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王静康:提人生之纯 结学术之晶

来源:光明网 发布时间:2021-04-05 03:15:39

在天津大学有一位被称为“女神”的教授。她所承担的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都实现了“产业化一次试车成功”的奇迹;她像一台神奇的“永动机”,全年无休泡在课堂、实验室和生产一线;她带领团队让“中国结晶”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格局,推动我国工业结晶研发跻身世界前沿。

这位“女神”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学教授——王静康。

                                                                   王静康在工作中

王静康先生所从事的工作是“结晶”,就是把物质中的原子、离子或分子按照一定的空间次序排序,去除杂质,使它们从液态或气态变为纯净的固体。这如同她的人生,经过漫长的岁月沉淀,凝结为对学术与教育的执着,凝结为对“科技强国”的使命与责任,凝结为对祖国的无私大爱。

王静康用为国奉献、为国奋斗的信念写下了一个大写的“师”字。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结晶、提纯,她在科学强国的求索中,愈发纯粹。

学高为师

2019年,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国庆前夕,电视台采访了王静康。这位从来不施粉黛的“女神”,却要求戴上一件饰品。她特地从包里拿出一个礼盒,那是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装上祥云绶带,王静康郑重地将纪念章挂在胸前。阳光下,先生的眼睛与胸前的胸章,熠熠生辉。把中国建成化工强国,是王静康一生的求索,这枚沉甸甸的纪念章就是她矢志奋斗的纪念。

工业结晶技术作为一种高效节能、降耗、减排的化工精制技术,广泛应用于农药、石油化工、食品和医药等传统领域,还是生物化工、能源材料等新兴行业的重要技术支撑,成为21世纪国际竞争的前沿,也因此处于国际专利封锁垄断之下。

不能受制于人!作为我国化学工程工业结晶技术的开拓者、奠基者,王静康一生致力于化学工程工业结晶的理论和新技术的创新与开发。从“六五”至“十二五”,王静康和她的团队出色完成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产业化工程项目及多项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多项发明专利,并成功完成成果的产业转化。每一次成功都是掰开“卡脖子”的手。

现在廉价普及的钾肥曾是稀缺资源。20世纪70年代,中国钾肥70%靠进口。中国青海盐湖拥有丰富的钾盐资源,但由于没有成熟的开发技术,一直无法得到开发利用。而掌握了核心技术的国外公司竟开出百亿天价。

1981年,天津大学接受了01号“六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海盐湖钾盐生产系统工程研究。在著名化学工程专家张远谋的带领下,王静康作为技术骨干加入研发团队。人才、设备、技术……一切条件都不具备,生产一线的迫切要求却刻不容缓。

原料从青海运到天津大学,实验室旁边盖起中试生产车间,留美归国的张远谋教授想方设法买回一台HP-1000小型计算机,开始了最早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几位老师和研究生既做科研,又做生产。

但就是在这间看起来有些简陋的厂房中,中国自主创新的工业结晶技术却悄然起步。经过5年夜以继日的艰苦奋斗,历经小试、中试,这支年轻的科研队伍终于研发出自主创新的工业结晶技术,从青海盐湖的光卤石中提取出了中国稀缺的钾肥,相关技术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为我国自主建立钾肥产业奠定了基础。

钾肥在中国不再是稀缺资源。国际钾肥价格应声下跌。

从“七五”开始,王静康开始独立主持国家重点攻关任务。这是她第一次独立负责重大科研项目,也是她印象中最艰苦的一次。

那是1985年,攻关的难题是从间二氯苯、邻二氯苯和对二氯苯的混合体中分离出有臭味的对二氯苯,制备没有味道的防蛀品。当时要求中试成功的标准是从混二氯苯中提取99.8%以上的对二氯苯,这就必须用熔融结晶技术,而这是国外的垄断专利。

研究了国外专利后,王静康做了三个不同类型的塔式熔融结晶器。但三年过去了,一个也没成功。眼看五年期限就要到了,她心急如焚。

看着找不着突破方向的王静康,父亲的一句话,让她醍醐灌顶,“失败是成功之母。有时候失败的意义就是告诉你这条路走不通。你要回头看一下,为什么失败,你想的那条科研路线可能就是不行”。

冷静下来的王静康决定摆脱模仿,走自己的路。总结失败经验,她带领团队自主研发了中国自己的熔融结晶技术。中试成功,取样拿到北京分析,结果显示,对二氯苯的纯度达到了99.9%。新技术成功地实现了4000吨/年产业化,并且一次开车成功,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七五”攻关项目出色完成后,天津大学系统工程研究室被化工部授牌“工业结晶研究中心”。从那时起,天津大学成为国内结晶研究一块响当当的品牌,连续接到有关“工业结晶”的国家科技攻关项目,王静康和她的团队一次次提前完成,而且始终保持“产业化一次试车成功”。

所有产业化项目都实现一次试车成功,这是业界的“奇迹”。而“奇迹”背后则是王静康的执着与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

王静康给自己和团队定下这样的规矩,做实验一次成功不算成功,只有20次以上重复数据才有效。当有人质疑这个“20次”是不是太严苛时,她总是耐心解答,但决不妥协:“实验是一个摸索的过程,这一过程的数据做实了,企业‘真刀真枪’做项目才能一次成功。”

20世纪中叶,提纯药用青霉素的技术被国外垄断,这种救命“神药”一度奇货可居。1990年,王静康团队接受了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霉素结晶新工艺与设备在生产的应用开发。

项目后期,由于过度劳累,王静康甲状腺疾病复发,引发心脏房颤。为了不耽误项目研究,她把手术时间一拖再拖,直到进行土建工程和设备安装,才肯住院治疗。但当实施项目产业化的工厂进行设备、仪表等调试时,本应术后休养的她还是先后7次赶到现场,检查并指导设备、仪表及管道的安装工作。

“刚开始是厂方想用普通的罐式釜为结晶器与旧式的换热器,我们就给他们在有机玻璃仿真设备中做流体力学试验,让他们明白只有用特制的设备,才能满足晶粒与母液呈均匀混合的要求。设备安装好后,又出现仪表显示精度不够、管道安装不合理等问题,一直到都调试好了,我才同意开车。那一次可能因为解决的问题比较多,连厂方都没耐心了,直说‘开车吧,失败了我们负责’。这时候作为项目负责人要坚持住,要秉承科学精神、严谨态度,对每个环节把好关,不能急躁、冒进。直到每一点问题解决了我才让厂方开车。”回忆起往事,王静康仍然一脸坚持,“必须一次成功,否则一天就要浪费国家几十万元,研究也要倒退一年半载。”

终于,青霉素制备新技术在华北制药厂一次开车成功,提前两年完成“八五”攻关任务。这一技术迅速推广,应用于全国90%的青霉素产业,并且畅销国外。如今,我国青霉素产业已占据80%以上的国际市场。

“幸不辱命!国外再也不能用‘青霉素’这种救命药卡我们的脖子了。”谈起“八五”攻关,王静康话不多,但她的眼中总会泛起实业报国的喜悦与自豪。

从“六五”到“十二五”,王静康带领着团队突破了工业结晶关键技术自主研发钾肥助力工农业发展、设计了塔式液膜结晶器获取高纯度对二氯苯打破国外垄断、提高了青霉素纯度占领80%的国际市场、研究靶向治疗药物结晶体为患者带来福音、率先开拓了耦合结晶新技术、发展了化工结晶过程系统工程理论、建立了功能晶体的工业结晶基础数据库与结晶过程一步放大的专家系统、率先将信息化方法应用于所承担的全部工业化项目……一系列杰出的科研成果让中国工业结晶技术跻身世界前列,并且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格局。

身正为范

2019年9月1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习近平总书记与教书育人楷模共同庆祝教师节。王静康站在第一排,她与总书记握手的照片被学生挂到了实验室。

“王老师”,是王静康最珍视、最喜欢的称呼。每当听到这个称呼,她都会很认真地直视你的眼睛。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学生都希望自己的论文上有“指导教师:王静康”的字样,因为这不仅是一种荣耀,更意味着他们传承了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创新的科学精神以及不懈的追求境界。

向学生和青年教师分享科研成功经验时,王静康总会强调,“信念是攻坚克难的力量”。

“科技强国”是王静康的人生追求与信仰,也是她最想教给学生的信念。而对她而言,“科技强国”的信念是家传,更是师承。

1938年,王静康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化工冶金专家王恩明,曾作为海外归来的爱国科学家代表出席新中国的开国大典,也是我国第一批一级工程师。王恩明读中学时爆发了五四运动,他带着“学好科技、科技救国”的理想,勤工俭学赴美留学,在普渡大学学习化工冶金专业。

因学习成绩优秀,王恩明大学毕业后立即被美国最大的钢铁公司——匹兹堡卡耐基钢铁公司聘用为工程师。但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未留下王恩明,渴望以实业救国的他于1926年回到祖国,在秦皇岛耀华玻璃厂任副总工程师。正当王恩明尽心竭力发挥自己所学之时,抗日战争爆发,日本人接管了工厂。王恩明誓死不当亡国奴,立刻提出辞职。

日寇不想放走这位工程师,软硬兼施,先把王恩明关押起来,用高官厚禄利诱;不答应,便严刑拷打威逼。王恩明被打得病危住院也坚决不为他们做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只有几岁的王静康看在眼里,记在心间。

王静康的母亲师范毕业,是一位爱书之人,无论生活多么艰难,总会想方设法为家里添置新书。房间中所有能空出来的地方都摆放着书架。她鼓励男孩看岳飞、文天祥,女孩读花木兰、居里夫人。满屋子的书和催人奋进的爱国故事是王静康永不褪色的童年记忆。

在父亲的引导下,王静康1955年考入天津大学化工系,本科毕业后师从张建侯先生攻读研究生。张建侯治学严格,常说“为国争先,时间不等人”,他要求实验数据重复三次才为真,70分才算及格,还告诉自己的研究生做科研期间没有节假日。即便春节和寒暑假期,张建侯也会每天上午与下午到实验室指导与检查。为了科研,王静康连哥哥的婚礼都不敢请半天假去观礼。

所以,在王静康的日历中,没有节假日。“因为我们做的是产学研项目,机器开起来,不会按休假日期运转。”

课堂、实验室、工厂,在学生的眼中,王静康就是一台“永动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去工作的路上。她的同事经常觉得“跟不上她”,“就怕跟王老师出差。她中午从来不休息,夜里工作到一两点钟是常事”,“她会站在这个领域的最前沿,而且知识面特别广,不时会提出新想法,让我们总要努力去追赶她”。

凡在高校从事教学工作的,都知道论文的重要性。但出于国家战略需要,王静康做的许多研发成果被要求保密,不能发表文章。当被问及是否觉得“吃亏”时,她总是瞪大眼睛,似乎在惊诧这个问题该从何谈起,“化工是一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基础。在如此重要的学术领域里工作,能针对国家经济建设的基础产业需求开展研发工作,为国家的长远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是骄傲和幸福的事情”。

王静康认为,科研成果只有实现产业化才能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亲眼看到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幸福,是幸运。她总是和同事说:“我们搞科学研究的,就要为国分忧,为党和人民干点实事。”

因为能解决生产一线最亟待解决的实际问题,王静康和她的团队一直受到国外同行的密切关注。许多国外大公司慕名前来,以优厚条件寻求技术合作,均被她婉言谢绝。

在做青霉素项目与厂家合作时,几次实验,结果总不稳定。王静康倒推检查了几次,发现是结晶器的问题。厂家不认可,因为他们引进的是当时世界上非常先进的结晶器。但王静康一检查,发现不对,不能进行流量控制。就坚持让厂家把对方的总工请来。那时,国家不富裕,请外国专家来华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厂家很犹豫,王静康表示,愿意自掏腰包。不出所料,在王静康的现场演示和她搜集的国际文献面前,那个总工终于承认结晶器有问题,答应给厂家更换,就这样挽回了上千万元的损失。事后,国外公司开出天价想买王静康的技术,她一如既往地拒绝了。

“国家之间的竞争是实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科技工作者有着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王静康和她的团队践行着“国家责任重于一切”的信念。

王静康一手创办的“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目前全国工业结晶领域唯一的国家级研究中心,致力于多行业工业结晶过程系统工程和新型工业结晶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涉及制药、精细化工、海洋化工、材料、能源、食品等众多行业,在全国所有省市区均开展了广泛的“产学研”合作。

2015年,国家工业结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深圳华润九新药业有限公司等单位合作完成的“高端医药产品精制结晶技术的研发与产业化”成果再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一成果揭示了药物晶体超分子组装机理,研发了绿色精制结晶成套工艺,集成创新了高端医药产品的精制结晶生产线,实现了结晶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装备的突破。产业化后,企业生产的头孢唑林钠药物抽检合格率从70%提升到近100%,成功挽救了一批濒临破产的企业,而且还申请了国外发明专利,三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6亿元、新增利润7.7亿元、新增税收3.5亿元。

“科技强国,科技工作者有着不容推卸的历史责任。老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教学生怎么做学问,最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言传身教。你怎么做,学生就会怎么做。”王静康觉得“为师”是一件天大的事。

事业第一

在王静康论文集自序中有这样一段话:“我和我的先生许锡恩都是张建侯教授的弟子。我是张建侯1960级研究生。1961年许锡恩毕业留校,被张建侯选为助手。在我眼里,我的先生许锡恩身上有着父亲的影子及导师的精神,是个酷爱教学与科研的才子,又是个心无旁骛的工作狂人。我们曾相约事业第一、生活第二的家庭理念。我们夫妇俩在几十年科学生涯中,始终铭记着导师张建侯教授的教诲:独立创新、顽强拼搏、实事求是、严谨求实,才能成功。导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严谨治学之道,是我们终身前进的座右铭。”

熟悉王静康的人都知道,她说话、行文都是客观陈述,形容词很少用,但谈到自己的丈夫,先生却用了“才子”“工作狂人”这样的感性描述,字里行间流露着崇拜与眷恋。在这本厚厚的论文集中,藏匿着老一代科学家质朴而深沉的爱情。

虽然聚少离多,但王静康夫妇志同道合,互相支持。1998年,在王静康筹备召开第一次国际结晶会议期间,许锡恩胃癌病危昏迷,醒来后看到王静康,第一句话就问:“今天是几号?”当得知离国际会议只有两天时,急切地催促妻子:“你快去,我会照顾自己,开好国际会议是你的责任”,硬把王静康“赶回”了工作岗位。

在病房里,许锡恩还坚持为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并托付王静康关注学生的论文答辩和工作分配。临终前,许锡恩一再嘱咐王静康一定要以事业为重。

1999年,61岁的许锡恩辞世,留给王静康的除了痛楚的缅怀,还有两人之间庄严的约定——事业第一。从那时起,王静康不再喜欢鲜花,因为丈夫去世时一室的鲜花刺痛了她的心。

“事业第一,生活第二。个人生活不能耽误科研。”对此,王静康深以为然,并笃行之、传承之。她招收研究生特别严格,总把丑话说在前面:“做我的研究生,没有寒暑假、没有节假日。因为我们的项目是国家项目,直接影响着国家急需发展的产业竞争力,如果做不好这个准备,可以走另外一条路。”

面对科研、面对工作,王静康有一种奋不顾身的勇气与执着。

如今,已经82岁的王静康依然“在路上”。她带领团队,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份的百余家工厂企业,既是研究员又是工程师,既是技术员又是操作工,经常每天在车间一待便是十几个小时,直至产业化成功。

设备设计时,王静康知道仪表和更换部件安在哪儿最合理,可以有效避免后续拆装的麻烦;设备安装时,她熟悉阀门仪表的安装与维修;技术调试时,她在车间观察设备,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解决各种难题。

跟随过王静康的学生都知道,“咸菜、咸蛋、方便面”是王老师的传统菜谱,她在观察镜前一看就是一小时,有时一天也顾不上喝一口水。

“把中国建设成为化学强国”,这是王静康奋斗一生的目标,更是一代又一代化工人的接力。

“跟青年人在一起就是休息。”王静康一直坚持给本科生上课。她把研发团队完成的基础性研究、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系列成果以及研究实践发现的规律、取得的教训,都融入教学当中。她为本科生开设了一门“现代化工设计概论”的课程,用大量的案例进行启发式教学,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巧妙地融入其中,课程实行开卷考试,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参考书,打开思路、创新思维,不设置唯一答案。

“很多孩子考上大学,报了化工,但未必知道学这些课程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将团队最新的科研成果,当前和未来产业、行业急需的化工技术介绍给他们,让他们体会‘学有所用’‘学有所需’的使命感和荣誉感。”王静康的这门课给化工新生的专业之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或许,病床是唯一能让王静康稍事休息的地方。2019年的春节前夕,《光明日报》记者刘茜到病房采访王静康。看到记者,王静康的第一句话还是工作:“你们来得正好,我有两件事情需要媒体帮忙。一是出版一套上中下三卷的书,书名是《中国生态工业系统与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这是我们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二是我们希望通过相关技术领域的创新,在能源化工领域形成新的学科,在传统化石能源及相关新能源方面有所突破。作为知识分子的报纸,你们一定要帮我们宣传和呼吁呀。”

王静康倾尽全部的生命能量,投入科学强国的实践之中,在对时代、家国的责任和关照中,实现完成了个人的生命价值和意义。即将迈入生命的第82个年头,王静康仍伏案工作,准备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的项目申请。

光晕中的王静康先生知性、美丽。岁月从不败美人。

女神永远年轻。


责任编辑:解雯超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王静康院士带领团队让“中国结晶”一次次改写世界结晶产业格局,推动我国工业结晶研发跻身世界前沿。
    热度榜 more +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