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革命英雄——《悬崖之上》观后感22

2021-06-12 21:42:51 陈妍
《悬崖之上》观后感

  看了张艺谋的首部谍战电影《悬崖之上》,观之倍感震憾,精神为之振奋。影片故事精彩、气势恢宏,既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又进行了一场革命传统教育,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共产党人的伟大,感受到他们对信仰的忠贞,感受到精神的伟力,感受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哈尔滨在伪满统治时期,曾被称为远东谍都,各国势力汇聚。哈尔滨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在哈尔滨尤其以我国的红色特工和日伪特工交锋最为激烈,电影讲述就是这样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并不复杂,逻辑线条也十分清晰。上世纪三十年代,四位曾在苏联经受特训的共产党特工人员组成两个任务小队,回国执行代号为乌特拉的秘密行动。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们从跳伞降落的第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人布下的天罗地网中。影片围绕乌特拉行动一步步推进,四名共产党特工人员和事先打入敌内部的革命同志与敌人展开了一系列曲折惊险的生死较量。最终,任务顺利完成,可不幸的是,两名共产党特工人员为了乌特拉行动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有一种感动叫真诚。艺术感染力的表达有很多样式,最能打动人的在于其真诚与实在,在于既符合逻辑,又直击情感。《悬崖之上》不时地向观众传递这种冲击灵魂的信息,通过人物、场境、音效等表现手法不断调动你的情感源泉。小队成员张宪臣看到自己两个5年末见面的子女流落街头沦为小乞丐的时候,尽管特务在追杀,他还是寻找机会与自己的孩子见了一面,说了一句话。面对敌人的严刑烤打,他眼神中透出的是坚定,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共产党员对信仰的执着坚守。随着影片的播放,故事的演绎,一股股正义的力量在我们心中不断升腾。

有一种精神叫牺牲。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把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这是《悬崖之上》电影所展现的一种甘为革命奉献的伟大力量。当打入敌内部的周乙带着被敌人折磨得体无完肤的张宪臣准备出逃时,张宪臣看到出行的路全部堵死,根本无力冲出敌人的封锁时,为了不让周乙暴露,他毅然说道:留下你,比留下我有用,你走吧,不要管我,就让我这残废的身体发挥最后一次作用吧,说着开车冲向敌群。这种大义凛然、舍生忘死的精神,让人为之动容。当二组的楚良和王郁一直被敌人软禁,后来在周乙帮助下,借助大使夫人酒会的机会脱离险境。但临进大使馆时,情况发生变化,只有一人能进去的情况下,楚良果断选择留下,把生的希望让给战友,让王郁通过酒会通道出去继续完成任务,这种面对生死的断然选择,体现了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崇高气节。

  有一种痛苦叫无言。当潜伏在敌人内部的共产党卧底周乙看着面前自己的同志被敌人无情地折磨时,既不能问候,也不能阻止,甚至还要装着帮助敌人去折磨战友,那种内心的苦楚,残酷的情感煎熬,是一种无语的悲壮。目睹战友慷慨就义,周乙身体轻微颤动了一下,只是这么一个动作我们感受到了诀别时的隐忍,尽管他最后做出点火的姿势进行了完美的掩盖,那种克制之痛让人不禁泪流。当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孩子流落街头沦为小乞丐,无衣穿无地方住,作为父亲的张宪臣既不能相认,又不能相帮,那种痛苦是多么心酸。电影通过人物、对话、情节、音效等方式,把直击情感深处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烘托出共产党员的革命大爱,昭示出革命者为了胜利的无私奉献精神。

  历史的意义在于记得,它不仅仅是事件的历史,还是精神的历史。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是无数英雄先烈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只有建设好国家,只有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才能无愧于他们,无愧于心。一部电影观后,能带给我强烈情感共鸣与高度的精神融合,这是一部正能量满满的好作品。(文/陈妍)


责任编辑:王礼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看了张艺谋的首部谍战电影《悬崖之上》,观之倍感震憾,精神为之振奋。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