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坚持党建引领,提质增效,全周期培育一流学科,深层次激活一切育人因子和提升育人质量 -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 - 思政网育人号 -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
为贯彻落实全国高校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会议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密围绕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任务,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依托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建设,努力构建学院层面的一体化育人工作体系:一方面坚持育人导向,充分挖掘学院内外各项工作育人元素,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融入学院整体工作的全过程、落实到教职员工职责规范之中;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结合学院师生思想特点、发展需求,强化优势,补齐短板,破解育人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不断提升科学化水平,使教育教学更有温度、思想引领更有力度、立德树人更有效度,促进育人质量大提升。
背景与理念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委秉承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学科、培养一流人才的工作目标和宗旨,通过构建党建的长效机制,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党建工作质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连续三年主持承担上海市教卫党委的党建课题;2018年学院党委获批100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教工第八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研究生景观党支部入选全国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三个一级学科均被国家列为“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同时入选上海市高峰计划。
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思路、聚焦重点:(1)履行主体责任。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为学院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和组织保证;(2)制度贯穿始终。构建党建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学院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3)对标从严要求。提升党建工作质量,构建党政班子对接机制,加强基层支部建设和“少数骨干”培训考核,规范党员发展流程;(4)突出融合效应。引领一流学科发展,形成了特色教学促进党建、优秀党员领航学科、联学共建服务社区的良好态势,为社会努力贡献“同济智慧”。
二、举措与特色
1、组织育人:强化政治引领,夯基筑垒担使命
● 加强学院“三全育人”组织体系建设,完善学院党政-系-党支部/学科团队育人组织架构建设与对接机制,汇编《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党支部工作指南2.0版》,强化基层党支部和学科团队在育人工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学院党委明确党委班子成员结合各自分工对接教师、学生支部。通过召开全院大会、参加所在支部及对接支部组织生活、积极讲授专题党课等形式,加强政治引领,注重政治吸纳,将全国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工作会议精神等育人要求落实到基层支部、学科团队和每一位教职员工。
● 构建和完善学院“三全育人”整体工作架构,严格执行“三全育人”的议事决策规则。学院党政和系主要领导组成学院党政联席会议,负责学院“三全育人”工作顶层设计,把握方向,并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教学、科研、国际交流、学生事务等专项例会落实“三全育人” 的常态化管理。各系及各学科团队根据学院“三全育人”总体战略目标确定具体实施计划并予以落实。
● 注重基层党支部孵化培育,推进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建设。教工第八党支部积极传承红色基因,开展“栉风沐雨七十载,薪火相传景观魂”——红色景观规划设计项目展。学院教工第八党支部入选同济大学示范党支部(培育)、上海高校党组织“攀登”计划之样板支部创建单位。教工三支部和所在的学科团队组织推进同济大学国际“建造节”活动,已走过了13个年头。
2、课程育人:彰显思政元素,立德树人提品质
● 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发展。重点在学科布局、队伍建设、先锋模范作用等三个方面下功夫,为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的一流学科建设起引领作用。认真准备第五轮学科评估,服务国家重大需求。抓住上海市“高峰学科建设计划”的契机,组建11支高峰学科建设团队,促进一流学科发展。
●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全链条建设。学院党委书记领衔的“城乡建筑规划景观规划设计特色改革领航团队”入选领航团队。学院15门课程入选“领航课程”。形成艺术类通识教育、建筑学专业设计、乡村规划设计以及践行“两山”理论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风景园林专业生态课程思政教学链。开设乡村规划设计、设计基础、景观生态学、绿色可持续的城市与建筑创新四门课程。《区域规划前沿动态》课程获学校 “立德树人”示范课程。《思政元素与建筑类专业教学内容融合课程(群)‘金课’建设与研究》获批 “中国高校‘金课’建设推进平台计划”课题立项(全国仅10项)。编写建筑、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建筑保护专业上海市课程思政指南的工作。建筑、规划和风景园林三个专业入选首批国家双万计划一流专业、6门课程进入首批建设的双万一流课程。
● 探索构建一站式学生社区教师工作站,推选优秀的专业教师进驻学生社区。学院领导班子、优秀班主任、学生喜爱的老师积极担任驻楼导师。知名教授、知名学者进驻学生社区,将育人力量和育人资源有机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第一线。驻楼导师定期围绕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情况开展社区讲堂、学术沙龙、成长问诊,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的直接窗口,旨在“用最优秀的人培养更优秀的人”。努力打造知识体系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的“社区讲堂”。
3、实践育人:投身国家战略,同济智慧显担当
● 成立“同济·黄岩党建教育基地”。“同济·黄岩党建教育基地”于2019年9月26日在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成立并挂牌,成为开展入党申请人启蒙教育,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培养考察教育以及教工党员理论实践学习的重要学习教育基地。制作《“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乡村振兴规划成果》系列手册,举办同济·黄岩乡村振兴规划成果展,多维展现乡村振兴面貌。
● 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坚持一条主线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始终,深入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同济·复旦”研究生乡村振兴理论系列研讨会,完善“党建+实践”的同济大学乡村振兴经验。乡村振兴研习社传承乡土文化,通过“设计下乡”、“政策下乡”、“理论下乡”、“服务下乡”等方式,录制乡村课堂主题讲座视频,并上线多个视频网站和学习平台。研习社的成果获得挑战杯上海市赛一等奖、上海市知行杯一等奖等多项奖励。
● 积极布局实践项目融入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在“一带一路”、雄安新区、长三角一体化、上海2035规划、北京通州副中心、杭州亚运会、北京冬奥会、上海自贸区、海南国际教育岛等重大项目中发挥了同济人的重要作用。杨贵庆教授奉献乡村振兴,被称为“布袋教授”。章明教授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和城市更新中勇于探索,总书记视察杨浦滨江设计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4、文化育人:弘扬榜样先锋,红色基因永传承
● 注重发挥优秀党员和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教育引导广大教师争做“四有”好老师。学院注重弘扬师德师风先进典型,形成教师人人尽展其才、模范教师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学院郑时龄院士获全国最美教师,常青院士获全国优秀教师,吴志强院士获全国第二批“创新争先奖”,刘悦来家庭获2019年全国最美家庭,王一获得上海市育才奖,杨贵庆获2019年同济大学师德师风优秀教师、2020年同济大学卓越教师奖,彭震伟获2019年同济大学卓越教师提名奖。
● 加强榜样和仪式教育,强化学生责任意识和同济情怀。举办“济忆七十载·筑梦新时代”2019年双年师生文艺晚会暨第七届可爱老师颁奖典礼。制作“可爱老师”宣传视频,寻访可爱老师的初心和使命,弘扬师德师风,传递教育正能量。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导师”,传道授业、怀恩济世。展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们的风采,感受浓浓师生情。
● 举办“我和我的祖国——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第十六届“学院奖”艺术大赛作品展。本科生党总支依托本科生第一党支部,以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平面设计、雕塑装置剪纸等多种形式的优秀作品展向新中国成立 70周年献礼,作品展面向全校师生,旨在激励当代大学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新时代做出新贡献。
● 编写《跨越百年的激情——同济大学校园红色景观巡礼》小册子,制作《地铁10号线沿线历史红色建筑地图》和《地铁8号线沿线历史红色建筑地图》
研究生党总支依托景观支部,挖掘整理同济校园主要建筑与景观背后的故事、人物及其精神内涵,展示百年同济所具有的光荣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精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成立“星火宣讲团”,传承红色血脉。本科生第三党支部秉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念,于2018年成立星火宣讲团。以参与式宣讲的形式开展 “学习优秀榜样,触摸历史脉络”、“记忆红色经典,剪纸述说家国”、“我和我的国”等多个主题班会。2020年,通过新媒体、“互联网+”的形式,向同学们分享红色文化、优秀榜样、支部活动等。星火宣讲团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以多样化、创新性的方式,丰富着宣讲的内涵。
三、疫情防控与育人新常态
1、发挥学院党委核心作用,织密防疫网络
成立学院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2020年1月23日由学院党委书记彭震伟、院长李振宇担任组长,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各系主任等领导担任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随时待命,时刻保持手机畅通,进入值班状态。党委书记靠前指挥,关注教职工动态,了解学生情况,掌握一手资料,推进疫情防控部署。
搭建疫情防控工作网络
学院党委严格执行上级各项部署,建立防控工作组,分工协作完成学院各类人员相关情况统计及报告。由学院党委书记牵头,组织员作为总联络员,高效完成学校各项数据统计和上报。向全院师生发布《学院防疫工作紧急通知》等相关文件,联防联控,切实做到精准施策。
2、发挥全员育人作用,谱写战疫故事
爱心呵护学生
(1)第一时间按年级和学生类别成立相应工作组,及时排摸统计所有学生信息,利用大数据手段每日监测统计学生健康状况。(2)启动疫情紧急救助机制,对湖北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寒假期间外出打工学生、受疫情影响家庭生活遇到困难的学生发放临时困难补助。(3)为海外留学生和留校同学寄送、发放了包括口罩、洗手液、酒精棉片等物资,并送去《致全体留校同学的一封信》,所有辅导员的签名集体比心,为同学们送去爱心。(4)云视频连线国际学生,表达问候和关心,引导学生树立防护意识和必胜信心。
开展云端新课堂
为了保障特殊时期在线教学的顺利开展,学院成立了“线上教学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学生线上教学工作,并组织学院有教学任务的老师参加并完成ZOOM和CANVAS等工具在线培训课程。正所谓大学停课不停学,在线教书亦育人。
创新思政工作法
2020届毕业生一天举行四场毕业典礼,属史上首次。毕业典礼在学院钟庭举行,并通过zoom会议系统邀请无法参加现场毕业典礼的老师、同学和家长云端参与。
本科生辅导员李柳醒老师带领本科生第四党支部,依托“靠谱有声书”电台,运用喜马拉雅FM向广大民众传播防“疫”正能量,把握战“疫”当前正确的舆论导向,并获得上海新闻广播文艺新声代关注,参与上海师生主题网络文化原创作品展播活动。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