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红色文化,推进课程思政——支部师生“书”写革命青春故事

2020-05-26 20:47:25 天外新传人

QQ图片20200526171038.png


“没有黑板,就在门板上写字;没有粉笔,就把白土搓条晒干;没有凳子,就坐在地上听课;没有桌子,就以膝盖为桌;没有墨水,就把锅底灰、煤灰冲水使用……”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的“红色文化传播系列”第二部《我们的青春》一书中有许多这样的细节,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员们艰苦的求学岁月。

该系列图书由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副教授李文健主编,该校新闻与传播专业二十余名研究生和部分高年级本科生参与文稿撰写工作,从前期策划到第二部定稿并出版历时近三年。该系列图书的编写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课外实践项目,旨在充分挖掘党史上的青春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新时代青少年成长的养料。编写工作得到了院系两级的大力支持,充分体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教学改革理念。

李文健老师介绍说,《我们的青春》是以1938年出版的《抗大动态》为线索支撑,通过广泛搜集资料来重现中国抗日军政大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革命事迹、爱国情怀等多方面内容,展现他们如何在党的领导下和艰苦的学习环境中丰富自身科学知识,提升自身军事能力,塑造崇高政治理念,和奉献国家,奉献人民,奉献革命的“大我”精神。

刘一君是该校新闻与传播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参与该书 “抗大”学员文艺类故事的编写,在深入挖掘《抗大动态》等一手资料的基础上,也充分借鉴了学术期刊、音视频讲座等文献资料。“编写过程既是一个难得的专业训练机会,也是对自己思想的一次洗礼。”刘一君在采访中说。

参与编纂的孙雅婧、袁莹莹等同学也表示,写作中的难点就是要在众多复杂的史料中筛选出生动鲜活、有价值、有代表性的案例,并选择合适的呈现方式,在潜移默化之中传承“抗大”精神,“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要保证文中每一处故事都有权威的出处,我们既要对读者负责,更要对历史负责。”

此前,作为“红色文化传播”系列的首部作品《我们的死者》已于2018年出版发行。该书以创刊于1927年的中共中央理论刊物《布尔塞维克》专栏“我们的死者”为线索,在广泛搜集、查阅党史、地方志、人物传记、书刊杂志等资料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口吻讲述了王荷波、郑敬衡、张太雷、王一飞、向警予、罗亦农、陈延年、王环心等50名革命先烈的生前故事和革命事迹。

“本系列丛书不仅是一种缅怀,更是一种传承。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青年一代继续奋斗,本书也意在培植一片教育的园地,让新时代的青少年了解革命时期英雄先烈艰苦奋斗的革命生活与奉献祖国的民族精神,慎终追远,照亮伟大事业继续前行之路。”李文健副教授如是说。

近年来,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和新闻传播系高度重视教学改革,致力于将红色文化的传播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积极引导本硕各年级、各层次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提高同学们专业能力的同时,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广大青年的爱国情、强国志和报国心。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由支部党员李文健老师主编的《我们的青春》一书出版,将红色文化的传播融入到课程思政之中,充分发挥思政育人的润物无声作用。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