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是党和国家推进新时代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的战略性方针。同济大学入选全国首批十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以来,始终把高等教育发展方向同国家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促进双一流建设为立足点,将“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路径、贯彻教师“四个相统一”要求的重要手段、培养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纵深推进学校新一轮人才培养改革的可靠办法,创新举措、全面布局,以“校-职能部门-院系”一体贯彻,以育人效果为核心着力推动全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体系构建,真正把各项工作的重音和目标落在育人效果上。
(一)把握战略机遇,以“五大理念”凝聚育人共识
一是“融合”,立足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实现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与知识教育的深度融合、同向同行。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是知识体系教育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结合与综合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把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与知识教育的“触点”。例如出台《中共同济大学委员会关于推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的实施办法》,并以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新课程为契机,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进行全面梳理,渗透融入到思政课知识要点、专业基础课价值观教育之中,打造特色课程链。
二是“贯通”,铸造学生素质修炼的全景式“大熔炉”,实现各方力量、各种资源的互通互联。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打造课内课外、网上网下互相贯通的全方位育人空间,形成校内外一切育人力量共同参与的教育网络。例如打造“校友终身学习平台”贯穿育人全过程,入学前联动各地校友会,邀请优秀校友举办“迎送新”活动,让新生感受“未进校门,先见家人”的温暖;求学中多渠道宣传各行各业优秀校友事迹,出版记录百余位杰出校友事迹的《星汉璀璨同济人(第二辑)》,邀请杰出校友参加开学典礼上开学第一课;毕业后持续关注校友成长,在三全育人的“宏观场域”中继续多方位地助力校友个人发展。
三是“聚焦”,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导向构建人才培养体系。从内涵意义、目标和指标体系、培养实施路径等角度出发,解读新时代德智体美劳“五育”的科学内涵,将德智体美劳,比喻成房子的建造,德是地基和梁,具有基础性地位;智分为知识和能力。知识是房子的砖,能力是由砖累积而成的墙;体既包含身体,又包含心理,是房子的柱;美是房子的装饰,既有内饰,又有外饰;劳是建造房子的整个过程。通过科学解读,丰富和优化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体系,形成同济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和特色。在此基础上,编撰《塑体铸魂——时代新人成长之路》一书,,就新时代大学生的德行养成之道、知识学习之法、能力锻造之路、身心强健之决、美育涵养之旅、劳动教育之方等方面为青年人的成长成才提供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
四是“筑基”,激活教师的育人力量,用最优秀的人培养出更优秀的人。注重培育良好师德风尚,采用“前引后推”的激励与鞭策举措,激发教师主体持续性育人动力。学校成立由党委书记、校长挂帅,相关责任部门和组织协同配合的师德建设委员会,明确各院系党政领导班子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核心工作来抓,主要负责人是院系落实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在教职工招聘录用、年度考核、聘期考核、岗位聘任及调整、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及续聘、各类评优评奖中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和师德师风摆在教师考核的首要位置,制定政策逐步加大对“课堂育人”或“教书育人”的激励力度,将“育人”纳入“师德师风优秀教师”“名课优师”等荣誉评选的必要标准,为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打造一支育人“强师”,充分发挥专业教师在学生群体中的“引领力”、“权威性”和“话语权”,切实起到正向引领作用。
五是“质量”,探索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形成一流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闭环。找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与学生成长发展需求的结合点,把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作为工作评价的首要指标,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全面升级同济质量保证体系,打造2.0版,将“三全育人”列为质量保证体系的三大目标之一,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
(二)强化顶层设计,以“三个层级”推进改革落地落实
一是学校层面强化组织领导,完善工作体系。2018年启动方案设计,学研工作部牵头,各职能部门参与,酝酿形成《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初稿,细化分解为83条具体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负责部门。校党委书记方守恩主持召开学校思政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各职能部门参与讨论方案初稿。教代会、工代会上对方案开展专题研讨。校党委在新学期工作会议上将纵深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列为2019年4项重点工作之一,进行专题工作布置。2019年3月,校党委印发《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方案》通知(同委〔2019〕33号),随后发文成立同济大学“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同委〔2019〕96号),并下发关于同济大学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调整的通知(同委〔2020〕16号),切实加强“三全育人”责任意识和改革力度。发挥校董会、校友会力量,围绕《方案》专题研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积极实施“开门办思政”,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增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说服力引导力。发挥中国商飞公司、京东集团、上海市公安局文保分局等社会育人力量,建设一批校外基地,搭建校外育人资源参与高校育人的“立交桥”,推动社会主体积极参与支持“三全育人”工作。全校上下谋篇布局、主动作为,将“三全育人”工作列入“双一流”建设任务,融入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质量标准纲要,落实到人才培养方案,处处体现“三全育人”这一鲜明导向。
二是部门层面强化协同育人,务求育人实效。在校党委统一领导下,校内33个职能部门围绕中心工作转换思路,探索形成一个部门联络协调、多个部门共同参与的“1+N”“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模式。主题教育期间,召集各部门分别围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育人专题分别召开工作推进研讨会,形成“建议清单”,指导具体工作出真招、亮实招,见成效、出成果。例如宣传部在《同济报》等校内媒体开辟“三全育人进行时”专栏,展示各部门“三全育人”成效,营造浓厚的育人氛围;组织部将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情况纳入中层领导班子年度考核内容;纪委监察处将“三全育人”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对基层党委巡察内容;人事处将育人职能作为岗位职责要求和考核内容,融入整体制度设计和具体操作中,并纳入教职员工年度考核,形成长效机制;本科生院开展课程教学大纲修订,增设“立德树人”育人模块,要求各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整体教学设计;研究生院修订发布《同济大学研究生课程任课教师管理办法》,规定研究生任课教师的职责第一条:课程教学中应强调立德树人,注意课程教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充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促进研究生全面发展;学研工部创新“资助育人”模式,与京东携手开办“同济-京东爱心助学超市”及校内快递员业务,将劳动教育融入勤工助学,拓展资助工作深度;开展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万里大家访”活动,提升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三是院系层面强化重点发力,实现系统推进。2019年6月,启动首批15个学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围绕“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工程”“体育育人体系构建工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工程”“校外育人拓展工程”“国际视野提升工程”“劳动育人工程”等十大工程,确保学院层面“三全育人”工作落实到各个环节和每一名教职员工。学院重点发力,突出改革特色,例如马克思主义学院创建“理论+”宣讲团一年以来,开展65场宣讲,听众累计超过4600人次,实现校地资源互补,形成学生从入校到毕业、从专业学习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培养机制;外国语学院实施“一精多会”“一专多能”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与实践体系,将提升全球视野与讲好中国故事相结合,提升学生全球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通过校企党支部共建,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为导向,共建“三位一体”实践育人创新模式;艺术与传媒学院先后与全国各地12个基层政府组织签约,建设人才培养的实习实践基地,通过实践育人推动美育工作的创新发展。
(三)推动“一区五品六中心”建设,突出育人特色,深化育人实效。
一是打造新生院改革先行示范区,创新育人新范式。构建“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和大类管理联动”人才培养新体系,设立八大学堂,聘请一批院士等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堂院长。进一步深化通识教育,进一步细化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个维度的能力发展模型,以学生为中心,梳理成长节点和关键环节,制定《同济大学新生院2019级学生德育培养及评价方案》,设计理想信念与核心价值观、文化素养与能力提升、强身健体与意志培养、艺术鉴赏与审美实践、劳动实践与志愿服务5个培养模块,使每一位学生“成长有方向、发展有平台”。2019级新生综合素养显著提升,截止至2019年12月,新生院2019级满18周岁学生递交入党申请书比例58.6%,较2018级增长18%;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秋季学期期末,新生院2019级新生获得全国及省部级以上奖项98人次,校级文体类及学科竞赛、创新竞赛奖项633人次,占新生总人数的16.84%,较往年大一新生在同类型比赛中的获奖面、获奖等级有了较大的增长和显著提高。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