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3新闻速递

2020-05-23 15:20:44

1.习近平看望政协委员

23日上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了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联组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

2.学习快评总书记这六个字令人动容

“不惜一切代价”—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讲到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时说的这六个字,掷地有声,令人动容。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是中国抗疫斗争最醒目的价值导向。这是一个执政党对人民的深情与担当。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得到人民信赖和拥护的根本原因,也是这个百年大党带领亿万人民不断创造新奇迹的成功秘诀。

3.每日金句:习近平论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着力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全体中国人民和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

—习近平2018320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4.历经五次编纂,民法典正在走来!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了,备受关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已提交大会审议。这部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的民法典草案共7编,分别是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共1260条,总计10万余字。编纂一部符合我国国情的民法典,是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以来,民法典的编纂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先后启动过五次民法典编纂的工作。

第一次编纂

195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组织力量起草民法典。

第二次编纂

1962年,民法典起草工作再次被提上议程,并于1964年完成了草案(试拟稿)。

第三次编纂

1979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组织民法典起草工作,至1982年形成民法草案第四稿。虽然草案并未正式通过成为法律,但后来制定的《民法通则》都是以该草案为基础。

第四次编纂

200212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审议民法草案。

第五次编纂

20141023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编纂民法典”的目标。

20166月,民法总则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标志着民法典编纂工作正式进入立法程序。此前,我国已修改婚姻法,出台了继承法、民法通则、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一系列民事法律,为民法典编纂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20173月,作为中国民法典开篇之作的民法总则,获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表决通过。民法典编纂完成了关键的“第一步”。

20188月,各分编草案首次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审议,其中包括6编,即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共1034条。民法典编纂迈出“第二步”。

201812月、20194月、20196月、20198月、2019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第十次、第十一次、第十二次、第十四次会议对各分编草案进行了拆分审议。

201912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现场,一本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摆放在与会人员面前,“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201912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现场,一本本《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摆放在与会人员面前,“完整版”中国民法典草案首次亮相。201912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提请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草案)》的议案,决定将民法典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

20191228日至2020126日,民法典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公开征求意见。期间,民法典草案共收到13718位网民提出的114574条意见。

20205月,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即将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民法典编纂进入最后阶段。

中国民法典—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这座“大厦”的重要支柱,必将为法治中国建设筑牢根基,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5.中国新冠病毒疫苗1期临床试验取得积极成果

新华社伦敦522日电 中国研究团队22日在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上发表报告说,他们对一种新冠病毒疫苗开展了1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这种疫苗是安全的,且能够诱导人体快速产生免疫应答。

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陈薇院士等人领衔的团队开展了这项临床试验。试验中使用的疫苗是一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团队在试验中招募了108名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年龄在18岁至60岁间。这些志愿者分成不同组别接种了不同剂量的疫苗。

报告介绍,接种后的28天内,这种疫苗在不同剂量的组别中都展示了很好的耐受性,也没有引起严重不良反应。

陈薇在《柳叶刀》发布的新闻稿中说,1期临床试验表明接种这种腺病毒载体重组新冠病毒疫苗能够在14天内诱导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和T细胞,“这些结果代表了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不过,陈薇同时指出,要谨慎对待相关成果,开发新冠病毒疫苗会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并且能够引发免疫应答并不一定意味着疫苗能够保护人们免受新冠病毒感染,该项成果“展示了新冠病毒疫苗开发的很好前景,但我们离这种疫苗达到让所有人使用的阶段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报告说,这项临床试验的主要限制包括样本规模较小、试验期较短、缺乏随机对照组等,因此接下来还需要进一步的试验来验证。

据《柳叶刀》介绍,开发出有效的疫苗是防控新冠疫情的长期解决方案,当前全球有超过100种候选新冠病毒疫苗正在开发中。

6.截至52224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

522024时,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新增疑似病例2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1例(在上海),本土病例1例(在吉林)。

当日新增治愈出院病例3例,解除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252人,重症病例增加1例。

境外输入现有确诊病例41例(含重症病例2例),现有疑似病例5例。累计确诊病例1711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1670例,无死亡病例。

截至52224时,据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现有确诊病例79例(其中重症病例9例),累计治愈出院病例78258例,累计死亡病例4634例,累计报告确诊病例82971例,现有疑似病例6例。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741696人,尚在医学观察的密切接触者5085人。

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新增无症状感染者28例(境外输入2例);当日无转为确诊病例;当日解除医学观察23例(境外输入2例);尚在医学观察无症状感染者370例(境外输入26例)。

累计收到港澳台地区通报确诊病例1551例。其中,香港特别行政区1065例(出院1029例,死亡4例),澳门特别行政区45例(出院45例),台湾地区441例(出院408例,死亡7例)。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5.23新闻一览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