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旗领航』讲好家乡非遗故事——那江那城那汉剧

2021-11-30 18:32:52 夏浩如 杨凌峰

京剧,越剧,黄梅戏,豫剧,评剧等中国传统戏曲,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但对于据有悠久历史,对京剧,黄梅戏乃至于楚剧,湘剧,川剧,赣剧,桂剧,滇剧等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的汉剧,熟悉的人却不多。

汉剧是中国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旧名楚调,汉调,清代中叶形成于湖北境内。原以秦腔经襄阳南下演变出来的西皮为主要腔调,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荆河、襄河、府河、汉河四支流派。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武汉人,说实话,自己对汉剧非常陌生,在我的印象中小时候跟着爷爷奶奶等老一辈的人看的最多的剧种还是楚剧。那么为什么汉剧这一湖北传承历史最为悠久的剧种会如此名声不显呢?为了深入了解咱们大武汉的本土戏剧,我们来到了武汉汉剧院对一些相关人员进行了调查采访,深入了解了这一个蒙尘的文化瑰宝。

8.png

一,历史源流——出道即巅峰的汉剧!

     在对武汉汉剧团团长的采访中,我们得知,武汉汉剧与这座城市同呼吸,共命运,它的兴衰过程俨然成了武汉这座城市历史风云变换的缩影。

9.png

昔日的汉剧,在荆楚大地有着一统天下的兴旺局面。这是由于汉口一地,九省通衢,占地势交通之利,因居于华中而四通八达,又因经济商贸物质,经过荆、襄、府、汉四大支流涌入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处汉口,商贸经济带来了地方戏曲的兴盛。地方戏曲的兴盛也推动经济的不断繁荣,货到汉口活,戏到汉口红,成为经济与戏曲共同繁荣的形象写照。那些说着湖北话,唱着湖北调,演着湖北戏的角儿也在四大徽班进京之下,闯出了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大好局面。

然而随着晚清政府的衰败,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后来日本军队对中国的大肆侵略,汉剧也随着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走向了衰败,一位位名伶不断谢世,湖北各路汉剧支流日渐衰竭、断流,汉剧的命运岌岌可危。汉剧的景况已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

然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直至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湖北历史最悠久,剧目最丰富、传统最深厚、流传最广远、影响最巨大的首推汉剧。汉剧是人杰地灵的湖北人,创造的重点文化精神财富之一。汉剧再一次在每天都不一样的武汉焕发出蓬勃生机!

二,形成发展——徽汉合流,夹缝中生存的汉剧

为了更加全面的了解,汉剧在武汉的群众基础,我们分别拜访了不同年龄段的武汉原住民,询问他们对汉剧的了解程度。从中我们得知,如今武汉,听、唱最为普遍的剧种是楚剧,其次是京剧,而汉剧却鲜为人知。

10.png

11.png

随后我们继续进行对汉剧团团长的拜访,询问汉剧在本土群众基础薄弱的原由。从谈话中我们得知,曾参加徽汉合流的那一批又一批的汉调名角,入了京剧籍后,极少再回湖北来唱汉调。据传,米应先告老还乡时,曾在家乡崇阳演过《战长沙》,但已是汉调京城版。而众多未入京城的湖北汉调班社及汉调艺人,对走出湖北,流动到徽班改唱京剧的名家,虽有惋惜之情,但依旧按照汉调自身的特色来演汉戏。并没有按照京剧的路子来改造自己,把自己摇身变成京剧。湖北汉调艺人甚至忌讳汉调中唱出京味而失去本体特色。但汉调艺人对待京剧艺人一直视为亲生骨肉,非但不排斥,而且极其友好,视为京汉一家

三徽汉合流,京剧诞生以后,就出现了徽班不存,徽戏即衰的现象。而汉剧之所以能流传至今的原因就在于,在京剧形成之后的百多年之中,在向京剧学习的同时,一直较自觉的保存着自己本体的艺术特征,坚守着地方特色,追求着雅俗共赏的演出风格,保留了汉剧的地方化,生活化,都市化情趣,即汉剧一直姓而未改姓,所以才延续了自己的生命力。

而正是因为汉剧的我行我素,地方特色浓郁,延续不同于主流戏剧京剧的独特唱腔,使得汉剧的受众人群逐渐减少,渐渐地形成了知而不明,甚至压根就不知道的局面。但是这种不唱阳春白雪,却唱家长里短的接地气的汉剧特色,也使得汉剧保留下一批忠实的铁杆粉丝。在平稳发展中谋求创新,在低调传承中等待兴盛的契机!

三,命运多舛——位卑未敢忘国忧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古时文人,似乎都以为歌女戏子都是些贪图享乐,无君无国之辈。然而在对汉剧团团长的采访中我们得知,汉剧自创立以来,便涌现出不少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谱写了不少可歌可泣的壮丽华章。

汉剧团团长讲到,民国时期,余洪率汉剧十大行名伶赴京,为湖北水灾筹赈义演,在京半月有余,热烈非凡,盛况空前,时任民国大总统的黎元洪亲笔为汉剧公会赠写急公好义,为余洪元书慷慷悲歌金匾额各一块以誌祝贺。故京城要员与京剧界同仁均有恳请余洪元等汉剧名伶永留京城之意。然余洪元婉言谢绝了这一番美意,如期回到了湖北,在汉口受到了观众的夹道迎接,更加提升了余洪元和汉剧在汉口的声望。

抗日战争爆发后,汉剧艺人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等人的领导下,组织了十个汉剧流动宣传队,历经战乱辗转,最后仅有一支队伍到达目的地。由傅心一、吴天保、周天栋等率领,分赴川、湘、鄂西等大后方演出。在重庆、成都一带演出了《淝水之战》、《江汉渔歌》、《文天祥》、《岳飞》等剧目,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

而在此次新冠肺炎爆发之际,所有汉剧团成员纷纷参加公益活动,有的下乡进社区,参与志愿者服务群体,有的在家积极排练,进行线上公益演出,来丰富民众的业余生活,用戏剧化作一道护佑人民的生命防线。

12.png

,转机与探索——敢为人先,追求卓越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一味的固步自封,只会迎来消亡。在对武汉汉剧院梅花奖的主王荔的采访中我们的知,深知其中利害的汉剧汉剧艺术家们,不断的吸纳新鲜血液,创新新兴剧目,让汉剧焕发蓬勃生机。

13.png

如今,很多流行歌曲中加入戏剧元素,其中浓浓的中国风使其大红于网络。为了使得汉剧这一传统戏剧进入大众的视野,一大批汉剧艺术家们开始对汉剧进行创新发展,在戏剧中加入流行元素,但如何融合得当,又不是特色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如果一味追求流行,难免显得不伦不类,尾大不掉;但如果还是按照原有的套路表演,有很难收到新时代观众的青睐。在不懈的探索中,汉剧艺术家们创作了《贵妃醉酒》一剧,从伴奏,服饰,装扮,唱法等方便做出极大改变,用和戏以歌的方式将传统戏剧与就行歌曲元素完美融合,并且收到大众的一致好评?

戏剧演员方面,汉剧院与武汉艺术学院搭桥,一个梨园学子一般要在艺术学院进行六年左右的学习锻炼,才能获得加入汉剧院的团队。在采访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如今的汉剧院有很大一部分戏剧演员都是九零后,零零后的新声代,这些不断注入的新生血液,也给汉剧带来了满满的生机与活力。

16.png

17.png

一部汉剧戏剧的诞生往往需要将近一个多月的彩排训练,分为默戏,走台,联排,彩排等四个步骤。首先是戏子们进行独自默戏,让他们熟悉台词,理解角色。随后走台,由比较有经验的前辈带着他们逐一扣动作,言谈举止,一颦一笑,每一个步伐,每一个手势都有明确的规范。走台过后便是联排,这是戏剧演员才首次碰面,开始完整的表演曲目,熟悉对方的表演节奏。最后便是和伴奏一起彩排,大体与演出无异。经过了这一系列的训练彩排后,一个精彩绝伦的汉剧才能最终在舞台上呈现给观众。

五,传承与阻碍——台上的角,台下的座

在对梅花奖得主王荔的采访中我们得知,她之所以热衷于汉剧,不仅仅是因为自己的家学渊源,更是因为她享受戏剧演员可以饰演不同角色,体会不同人生的丰富经历,以及汉剧一字多音,十旦并行的独特魅力。

她讲述到,在一次《宇宙锋》的舞台演出时,突然感觉身体不适,胃中翻涌,但是戏比天大,她也只能咬牙坚持。一边强忍着不适,一边绘声绘色的进行表演,刚一表演完自己的桥段,便急忙下台,呕吐不止。再次上台时,胃中又翻涌的厉害,于是她一边表演,一边同搭档暗语交流,在一次转身之际实在难耐不适,便巧妙的结合人物剧情,吐到了台上。这一份坚持,这一随机应变的配合也令观众叫好不已。

18.png

如今湖北境内,仅存两座汉剧院。演员们在略显简陋的训练场所中,日复一日坚持着自己的汉剧事业。在每年年关将至之际,都会进行进镇下乡的反串表演,女着男衣,男唱女调,然今年仍然收到疫情的影响,他们训练了一个月多的剧目取消,改为线上表演。虽然他们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但心中也难免失落。台上的角儿,台下的座儿自古以来就是密不可分分的,戏子们也都是通过台下观众的情绪变化,来推进剧情,调动激情。戏若没座儿,难免有些兴致缺缺,食之乏味。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习惯了观看那些快餐式的文化产品,已然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体会一下传统戏剧的独特魅力。艺术团团长也讲到,如今汉剧的发展,不仅需要自身的开拓创新,更需要普罗大众的欣赏和支持。汉剧的宣传,也少不了那些对汉剧有一定了解的专业人士,这些不仅需要培养的时间,更需要一批又一批对汉剧感兴趣,愿意为此奋斗终生的人。而这些恰恰都是汉剧现在所缺乏的要素。

汉剧是湖北武汉的本土戏剧,地方特色浓郁,民俗方言相融。但现如今,武汉的本地人对这些民风民俗都了解甚少,甚至很大一部分武汉人都不会讲本地的方言,这些也大大的限制了汉剧的传承和发展。这不单单是汉剧遇到的困境,更是阻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急需有一批又一批耐得寂寞,不图名利,甘坐冷板凳的有识、有志于此的人,一代又一代把接力棒传下去。

汉水悠悠把名传,江城代代复盛况。汉剧的传承发展不仅需要一代代汉剧人的艰辛努力,更需要我们这些普罗大众的悉心保护,不能让这一文化遗产,明珠蒙尘,遗落于历史长河!

责任编辑:周瑾佳

我要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全部评论 ( 条)

    讲好家乡非遗故事——那江那城那汉剧
    说明:热度榜主要以育人号最近72小时的活跃度(包括发文量、浏览量、评论数、点赞数)和近24小时的更新数为主要指标进行计算。其中前者占60%,后者占40%。
          Baidu
          map