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再赴福建考察,这些关注点一以贯之

2021-03-31 16:54:51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从1985年到2002年,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他在福建的探索和实践有着穿越时空的意义,成为他治理今日之中国重要的源头活水。辛丑仲春,习近平再赴福建,透过他一以贯之的关注点,可以看到他对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的谋划,也可感悟他对八闽大地历久而弥深的情怀。
改革创新一以贯之
今年全国两会之后的首次考察,持续了四天时间。从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每天的考察行程,都与改革创新密不可分。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推动了一系列具有战略性、前瞻性的改革创新举措。这次考察期间,他再访改革“试验田”,“验收”改革成果,作出关键指点。

林改

福建多山、多林、多绿,但林业工作一度是“只见林、不见人”,忽略了林农利益。2002年6月,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赴率先探索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武平县调研。他指出,林改的方向是对的,关键是要让老百姓真正受益。武平县由此成为全国林改第一县,林改也上升为国家决策。
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在沙县实地调研林权改革。他指出,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医改

福建三明以医改闻名全国,发源于这里的“三医联动”“两票制”等举措,先后上升为国家医改的顶层方案。三明医改虽然是在习近平到中央工作后开启的,但他在关键时刻让这一改革吃下了“定心丸”:总书记曾多次在重要会议上肯定三明医改经验并要求总结推广。

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再次为三明医改点赞: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科特派”

在武夷山深处,与总书记在茶园的一次相遇,让一支诞生了22年的“神秘队伍”广为人知,这就是科技特派员。发端于福建南平的“科特派”制度,是习近平当年关心指导、总结提升的工作机制创新。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再次明确,要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

创新不问“出身”

每次到福建考察调研,习近平都要到企业看一看,重点关注自主创新。这次在福建福光公司,总书记详细了解企业技术创新等情况。他强调,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总书记还发出了“招贤令”: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谁能为国家作贡献就支持谁。
从当年在福州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到七下晋江总结“晋江经验”,从倡导 “一栋楼办公”“马上就办”,到打响全国治理餐桌污染第一战,习近平始终是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开启了气势如虹、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十四五”时期,改革又到了一个新的关头,我们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这是习近平福建之行的“改革足音”。

高质量发展一以贯之

3月25日上午,这次考察的最后一项活动是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并发表重要讲话。对于福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习近平始终牵挂于心。
这次考察的前两天,习近平分别调研了茶产业和小吃产业。这也是他当年就关心指导过的特色产业。2000年,他在大田县元沙村考察茶产业时嘱咐,茶产业要向生态、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向深度加工发展,提升茶叶质量,打响本地品牌。
这次考察期间,总书记来到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山。他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
这些年,沙县小吃在习近平的指导下深入挖掘小吃业的拓展空间,推进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的转型升级。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在沙县夏茂镇再次“支招”:沙县小吃在现有取得成绩的基础上,还要探索,还要完善,还要办得更好,继续引领风骚。
20年前,习近平作出建设“数字福建”的战略决策,亲自担任“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让福建驶入了数字经济的快车道。去年,福建全省数字经济增加值突破2万亿元,占GDP比重近半。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强调,要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
在听取福建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上取得更大进步,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在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迈出更大步伐,在创造高品质生活上实现更大突破。

生态保护一以贯之

生态对福建有多重要?习近平曾经这样回答:“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资源,生态优势是福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生态文明建设应当是福建最花力气的建设。”

习近平在福建工作期间着力抓了几件事。长汀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域之一。习近平先后5次赴长汀实地调研,持续推动水土流失治理。经过30多年攻坚克难,当地实现了“荒山—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创造了“长汀经验”。

莆田的木兰溪曾经水患严重。22年前,习近平指挥推动木兰溪流域治理,通过“水安全、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水治理”五大系统整治,让老百姓告别了水患。木兰溪成为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堪称治水典范。

世纪之交,习近平提出生态省建设战略构想,2001年成立了福建省生态建设领导小组,他亲自担任组长。当年的一系列努力,为福建荣列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长期保持森林覆盖率全国首位、成为清新福建的“生态优等生”,打下了坚实基础。

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踏访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山郊野公园等地,再次强调,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总书记还专门指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省建设布局,科学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培根铸魂一以贯之

2014年10月,根据习近平的亲自提议,全军政治工作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镇召开。习近平在会上强调,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是强军之魂,铸牢军魂是我军政治工作的核心任务,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特殊的地点,特殊的安排,彰显了习近平对于历史文化资源的看重,对于培根铸魂工作的看重。
习近平的这份看重,一以贯之。这次考察期间,他专门来到武夷山九曲溪畔的朱熹园。总书记这样发问: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批示保护了国内罕见的重要史前遗存——三明市万寿岩,推动了重要文化名片——福州三坊七巷的保护。这次考察期间,习近平造访了三坊七巷。他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坐落于福州的闽江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其前身之一是创办于1984年的闽江职业大学。在福州工作期间,习近平曾兼任该校校长6年时间,他当年提出的办学理念延续至今。
3月25日上午,习近平重访闽江学院。在校园广场上,他对大学生们说,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青年一代责任在肩。希望同学们努力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道德高尚的人。
党史学习教育正在全党展开。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他提出,要弄清楚“三个逻辑”、做到“四个深刻领悟”。
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唯有守住我们的根和魂,才能不忘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
来源:学习强国
编辑:陕西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马院党支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习近平再赴福建考察。习近平在福建工作了17年半。这是习近平福建之行的。习近平为福建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在福建考察期间强调。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