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风采录

2021-10-04 09:20:52 上海教育 上海教育

他们心怀“国之大者”,坚持把汗水挥洒在党和人民事业中,坚持把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开拓创新,真正把为学、为事、为人统一起来,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和“大先生”。

国庆之际,我们一起走近沪上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领略他们在讲台上、科研中的闪亮风采,品读他们奉献国家、服务人民的先进事迹,学习他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同济大学土木工程教师团队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512.jpg


张文津,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结构工程专业2021届博士毕业生,2019年和2020年分别荣获“上海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在今年毕业之际,他毅然选择奔赴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从事技术研发与一线项目生产管理。一线施工生产环境艰苦,重大工程项目责任重大,令不少博士望而却步。张文津却乐在其中:“土木工程学科的落脚点应当回归工程实践,一线项目生产正是我应用知识、贡献知识、服务社会的最佳途径。”

张文津的导师是土木工程学院著名钢结构抗震抗火专家李国强教授,其团队2018年初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倾情育人、科研创新、技术研发、社会服务,团队始终心怀“国之大者”,样样工作出色出彩。他们以钢之坚韧和家国深情,赤诚抒写着刚柔相济、奋斗强国的精彩人生。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602.jpg


心系“育人育才”,倾情培养土木工程国之栋梁

2014年,有一项国际大奖被一位中国年轻人摘得,那就是由李国强教授指导的博士张超,荣获国际火灾安全科学学会最佳博士学位论文“杰出研究奖”,这也是中国(含港澳台地区)首获这一奖项。该论文还作为全球首篇土木工程领域的学位论文,获德国施普林格出版社“最佳博士论文奖”。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653.jpg


如今已归国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的张超对导师的敬佩和感恩之情溢于言表。他说:“我也要像李老师当年用心培养指导我那样,来教育我的学生。”

“教学的事,就是天大的事。”“既教书,更要育人。”这是团队老师们共同秉持的为师信念。

在一位位学子们的讲述中,一位位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倾情育人育才的好老师的形象跃然眼前。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729.jpg


——大组会一般是在晚上7点半开始,有好几次,李国强教授背着大行李包,匆匆赶来组会现场。他是刚刚出差回上海,从机场直接打车赶来学校的。他总是把学生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李国强教授总是告诫我们博士生,希望博士论文能够真正解决工程上棘手的难题,而工程问题往往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所以他要求我们做研究必须一丝不苟,对自己的成果要有责任和担当。

——由于长期用眼过度,孙飞飞教授几年前接受了左眼眼部手术治疗。术后恢复期间,他仍时刻惦记着我们学生的课题进展,安排同学轮流到他家里讨论问题,把家变成了办公室。

——当有同学遇上试验仪器突然出现故障时,陈素文教授多方打听试验设备并与试验室老师作沟通,让学生尽早能着手开展试验。

——多高层钢结构及钢结构抗火研究室在土木大楼5楼,老师们的办公室很晚都还亮着灯,我们学生经常有机会在晚上与老师们共同探讨学术问题……

身为我国土木工程钢结构领域的排头兵,团队老师们始终怀着一份为国培育专业栋梁之才的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团队中的教授、副教授长期坚持为本科生授课,担任班主任、本科生指导教师,并坚持每年带教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乐此不疲。这学期,李国强教授就承担着2门本科生课(“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建筑抗爆设计”)、2门研究生课(“高等钢结构”“高层建筑结构”)。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809.jpg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团队深耕课程建设。在土木工程专业迈向宽口径“大土木”的背景下,结合前沿科学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设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地震工程学”,并新开设了学科前沿课程“结构抗火设计”和“结构抗爆设计”,作为本科生的选修课。这些课程常教常新,近年来,团队深入推进课程思政,更加有意识地在教学中引入实际工程中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激发学子的专业使命感和科技攻坚的斗志。

团队交出一份骄人的教学教研成绩单:获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5项;主授的“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课,分别获评 2006年、2008年国家精品课程;主授的“荷载与结构设计原则”课,2020年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主编的《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设计原理》教材,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


牢记“国家使命”,面向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创新研究

平时能起承载作用,地震发生时能消耗地震的能量,从而达到减震的目的。这是团队出品的双功能的钢支撑、钢板墙和钢连梁。团队领衔完成的这些具有“消能+承载”双功能的金属关键构件及其高性能减震结构成果,被授予2017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说起当年项目研发的初衷,李国强教授说:“我们要打破国外同类技术在我国的垄断,力争相关性能指标比国外更优。”

团队经过自主再创新,如今相关技术被我国9部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采纳,已应用于包括天津117大厦、国家会展中心在内的国内外500多项重要新建和改造加固工程,使我国金属消能减震产品占建筑减震市场的比例从2008年7.5%增长至2015 年75.15%,多项技术性能指标创世界第一。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853.jpg


“科教报国、强国,让科技创新始终服务于国家重大建设需求。”这是团队一直恪守的信念。

在钢框架中,添加一个混凝土核心筒,这种抗震结构体系如今已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中。相较纯钢体系,它可减少用钢量,节省建设成本,更为经济。然而,20多年前,国际上并不认可这一结构用于地震区高层建筑,认为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不能协同抗震。团队并未就此却步,他们针对该结构体系的抗震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增强了混凝土核心筒的延展性,解决了钢框架与混凝土核心筒的连接设计问题,实现了两者的协同抗震。此后,团队还编制了相关规范,在上海完成了国内外第一个示范工程。如今,这种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已被国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在国内得到推广应用,并用于国外地震区。

一系列自主研发的高水平科技创新成果,源于团队30余年的潜心研究和学术积淀,更源于自觉服务国家重大建设需求的使命担当。团队长期专注于高层钢结构、钢结构抗震、钢结构抗火和结构抗爆方向的研究,执著坚守、矢志创新,不断攻克一个个科技难关。

随着钢结构在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越来越广泛,钢结构火灾下的安全问题日显重要,因为高温下钢材的强度和刚度急剧退化,极易遭到火灾破坏。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李国强就敏锐地认识到了这一问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系统的钢结构防火研究,创建了我国钢结构抗火安全评估理论与防火设计方法,在国内外率先解决了钢结构防火涂料性能定量评定的问题,主持编制了多部国家、行业、地方标准,解决了传统钢结构设计方法不考虑实际火灾升温、结构受力水平、构件截面特性影响的重大不足,以及在安全性、经济性方面存在的问题,引领了我国结构防火技术的创新发展。


坚持“言传身教”,带出了一支富有情怀和战斗力的优秀团队

团队年轻教师王彦博曾多次与李国强教授一同乘飞机赴外地开展学术交流。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李老师在飞机上的几小时,都是用于给学生看论文。为此,李老师还几次把眼镜忘在了飞机上。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924.jpg


几位老师不约而同提及令他们至今仍感佩不已的3年前的一幕情景。那是2018年8月,李国强教授在医院接受一个头颈部手术。手术第二天,头部扎着纱布的李老师就坐在病床边,一边打着吊针,一边拿着红笔给学生修改论文。出院后的第二天,他的身影就出现在了研究室的讨论会上。有照片定格下那令人难忘的时刻。

李国强教授对人才培养全情投入的点点滴滴,团队年轻教师看在了眼里,记在了心头。

李国强教授乐于提携后学,特别重视团队里年轻教师的成长进步。每次团队教师例会,就好比是李老师“专家坐诊”。大家共话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中的难点、痛点,李老师指方向、给思路,对症开出一剂剂“处方”。去年,为进一步激发师生科研交流探讨的积极性,提升组会质量,在李老师提议下,团队还特别设立了组会“最佳汇报奖”“最佳提问奖”“最佳回答奖”等奖项。


微信图片_20211004085955.jpg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榜样是最有力的引领,在李国强教授的带领下,团队中孙飞飞、楼国彪、陈素文、蒋首超等年轻老师在学术道路上奋发前行,在钢结构研究领域各有建树。在李国强教授领衔完成的多项重大成果中,都凝聚着团队成员的智慧和心血。团队成员迄今已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或课题近50项,研究成果获授权美国专利2项、日本专利1项、中国发明专利65项,获国家科技奖二等奖3项,省部科技奖一等奖12项、二等奖9项。

团队长期持续开展的扎实的重要科研工作,催生了一批前沿科研高质量创新成果。团队联手多方力量,助推这些研究成果走出实验室,转化应用于数百项实际工程中,不仅直接有力支撑了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安全,也为高端高水平专业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团队及时将这些科研第一手的素材和成果融入教学,不断提升着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们成为这个团队的学生,很幸运,很骄傲!”这是同学们共同的心声。在团队老师们的感染、激励下,一个个同济学子钻研学术,全心探索钢结构安全的科学奥秘,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接续奋进。

让团队老师们颇感欣慰的,是青年学生发自内心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团队精神的传承。博士生王尧曾随同导师李国强教授前往上海市消防总队,就科研成果的应用场景开展合作交流。看着电脑屏上火灾事故的影像,他说:“我们的研究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有一丝疏忽大意,生怕自己计算中的一个错误,会导致消防救援哪怕一秒钟的延误。”

入选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年多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又结硕果。团队培养指导的研究生相继获得2018全国高校学生钢结构创新竞赛特等奖、2018全国钢结构装配式建筑设计创新竞赛一等奖、2019年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优秀论文一等奖等奖项。团队继续推进高性能钢结构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推进钢结构的高效应用,节省用钢量,助力钢结构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的重要回信精神,团队教师们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孙飞飞教授说:“我们将继续以科创国家队的定位,主动服务国家的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对学科基础前沿的探索以及科研攻关,为锻造和提升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服务,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



责任编辑:朱皓玥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李国强教师团队风采展示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