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基本情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以中省关于美育工作文件为指导,通过对中华美育精神、现代工匠精神与学院精神分析,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将中华传统文化、职业美学模块构建、红色经典文化艺术、中外优秀美学理论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创新发展“化美育德、艺技融合”美育理念,孵化出一大批有地域特色、学院特点、学生特质的艺术原创作品,多次登上校内外舞台。通过深挖经典红色故事,积累创作素材;打通线上线下教学渠道,扩充创作资源;开展专题展演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让青年学生在文艺作品创作、表演、欣赏的全过程中,接受艺术美的熏陶与革命精神的浸润。
二、主要做法
(一)红色富矿,淬炼精品力作
自党的十九大以来,陕西工院深入开展红色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文化,充分发挥和利用陕西红色文化资源,结合校史校情,多次组织校内教师进行研讨,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创作进行指导,反复对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进行推敲打磨,相继完成了朗诵《情系梁家河》、舞蹈《红船》、纪实报告剧《心路》、短剧《坚守》、朗诵《一条路一盏灯》、歌曲《青春匠心》和MV《大国工匠》等作品的创作,打造了一批带有红色革命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系列原创文艺作品。
该系列作品包括:
朗诵作品《情系梁家河》:从《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汲取营养,全篇展示了习近平青年时期在延安黄土地上的奋斗故事,打坝造田,汗洒河川,心存延安,心系群众,为创造梁家河百姓的幸福生活而不懈地努力。
朗诵作品《一条路一盏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厚土壤,意在引导广大师生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树立高远的理想追求和深沉的家国情怀。
舞蹈作品《红船》:以嘉兴南湖的红船为故事背景,以意象性的动作语言来表达对未来新社会所产生的憧憬;一根红绸化作希望、信仰、生命,它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同时也象征了伟大的红色主义事业。在整场舞蹈中,每一根红绸代表着国旗的一针一线,而满场的红绸聚集在一起的时候,代表了革命先辈团结的精神品质。
纪实报告剧《心路》:根据学校真实历史改编,全剧分为三幕,时间跨度从建国初期到70年后的校庆,展示了建校的革命宣言、毕业后的师生相聚和校庆时对学校历史的回首,传承了老校长的红色革命精神,展现出学校艰苦奋斗、技能报国的初衷。
原创MV《大国工匠》:主歌以叙述、抒情的旋律娓娓道来,声韵动人,展现了凝神聚力、精益求精的职业品质,副歌升华主题,气势磅礴地彰显出工匠精神的新时代特质。MV作品紧扣工匠精神,以艺术的独特魅力,激发青年学子胸怀技能报国理想,争做新时代的能工巧匠,将个人梦想融入壮丽的中国梦,明德笃学,精艺强身,绘就绚烂多彩的青春。
(二)创新表达,绽放时代光芒
文艺作品想要真正走进当代师生的心灵,唯有以新的审美创造。立足时代特点、地域特色,以传承红色文化,铭记先烈初心,弘扬革命精神为主题的系列文艺作品,遵循“演出、完善,再演出、再完善”艺术创作思路,讲好陕西故事,弘扬文化自信。一方面提升了学生的表演技巧,另一方面让学生真正对红色文化、匠心文化精神内涵有了进一步认识,了解党的奋斗历史,缅怀革命先烈,肩负起对革命传统传承和弘扬的使命,展现出学子勇担时代重任、一心向党、强化技能报效祖国的情怀和青春飞扬、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
在作品完成后,依托大学生艺术团进行舞台排演,对参加学生详细阐述了作品创作的初衷与蕴含的意义,加强了学生对红色精神与工匠精神的理解,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怀,坚定了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排练期间,针对不同作品类型,邀请到朗诵、声乐、戏剧表演等艺术家和相关从业者,传授学生表演技巧、舞台经验,专家们的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表演水平,提升了作品的表现力,也用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独特人格魅力,感染了每一位参演的学生。各个作品历经排练近百次,最终一一成篇搬上舞台,利用晚会、汇演、比赛等方式,在校内外舞台进行了作品展演,收到了好评和欢迎。
2018年,朗诵作品《情系梁家河》荣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朗诵类一等奖,陕西省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朗诵类一等奖。
2021年,朗诵作品《一条路一盏灯》荣获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优秀创作奖;舞蹈《红船》荣获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原创电视作品《青春匠心》荣获全国高职高专院校“百城百校百万师生喜迎建党100周年”红色歌曲接力活动一等奖。
2022年,纪实报告剧《心路》荣获陕西省第八届校园艺术节剧目奖和导演奖,歌曲MV《大国工匠》荣获学习强国平台陕西省“我们的新时代”短视频大赛三等奖。
(三)初心之“火”,点亮信仰之“灯”
学校始终注重把宝贵的红色文化精神入到教育实践中,搭建完善了“用政治理论教化人、用文艺作品感染人、用校园文化熏陶人、用文化场馆引导人、用科学研究提升人”的育人体系,以创作带动教学,以教学推动创作,“化美育德、艺技融合”,奏响了文艺作品育人“最强音”。
创新方式方法,丰富教育载体,探索课上与课下兼容并包、网上与网下联动并行的新模式。线下集中组织开展系列活动,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通过情感的培育为文艺作品创作注入全新的活力。定期举行红色精神传承的主题报告、演讲比赛、主题团课、团日活动,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重要契机,开展“唱支歌儿给党听”大型艺术党课,将主题教育与立德树人相结合,以艺术的形式引导青年学生读懂党史这部教科书,从党的非凡历程中感悟思想伟力,坚定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线上引导学生通过观看红色电影、听红色故事,互动交流、口传心授,实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理论课“下沉”,在互动中传承优秀文化。举办“五彩翔云”网络文化节,让青年学生用手中的笔、镜头的光、口中的歌和心中的情,呼喊青春宣言,汇聚青春力量,设计制作一系列鲜活生动、传播力广、影响力大的网络宣传精品。
三、工作成效
红色经典系列原创作品搬上舞台后,受到众多高校师生和职业教育同仁的褒 扬,得到了艺术专家的肯定。纪实报告剧《心路》在建校70周年校庆晚会进行演出, 舞蹈《红船》受邀参加陕西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网络主题宣传启动 仪式、咸阳市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朗诵《一条路 一盏灯》在我 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周年主题歌会暨大型艺术党课中进行演出,歌曲MV《大 国工匠》《青春匠心》登上央视频、学习强国、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职业 教育、现代教育职业网等各大平台,系列作品受到广大称赞。
(一)学生综合素质显著提升
以大学生艺术团为依托,以各类文化艺术活动 为平台,将审美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持续进行美育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艺术技能 水平。先后26次参加国家、省级艺术表演、比赛并收到表彰,连续六届参加全国大 学生艺术展演,每届都有斩获,获得集体优秀创作奖1项,优秀组织奖2项,原创作 品《民工父亲》《情系梁家河》《一张饭卡》等作品多次受邀参加省市各类文艺演出。 “爱党爱国、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已成为校园思想的主流,工院学子在亲身参与 中,就业的核心竞争力愈加增强。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十年稳定保持在97%以上,在 国有大型企业、世界500强、国内100强企业的就业率达到52%,涌现出了全国劳动 模范何菲、全国技术能手何小虎、陕西省技术状元黄亚光等一批参与神舟飞天、嫦 娥探月、北斗传信、高铁飞驰、港珠澳大桥建设等超级工程和重大项目的名片学生, 用青春的力量书写了祖国奋斗的华章,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之梦。
(二)以美育人成果丰硕
美育工作成果凸显,先后获得陕西省人民政府教学 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一级学会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校园文化优秀 成果1项、陕西省校园文化优秀成果奖8项,省级以上专项课题7项,出版教材3本, 发表论文30余篇。建成教育部高职高专文化教育类专业教指委精品课程、省级精品 课程1门。近五年,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大赛中累计获奖61项,其中国家级奖项16 项;大学生艺术团荣获省级优秀学生社团称号,获奖层次和数量在陕西省非艺术类 高职院校中遥遥领先。
(三)社会美誉度显著增强
学院美育工作的创新做法形成了明显的示范引领作用,百余所省内外兄弟院校来校交流学习。依托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美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单位,向省内外100余所高职院校推广美育工作经验;在全国美育大会、全国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规范编制工作会等全国性会议上作主旨发言5次;在校召开 全国美育工作年会,实际展示学院美育工作效果。工作成效也得到了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陕西日报、腾讯网、新浪网、陕西省教育厅官方网站等媒体的关注报道。
四、工作启示
延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用延安精神教育和熏陶青少年,切实加强对青少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红色经典系列原创作品以美育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加强对学生的红色教育,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要求。朗诵《情系梁家河》《一条路一盏灯》讴歌延安精神,立足时代召唤,展示当代青年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舞蹈《红船》纪实报告剧《心路》,激发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歌曲《青春匠心》和MV《大国工匠》引导青年学子树立技能报国理想,争做新时代的能工巧匠,立志成为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红色经典系列原创作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理想信念,胸怀大爱,立志技能报国,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奋斗的动力和起点。在传承红色文化,弘扬延安精神,培育新时代能工巧匠等方面具有典型性,有着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