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诵《无衣》告慰英雄
——中华经典诵读“战疫课堂”课程思政典型案例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人文学院第一党支部
孙博刘效军
一、案例综述
2020年2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处于疫情中心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人文学院依托“中华经典诵读”课程开展《诗经·秦风·无衣》吟诵线上教学。课程教研组把握机遇,充分挖掘疫情中的课程思政及教育教学资源,在2个课时的教学中,按照“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重章复沓的结构之美”,“与子同袍的手足情谊”三个主题进行三个层次的教学。通过层层推进、层层提炼,让学生掌握《诗经·秦风·无衣》相关的文学知识;理解四言诗的吟诵理论知识;能结合《无衣》进行平仄、押韵、去声分析;在吟诵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无衣》的结构艺术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结合时事感受到个人与武汉、中国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家国情怀和青年责任,增强国家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1.基本情况
《诗经·秦风·无衣》出自“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第二单元壮志豪情-励志篇。“中华经典诵读”是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子库重要课程。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作为参建单位,2020年春季学期面向全校开设“中华经典诵读”公共选修课,拟通过资源库信息化教学资源对选修课程的400名学生进行教学。通过146篇中华经典篇目的学习,使优秀传统文化进课堂、进校园、进头脑,实现优秀传统文化课在“立德树人”方向的重要作用。
2.案例来源
2020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突然爆发,身处疫情中心的武汉面临巨大考验。1月23日凌晨武汉采取封城防疫措施。2月初,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部分学生宿舍被征用,改造成康复驿站(新冠肺炎康复者隔离点)。面对党中央国务院“联防联控”的有力壮举,面对全国各地的火线驰援,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师生的内心充满感动,也对人生价值、集体、国家等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2月24日,学校通过网络开始新学期的教学,实现“停课不停学”的目标。“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组全体教师希望借助网络授课的有利契机,结合《诗经·秦风·无衣》,开展“战疫课堂”专项教学实践。
3.学情分析
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是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19级学生。他们来自于学校软件技术、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等40余个专业,都完成了高中或中职学段的语文基础课学习,具有一定的文学基础。通过课前“腾讯投票”调查显示(图1),《无衣》是他们熟悉甚至是可以背诵的篇目。学生所欠缺的是吟诵相关知识和理论,对吟诵这种形式的意义和作用也不甚了解。同时,学生对《无衣》的吟诵充满好奇,希望通过吟诵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掌握古诗文创作方法,艺术特征,思想内涵,理解中华传统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提升文化自信。
二、 案例解析
1. 思路与理念
1.1 教学理念
中华经典诵读是传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重要途径。 经典诗词之美, 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 课程, 就是带领学生寻找文化基因, 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
(1) 吟诵中华经典, 传承中华文脉
吟诵不仅仅是诵读的方式, 它还是汉文化的意义承载方式和传承方式, 它是中国传统读书法, 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系统。 从《诗经》 、 《楚辞》 到唐诗、宋词, 中华文脉绵延不绝, 佳品迭出。 可以说吟诗和唱歌, 就是古人的生活常态。古代的农民可以即兴歌唱, 古代的文人可以即兴吟诗。 中华文脉就是在这种口口相传中, 在不断的吟诵中得以传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教社科[2014]3 号) 说明了具体实施方式。 今天开展“中华经典诵读” 相关课程,就是依托吟诵这种方式传承中华文脉, 让当代大学生熟悉诸子百家、 史传经典和唐宋文学作品, 在吟诵中理解中华传统文化精髓。
(2) 体悟中华经典, 弘扬中国精神
著名的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杨振宁先生在一篇题为《谈谈我的读书经验》 的访谈录中, 就曾提出一种不必先求理解的所谓“渗透性” 学习法。 他说: “渗透性学习方法就是在学习的时候对学习的内容不太清楚, 但就在这不太清楚的过程中, 已经一点一滴地学到了许多东西。 ” 这种偏重于感性的直觉的感化, 学习者得到的往往是可以对其心灵与品格发生莫大影响的东西。 吟诵中华经典就是体悟中华经典的过程, 沉淀在中华经典中的家国一体、 义利之辨、 孝老爱亲等一些列中国精神都会通过吟诵更好的传递给学生。 所以学习中华经典, 听到的是吟诵,学到的是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观。
1.2 教学思路
运用训练与练习, 启发式, 情景教学等策略实现低起点、 密台阶、 多训练、长激励式的教学。
(1) 关注学生需求, 以吟诵贯穿“中华经典” 教学过程
吟诵是汉诗文的主要创作方式, 是汉诗文传统的唯一诵读方式, 是古代教育最基本的教学方法, 是古代基本的学习方法, 是儒家的修身方法之一, 更是中国思维和精神的重要承载方式。 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 吟诵也是当今汉诗文教学过程中缺失的部分。 学生没有学习过吟诵理论, 不具备吟诵技能。 学生对吟诵这种形式又充满了好奇和求知欲。 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以吟诵作为汉诗文教学的切入点和主线是本案例的重要理念之一, 也是有别于学生以往学习经验的汉诗文教学方式。 通过吟诵开展教学, 可以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无衣》 的字、 词、 句读法,深入理解《无衣》 回环往复的结构, 准确把握感情线索。
(2) 注重教学环境, 以时事深化“与子同袍” 主题思想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中华经典诵读” 课程开展“战疫课堂” 课程思政具备独特优势。 作为武汉市属高校,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与武汉市同呼吸、 共命运。 在接到将部分学生宿舍改建成康复者隔离点的通知后, 学校教师们积极参与宿舍清扫, 床位腾挪等工作, 连续作战 3 天 3 夜, 提供床位近 1000 张。 在战役过程中, 学校近 400 名党员干部深入社区抗疫一线, 为社区居民提供基本物资保障和数据统计。 学校也涌现了许多到社区、 火神山建设一线做志愿者的优秀学子。这些人物、 事迹就是“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的最真实行动体现。 用身边的人物感动学生, 用身边的事迹教育学生, 树立真是可感的学习榜样, 引导学生感受团结奋进的力量, 明确家国大爱, 能提升学生对于整篇文章的理解能力。
2.设计与实施
根据教学理念, 我们将此次课程设计为六个基本环节。 一是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学生文学知识和诵读水平的前测, 结合“微助教” 和分小组展示《无衣》 诵读了解学生已有知识水平和诵读能力。 二是结合日本援助物资标语“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相关新闻导入, 让学生进入教学情境的同时体会汉诗文之美和语言的伟大力量。 三是用数字化, 可操作, 可实现的语言描写 2 课时的教学目标, 让学生时刻监控自己, 获取知识、 能力、 态度的改变。
第四部分是教学设计的重点阶段, 课程组将吟诵理论知识融入《无衣》 这一具体篇目, 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儒家文化与鲁班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信息化教学资源第十单元吟诵中的相关知识点分析篇目的音韵特点。 把音韵、 艺术、 形象、 精神结合一体, 在吟诵中体味《诗经· 秦风· 无衣》 的艺术特色和精神世界。 第五部分会采取“做种学” 的思路, 遵循“真实情境——发现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想法”的原则进行作品吟诵实践。 在第六部分中, 将把前测作品和学生“做中学” 作品进行对比, 总结学习到的知识、 技能、 态度。
新冠疫情期间, 教学将依托互联网进行, 运用腾讯课堂直播教学, 弥补网络教学监控有限, 互动不足等缺陷。 是特殊情况下对网络教学方式的实践和创新,为教学信息化资源建设, 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全新思路。
2.1 前测明确教学目标
为了明确了解学生的既有水平, 课程组设置了两项前测。 一是在“微助教”设置《诗经· 秦风· 无衣》 相关文学知识选择题。 二是请学生分小组展示《无衣》的诵读。 文学知识选择题如下(加粗选项为正确答案)
(1) “袍” 、 “戟” 的读音是: A.páo,zé B.páo,zhé C.pào,zé
(2) 《无衣》 表达的主要感情是: A.不舍亲情 B.爱而不得 C.爱国之情
(3) “同袍” 在诗歌中指的是: A.父子 B.战友 C.同学
(4) 《无衣》 最显著的艺术特征是: A.善用疑问 B.重章复沓 C.语言优美
(5) 吟诵《无衣》 时, 应该读的又长又低的字是: A.曰 B.子 C.袍
以“中华经典诵读 3 班” 的测试结果为例(图 2) , 可以看出 5 道小练习题的完成率达 100%, 正确率逐渐降低, 用时逐渐增加。 可见, 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无衣》 这首诗比较熟悉, 字词句没有阅读困难, 可以理解诗词的主要感情内涵。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理解诗中的形象和艺术特征。 多数学生不理解吟诵相关规则和实际运用。
通过诵读展示的前测环节了解到, 学生能够展示并且乐于展示自己的诵读作品。 学生展示的主要方式是朗诵, 对个别字、 词以及感情的把握还不是十分到位,有待提高。 虽然前期已经学习过一些吟诵知识, 但学生还没有主动运用的倾向和自由运用的能力。
2.2 新闻导入渗透思政元素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 海内外都纷纷行动起来, 驰援武汉。 日本政府全力协助中国抗击疫情, 向中国捐助口罩、 护目镜、 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并在物资上写着“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 伊朗外长扎里夫发在推特说: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 表达了伊朗人民会坚定不移地与我国站在一起, 共同对抗疫情的决心。
“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 这句话出自《诗经· 秦风· 无衣》 中的“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 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 ” 完美地连接了授课内容与课程思政于无形中, 让学生在课程开始初期就进入到情境之中, 为后期教学的展开做好准备和铺垫。
2.3 吟诵为纲, 创新汉诗文教育
把吟诵这一方式贯穿到课程学习始终, 通过设置不同的教学环节, 启发学生从吟诵的角度, 掌握音韵之美、 结构之美、 主题之美。 具体如下:
(1) 感受抑扬顿挫的音韵之美
这一部分主要包含三个教学环节, 环环相扣, 逐渐深入。
第一环节是以平仄分析链接新旧知识。 在之前的学习中, 学生学习了汉诗文的平仄, 记住了判断平仄的法则: 一二声平三四仄, 入声归仄很奇特。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请同学们分析《无衣》 的平仄, 起到了新旧知识连接的作用, 也为下一教学环节的展开做好铺垫。 学生准备的时间里, 可以适当音量不断播放《无衣》的吟诵音频。 这样做一是避免线上课堂的单调与尴尬, 也可以给同学们提供分析标本。 当学生分析平仄遇到困难的时候, 通过听吟诵示范找到正确答案。
第二环节是教师讲解吟诵理论。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要注意知识层次的划分和效率的把控。 让学生了解到吟诵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完整的流程, 只要按流程操作, 就可以做好吟诵前的准备。 拿到一个作品要吟诵, 就要安排字和字的高低长短。 安排的方法, 首先要看段落和段落的关系, 然后看句和句的关系, 最后看字和字的关系。 看什么关系呢? 首先看高低关系, 其次看长短关系, 再次看快慢关系。 以什么依据来看它们的关系呢? 首先是看含义之间的关系, 所以叫依义行调。然后从形式上分析。 形式上的关系, 往往比内容上的关系更明确、 更清晰。 最后要注意言外之意, 文字表面的含义不一定就是句意, 形式往往启示了言外之意的所在。 因此, 我们要特别重视字句形式上的信息。
依义行调的分析步骤:
首先: 段与段的关系——哪段高哪段低、 哪段快哪段慢
其次: 行与行的关系——哪句高哪句低、 哪句快哪句慢
最后: 字与字的关系——哪字高哪句低、 哪字长哪字短
第三环节是反复吟诵创造意境。 结合网络吟诵资(https://www.ximalaya.com/renwen/5739381/24559374), 老师带领学生, 按照依义行调的方式, 试唱《无衣》 。 这里的带领并不是一以贯之的老师唱一句, 学生学一句。 而应该注意层理, 第一段由教师领诵, 学生复读。 第二段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第三段请学生试读, 学生互评, 老师点评。 这样操作可以把吟诵的主动权逐渐过渡到学生手上, 让他们学有所获。
(2) 诠释重章复沓的结构之美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主要设置一个课堂小组讨论, 内容是: “吟诵《无衣》 时,你有什么小妙招? ” 这个小组讨论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吟诵理论, 也可以启发学生进一步意识到汉诗文结构与声音的关系。
教学过程中发现, 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带领启发下很快的掌握《无衣》 的吟诵,主要因为《无衣》 的三段字数相等, 结构一致, 三段重复的字、 词、 句非常多,有利于吟诵。 这也是《无衣》 的重章复沓结构之美。
教师同时要及时总结: 《秦风· 无衣》 这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 没有比喻的修辞手法, 没有寓情于景的意象, 只是简单的平铺直叙, 三小段是用排比的方式列出来的。 语言简洁, 段落之间只是几个字的不同, 简练畅达。 在平铺直叙中把思想感情和一些相关的事物平铺直叙的表达出来。
(3) 理解与子同袍的手足情谊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 首先会设置一个课堂小实验: 请同学们把《无衣》 第一段吟诵三遍, 再和原文吟诵比较一下, 有什么发现? 这个小实验主要为了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无衣》 的情感变化。 诗共三章, 采用了重叠复沓的形式。 每一章句数、 字数相等, 但结构的相同并不意味简单的、 机械的重复, 而是不断递进,有所发展的。 如首章结句“与子同仇” , 是情绪方面的, 说的是他们有共同的敌人。 二章结句“与子偕作” , 作是起的意思, 这才是行动的开始。 三章结句“与子偕行” , 行训往, 表明诗中的战士们将奔赴前线共同杀敌了。
第二环节是主题思想的总结与升华。 首先请学生总结《诗经· 秦风· 无衣》的主要思想感情, 提升学生的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这是一首激昂慷慨、 同仇敌忾的战歌, 表现了秦国军民团结互助、 共御外侮的高昂士气和乐观精神, 其独具矫健而爽朗的风格正是秦人爱国主义精神的反映。 然后是教师的主题思想升华环节, 指出中华民族的爱国、 团结、 民族气节亘古不变, 《无衣》 不仅仅是战歌, 更是民族之歌, “同袍” 的不仅仅是战友, 还有很多人。
2.4“做中学” 推动吟诵实践创新
这一部分主要包含两个环节。 首先要通过课堂联想打古今, 教师提供两幅抗疫海报(图 3) 请学生谈感受。 这个环节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共情能力, 时空身份的变化, 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当时秦国战士的感情和大无畏精神。
第二环节是吟诵“做中学” , 按照“真实情境——发现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想法” 的步骤, 由教师提供情景, 学生结合国家职业教育专业资源库资料, 运用朗诵、 演讲等多种方式, 依托多媒体手段, 进行吟诵作品再创作。 教师在其中担任活动指导者的角色, 只有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予点拨,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学习、 小组互助的形式解决遇到的问题。 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图 4) 。 再根据思路寻找、 组件资料, 完成最终的多媒体作品。
2.5 思政主题升华推动知识复盘
学生完成了《无衣》 与“武汉战疫” 相结合的多媒体作品(图 5) 。 通过与前测展示对比, 学生能使用“吟诵” 进行《无衣》 的诵读, 字、 词、 句表达准确,情感理解传递到位。 更难能可贵的是学生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 气、 神,主动用中国观点和中国思维理解生活中遇到的挫折和困难。 通过多种融合方式的综合运用, 家国情怀、 中国精神、 团队精神、 人文精神等多种思政元素均被有机地融入到《无衣》 吟诵教学之中, 实现了思政主题与吟诵知识的无缝对接。
3. 实效与经验
“ 战疫课堂” 课程思政实施前后, 课程组通过问卷调查、 课堂观察、 个别访谈等方法对所授课班级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 学生掌握了《诗经· 秦风· 无衣》 的吟诵, 对于诗歌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 1) 有效地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 无痕” 融入汉诗文教学之中课程教学中, 通过综合运用知识关联、 案例介绍、 教师引导及环境熏陶等多种方法, 将家国情怀、 中国精神、 人文精神等多种思政元素有机地融入到相应的文学知识或吟诵技能教学之中。 实现知识技能教育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教育的有机统一,进而达到“ 价值引领” 与“ 知识传授” 并重的教学目标。
( 2) 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了课程教学效果课程思政教育理念与“ 吟诵” 课堂的自然融合, 解决了传统课程教育中理论枯燥乏味的问题,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一系统的课堂实践促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进而转变了学习方式, 提高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 3) 显著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思政” 实践解决了思政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 基本职业素养相脱节的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相应人文素质类课程知识和技能的同时, 加深了对于家国情怀、 人文精神等要素的基本理解, 从而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 案例反思
1.创新之处
在“战疫课堂” 课程思政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课题组打破原有思路看待以往的知识点和内容, 获得了一些创新的想法和有效实践。
(1) “互联网+” 提供课程思政全新模式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中华经典诵读” 课程采取网络直播授课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 但却取得了意外的收获。 通过“互联网+”直播的方式授课, 可以打破地域、 时间的限制, 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库资源, 灵活安排上课时间。 同时对学生的参与、 互动、 资源浏览、 示范又能起到一定的监督、指导作用。 对思政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思政教育平台。
(2) 师生亲身所历加深课程思政效果
在本次的课程思政实践中, 课题组充分利用时事优秀案例和资源, 为学生树立真实可感的英雄人物和英雄案例。 从心理学角度讲, 共情指的是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 了解其感受的能力。 身边人物, 生活经历的相同为学生深刻理解教师所要传递的思想和价值提供了铺垫, 教学效果更加明显。 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理论知识的理解, 对于课程思政核心要素的接收得以不断的巩固、 提高。
2.下一步改进措施
尽管取得了一些成果, 但仍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的地方。 例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够, 师生交流不足;课程思政教育的效果无法定量考核;课程思政教育实施过程的规范性仍不强, 随意性较大等等。 总结一下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课程组有如下感悟。
(1) 教师合理设计, 科学引导是提高思政教学效果的前提思政元素的融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不仅需要老师的巧妙设计, 也需要教师的恰当引导与把握, 更需要学生自己的积累与提高。
(2) 无法定量考核思政素养, 应重视其形成过程思政元素的融入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需要学生不断地提高与积累, 因此无法定量考核。 我们应重视其形成过程, 教会学生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