持面对新的伟大时代,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面向基层、服务群众,静下心来、深耕细作、创作精品,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阳光晴好,暖阳照进院子,一派祥和温馨的气氛;微风吹过、树叶婆娑,仿佛在讲述一个精美的传说,又在描绘另一幅精彩的画图。

图片1.png


责任编辑:卫巍太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抬眼望去,远方层峦叠嶂、灵山秀色,近处错落有致、气氛氤氲,好一种不凡气度点化在天地之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