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书记杨华祥为研究生做“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启示”讲座

2021-01-19 13:08:42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究生,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时期深刻理解国家的治理理念对我们来说显得至关重要。为此,我院杨华祥博士于2019919日上午在马克思主义学院1111室为我院研一、研二的同学做了题为“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启示”的专题讲座。

在明确了“统治”、“治理”、“国家治理”的具体概念以后,杨老师以时间脉络为序为大家梳理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

中国奴隶制国家主要的治国理念是“敬神保民”、“明德慎罚”。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社会的大变革和思想界的大繁荣,于是出现了诸子百家,各家都基于自身视野提出了治国方略,在这其中最有特色的无疑就是儒墨道法四家。两汉是我国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的形成时期,治理思想上都兼容并包,以儒为主,融合法、道诸家政治思想,使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理论和制度上渐趋成熟,开创了西汉盛世的局面。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达到鼎盛。杨老师以唐朝的兴衰治乱为例,使同学们认识到隋唐时期是整个封建社会的缩影,既展现了正宗儒学的治理成果,同时也体现出兼容并包的文化特色,儒释道并行不悖。

明末清初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转型期,深刻反思君主专制危害和宋明理学弊端的明清实学登上了历史舞台,并且起到了终结传统政治思想和启蒙现代政治思想的双重作用。杨老师从实学对封建专制和宋明理学的批判以及实学代表人物提出变法救世的主张三个方面论述了明清实学思想对我国国家治理理念的促进。到了近代,随着对西方了解的深入,一些学者对清政府的幻想破灭,并认识到资本主义取代封建主义的必然,于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了清政府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并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治国理政方案。

五四以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开启了国家治理的新局面。新中国成立后,关于国家治理的思想也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具体可以划分为三个比较明显的阶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时期。这其中既有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为指导的一贯性,又有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大区别,也因此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深度结合的发展历程。

对历史脉络整理过后,杨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总结了中国国家治理演变对现代治理的启示:一是与生产力发展阶段基本吻合;二是儒家与法家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三是总是呈现兴衰治乱的历史循环;四是民生福祉是国家安定的基石;五是坚持与时俱进的政策调整。

历史的兴衰使我们唏嘘感叹,也让我们以史为鉴。通过这次讲座,同学们对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理念以及历史发展历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有助于同学们更深刻的理解我国现今的治国理念,拥护国家大政方针的施行。

撰文 王莹莹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中国古代国家治理的历史演变及现代启示。杨老师以时间脉络为序为大家梳理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国家治理理念的转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